第三卷 舌戰群臣 第九十四章 祖父沒白疼你 S! G( P8 G1 o, G. n
" ^9 I) ]: J3 Q6 R “那,看到了,也親近到了。求你,最近別再出現。”想起韓無畏,春荼蘼突然有些不安起來,“不如我們約好,等這個案子結了,我們去無名寺會和,一起……” " F s4 }' J8 y6 g& g) ^# P
3 `2 G/ ~7 e& A+ p' p$ u
一起什麼呢?
0 G( d: D. q" j* }
6 D5 ?" v- j n; G- f7 V “一起遊覽一下附近的山水好嗎?”春荼蘼補充,“現在你在,會讓我分心。” : i. l7 g$ V2 `4 n; {
4 _" ]( U3 w, ~; \ 夜叉想了想,吻了一下她頭頂的頭髮,又乘黑暗而去。 . G( d" H. k+ L, t! x( {
! p, [/ n; u7 |. J
短暫的相會,連兩分鐘都不到,可是卻奇異的慰藉了兩人的心靈。只是當夜叉的身影消失在安國公府的牆外,韓無畏再度從角落裡現身,眼裡閃現著莫名的光。 3 f9 D, G; d6 `7 @- @$ F+ a
7 I' s( D, S4 p6 R! J4 S
“荼蘼,你是糊塗了嗎?為什麼要和那樣的男人在一起?”韓無畏語氣平淡冷靜,但若注意到他聲音裡的輕顫,就知道他在經歷什麼樣的痛苦。
, k3 F: M% @; n6 d& a& z L1 c1 O6 V9 m* p" Z/ L
他認出,那個夜入安國公府的人就是范陽春遊案中救了荼蘼的綠眸胡人。他認得,公堂上得到荼蘼會心一笑的陌生面孔就是那個人的裝扮。他認定,那胡人是找荼蘼的,而不是白相。 " A$ F4 \8 \4 ^0 b1 ~9 ]5 _
4 r$ z1 M" D# ?! H4 Z) R1 ~9 {. s
這個認知,就像五匹雄健有力的馬,把他的心拉得瞬間四分五裂,鐵蹄還踏過來,踐踏成泥,血肉模糊。他不怪荼蘼,他知道就算是夜間相會,也一定沒發生什麼出格的事。他怪的是自己,為什麼顧慮那麼多,沒有早一刻說出自己的心意。在范陽時,就喜歡她的。可是他念及雙方的身份地位,以為很難改變皇上和父王的心意,他想多了,他退縮了。
3 E9 j) j, }. Y7 A4 m5 L4 U
4 I7 b6 }6 R$ v: d1 f5 S 他是武將,從小熟讀兵法,本來應該懂得先發制人,懂得再難的局也會因操縱得當而變得對自己有利,明白兵貴神速,速戰速決。可他就是犯了昏,想一切安排好,再來和她表明心意。 1 N$ H' a- h1 v* z0 j; y$ x
) r6 u' T: J& o" C 如今,晚了。退縮的結果,就是他失去了應該攻佔的她的心房重地。
% N: B7 _& K( _5 G9 R: `2 }, ?3 k, e
他曾以為,她還沒有意識到男女之情,她也說過不想過早嫁人,而她那麼喜歡打官司。似乎會像長安貴女,非常晚婚。那他,就有大把機會。他曾以為,只有小正才是他的對手,而小正已經放棄。可他忘了,她這樣的姑娘,越是有眼光的男人越是會盯得緊,早早把她圈在身邊。 4 f" N- r! h h9 O
: I1 ]7 B6 G* R( |
可怎樣都好,只是為什麼,荼蘼。你要喜歡那樣的男人?我也喜歡你啊!我只是還沒有對你說。就像還沒有上戰場,卻已經輸了一樣。但這不行!這不行!若你這麼糊塗。自己往火坑裡跳,我就要讓你清醒起來!那個男人明顯是見不得光的,不會給帶來幸福。荼蘼,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個男人,可以不選我。但,你不能深陷於黑暗。 7 y9 H& S8 y) R( ?
$ f8 J P( C# V7 `
韓無畏在安國公府高大的圍牆下站著,隱於陰影之中。他並沒有追去。因為知道有荼蘼在這裡,那個男人還會出現。只要安排得當……就能保護荼蘼了。
! P/ R% ~& o/ A: W* x, L1 U- Q1 D! h% a3 T/ A; U) e$ q% @) C7 M, P+ D8 N
這樣潛在的危險,春荼蘼不是知情。完全被蒙在鼓裡。她只耐心準備,等待縣衙放告。 w& ]. q: e, G4 d
1 \5 J/ c" h# u: P. X* ?
