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江南好 第四百六十二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二)0 B n& z9 W4 T
+ [/ A0 |) ]9 T) X5 j3 w4 {, F
第二天,楊守文就收到了李裹兒的信。
, J6 b& W K8 F/ @' |
& H! w5 y9 i+ M: Y 信依舊是通過高力士送來,依舊是藏在食盒之中。
9 p" F D# d! G" l# e }( e' `3 X) K% O6 y# d6 f' x% P4 h
高力士和他,依舊沒有任何交談,放下食盒之後便匆匆離去,什麼話也沒留下。
& t1 q- } O1 x3 k5 Q# T" z2 ^+ Z9 p( n% b
不過,楊守文看出來了。
/ R# f" ?1 ~4 }- M. L/ X: P6 Q- D, r l9 \
高力士恐怕是專門過來通風報信,傳遞消息的。8 d! p0 k! j- ^( v( A
6 a/ W$ b) I; A( ~; n6 f
雖然不知道他一個太子內坊局的典直,怎麼會幹起了掖庭局的事情,但卻可以看得出來,他對李裹兒的忠誠。要知道,這東城獄守衛森嚴,傳遞消息可不是一樁小事。萬一被人發現,弄個不好,高力士就會有殺頭之禍,其中風險不小。1 L3 m' R8 i( _$ b: u4 p# f
% q7 o1 H, X' X- r8 E; D 之前,楊守文曾懷疑過高力士。2 k8 ~/ W2 I. V) M
' V. Q: B# \$ C1 P9 F 可是在發生了李裹兒的事情之後,楊守文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史,不可盡信’。撰寫史書,說是要以春秋之筆,秉公而言。可實際上呢?一部史記,裡面夾帶了多少私貨?2 w/ A* J5 r4 i( I' Y* J6 H, j
+ T' V4 ~1 u! v8 r* E$ B/ I: s! k 史書,終究是人寫的。% j H; | d6 d) P9 {1 b
K$ a a* h { 這內在的,外在的影響太多。
& j4 T5 a) ]4 V: p; }1 J1 M3 a6 G4 {
% G9 C0 ]; D' F9 H9 x: _ 哪怕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就能說是秉公直言嗎?* q! s, r$ J1 o# c
, o7 N9 U& ~) @- A! Q 那裡面,恐怕也有不少屬於他個人的觀點。春秋筆法嘛,微言大義……有的時候表面上看不出什麼,可實際上,存有太多不真實的東西在其中。比如史書裡還說,安樂公主如何如何……但是楊守文和安樂結識以來,並沒有看到那種跡象。
& X% a4 H( @; |* _/ i; R s8 k4 [7 B7 f n$ J! ^
也許以後安樂會有變化,但目前而言,她還不是史書中記載的那個皇太女。
2 c- L7 W# v8 s6 v$ d- f, _4 U4 D( M( B
高力士同樣如此。誰又能保證。他在跟隨李隆基之前經歷過什麼呢?6 ^0 t$ o1 A6 t; {6 j# G5 K. Z
3 R; a1 X E/ O9 @ 楊守文等高力士離開。便打開了書信。
) f( R. G9 c" x1 M, p+ |
+ x3 u+ [) n: @0 U9 d- }+ @ 信中,依舊是一首詩經裡的詩,大體意思是詢問楊守文情況如何,有什麼需要?
$ E1 U$ T0 S5 a, }; {& w9 \% n2 r9 Y
李裹兒這封信,內容不多。; e: c! }, K- m% M8 |
, O) f- v) @6 F1 M( a+ ]- H5 G
但楊守文卻能夠體會到,她在字裡行間的關懷。
% c5 U U) P- f% Y$ m3 @$ h0 V. ]3 |
# Y3 ]2 [, d9 L3 U& I' F 他再次感到頭疼了!
- S' X+ a- G& ?4 e5 x r8 s
) A, @- W& h2 b8 j 其實在昨日的回信裡,他已經有所暗示,可是……難道說。她沒有看出來嗎?: B# e( b9 w3 H& O7 z! R
& h0 U( L- z+ F& s& L 楊守文蹙眉沉思,感到有些為難。
- z, _' D! y& X5 D+ B* F, R& K0 ^, N, L
他已經傷害了李裹兒一次,若是再傷害她……& i- J! o" e8 O+ A) B, f" L7 Q! _
4 w3 d& W& W( C4 A 可是,該怎樣才能讓她明白,自己內心的想法呢?
; r! k' y" C9 D' U. m
; M/ N/ ^* T6 @ r F 楊守文在庭院中徘徊,良久之後,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4 O0 @4 V `) K7 E. ~9 ^
& Z' k' F/ w/ I m8 N- n
也許,這樣能讓她更加明白吧!; l# n, S: }. S' Y, l' [
. m. P* M3 P5 n9 g( V! H ++++++++++++++++++++++++++++++++6 F3 R6 D0 L6 Q7 A/ J0 W4 O* h
) V2 ]' J! J" Z' q+ `3 j 當晚,李裹兒沒有收到楊守文的回信。# H; ]8 s3 N* E0 I' Z& i' ]5 d
$ T0 l2 y, b) m% _ 據高力士傳信說,她寫給楊守文的信。楊守文已經拿走了,估計也已經看過了。/ i6 |# [# p4 D# j) K
4 t1 s# n. {$ ~ 「可他為什麼不給我回信呢?」5 f5 E% q# x8