幾天後,她再上公堂。
% a# q! V s) u6 l) L4 d+ D. ?8 E" ~ L# c
因為奉國公府的主動,就算說是“不確定”,但所有參與本案的,以及積極的八卦眾都已經相信被溺死的女死者名為方寶兒,是老奉公的逃妾。至於為什麼逃,為什麼死,自然有很多香艷的傳聞。
/ } d$ b m6 T7 Y2 ?/ e, T5 M; Z" k, y0 T4 U" j: @
杜家既然承認有這麼檔子事,春荼蘼自然也不用費心機去范陽找證人,去杜府做地毯式排查。不得不說,和聰明人“共事”,確實還是挺省心的。而她其實不想深挖方娘子在范陽的情況,因為那會扯出父親來。 3 r# x% E3 g( Y, i) l/ h) u
+ o9 N( E% F8 F) u/ P 那麼,身份問題她先發制人,現在已經不是問題,關鍵就在二審和三審。 ! L) p, A0 v( c% G7 B r1 k
, w2 e, y$ {$ _, A: N1 C& B, L
站在公堂中央,春荼蘼耳邊響著那些例行公事般的程序,眼睛看向人群。她理智上非常不願意,但心裡又有點期待夜叉會出現。她很希望,自己閃亮的時刻有他在。所以,在知道他並沒有再在場後,心中一鬆,卻又有淡淡的失落。
9 a7 `$ u- A" B: P1 ^6 ~
) U! z9 e! q5 u5 N( t1 | f 然而奇怪的是,韓無畏也沒有出現。相反,康正源來了,外祖父來了。人群中,似乎還出現了一位女道士。誒?居然是文靜道長!怎麼回事?她才查到白府確實是那個道觀的供奉,但具體關係還沒弄明白,文靜道長怎麼來看審?是對她好奇,還是找白家有事? 5 g6 H3 o9 O0 R) I: }
6 V, G: g% I" h3 a
這時,啪的一聲,驚堂木響起,表明要進入正式的審理階段。春荼蘼連忙收拾心情,進入了“臨戰狀態”,好像比賽前的運動員聽到發令槍響,肌肉繃緊,腎上腺素急劇分泌,隨之而來的是興奮和好鬥。幸好在現代受的訓練好,腦筋和心思控制得極好,思路清晰,半點不亂。
8 B% B3 v, ^3 Q: K3 v N0 j5 M. B& P8 q6 o7 F4 U
順便,她還瞄了眼外祖父。因為能親眼看到老對頭杜衡丟臉,白老爺子顧不得和春大山同處一個屋簷下的彆扭和不願,居然親自來看審了,而且坐在杜老頭兒的對面。
4 r1 p$ q* \/ r+ E+ T$ ]! @5 f+ G' @% f8 w+ F0 U. J, G
而康正源的出席,代表著皇上的關注。畢竟,他最近在進行全國的疑難案件的整理,以備皇上親自審閲的。此時,他卻坐在杜衡身邊。這位置很微妙,代表著皇上的安撫。 ' C. h; J0 L. r8 x" T. |
( _- X' G" B* y “春狀師,你有何話講?”包縣令問,因為知道是走程序,所以今天的態度很端莊。
& y0 r) I; A7 v! g) Z' n1 _: a9 Z% D; V: M+ D
“稟大人,若溺斃的女死者身份可以確定,民女倒對本案有些想法。”春荼蘼深施一禮。 - i: Z1 q4 G0 Y( \7 j8 N
) {' q$ c! E) x- ?
她嗓門不大,但說話時全場死寂,那些看審的百姓甚至摒住呼吸,加上長安的公堂經過特殊的設計,上圓上方,四周有長長的石條鑲嵌,即顯得莊嚴,又分外攏音,所以堂上堂下聽得一清二楚。 7 T9 L/ C" a- t) @( l/ W
$ @% F1 \. i2 d% @. d' J {. J6 e 包縣令看了下左邊上首的老奉國公杜衡,又瞄了下右邊上首的安國公白敬遠,見他們都沒什麼反應,就嚥了嚥唾沫道,“可以假設這個推論成立。” ' U. M3 d3 s n0 N
4 m% {6 h* R1 B% N “好,就假設這個推論成立。”春荼蘼不糾纏於這種小節,因為包縣令怕得罪人,她卻是不怕的呀。
" J0 f5 S' G3 c% [% u* U, \3 i( l9 Y6 b \
而她,為本案定的辯護策略正是“反證法”,意思是假設推論正確,然後再一一反駁。這樣是比較有說服力的。而對於沒有屍體的兇殺案來說,說服力最最重要。在古代,判官的裁量比較自由,範圍也廣,所以以前研究古代案件時就知道,“情理”二字是最高司法境界,這和現代不一樣。 % L$ A/ o( t/ t* R, l+ M+ M. H. T
) T+ p0 m6 Z; ]4 D4 f9 |3 A “既然如此。”她繼續說,“不妨假設其它推論也是正確的。比如。坊間有人傳說,紅繡鞋一案,是山中精怪作祟,引誘和尚造成的後果。” : ]! U- [ n+ m
% K. F9 Z, [8 k" K9 ?
她頓了頓,等堂下短暫的議論聲過去,話題一轉,“可既然已經推定了死者的身份,這一說就是奇聞怪談,根本不足信,完全可以推翻。” 7 N) o9 w* L& r9 M k
5 y8 x D0 u: l$ N2 e “對。”包縣令點頭。
$ S; S% G3 Q* H$ a7 _' O' i8 y& j- t) w& R" }& U N8 K7 o' Q
“坊間還有一種說法。那女死者方寶兒……是叫方寶兒吧?”她問,卻沒看向公座。而是看向旁聽席之左。杜衡還好,相當沉得住氣,根本沒反應。倒是杜仲不夠道行,下意識的點頭。
$ k* w; x/ o9 Q7 Y5 C2 I
% a0 Y- D" P' { 對面的白敬遠神色平淡,心裡卻那個樂啊。他和杜衡表面和睦,底下卻鬥了很多年,從來沒讓那老傢伙吃過憋。好孫女。上一堂一句話就讓杜老傢伙自認有牽連,再也撇不清,這一堂又讓他有苦說不出。太妙了。好孫女啊好孫女,祖父沒白疼你!
% r: x: Z4 s N5 T) F5 l& F$ y% o% E5 D% q2 s* {/ F, N
春荼蘼扔了炸彈,就不管下面波濤洶湧,專注於案情,“又有人說那方寶兒從奉國公府逃出,慌不擇路,跑進山裡,繼而迷失方向。無名寺那邊人跡罕至,無意間遇到望塵和尚。那和尚不守清規,見色起義,上前糾纏。方寶兒奮力反抗,反倒將那和尚推落井中,驚嚇之中自己跑到山裡去,結果可憐,跌入溪中淹死。” ; Y1 H& U" ]" G, p( ]$ ~
& U- l `; U2 y: K3 q2 e4 L 包縣令不自在地咳了聲,因為之前他就是這麼想的。 + | M; b4 }" E7 a& {
: ?5 w# e, f! R% j% T# g
“若假設這個推論正確,漏洞就更多。”春荼蘼把之前和包縣令說過話又說了一遍,以便看審的百姓,聽審的官吏和學生們明白,“第一,那方寶兒的逃出奉國公府的原因,暫時不去理會。只說她把和尚推入井中這件事,就大大的不可能。請問本心和望空大師,那望塵和尚生得如何,有無武功?”
! x2 C0 | E l% h, \
/ v( C6 L& z# [2 W y “我那徒兒身材高大,也曾習武。等閒兩三個人,進不得身的。”本身大師低眉垂目,老老實實的答。那模樣,看到的人就先信了十分。
, k" z/ a8 }" b6 H# U
5 l% [+ d6 X1 ?' m" B5 [% F7 y “原來這樣。”春荼蘼點點頭,好像第一次聽說這種情況似的,“而那方寶兒的屍體,我是見過的,身段雖高挑,可極為纖瘦,又不曾做過重體力活計,試問,如何能打得過望塵大師?” , P& T- @1 b7 {, E, @6 \
: X1 |! X9 ]. A6 \: B3 r/ m “再者。”她適當頓了頓又說,“望塵大師圓寂的枯井上頭,被蓋了塊破舊的石磨,本心大師已經證實,那是他們為防止有人無意跌落,自行封蓋的,足有兩百多斤。那方寶兒是個弱質女流,如何搬得動?衙門的仵作還可以證明,方娘子的骨骼肌肉柔軟,並不是習武之人。第三點是:她是被人按住後頸,在水裡生生溺斃的,失足落水一說不成立。還有,她身上的衣服被溪下村毛屠戶之妻張氏換走,也足以證明她是死在岸上,後來被人拋入溪水中的。溪水湍急得很,不可能從岸邊撈屍,換下濕衣服。所以,這一推論也不成立。”
# \2 c0 K6 y8 l4 E. Z* a( E. ]2 R1 a x
# m N9 p0 n.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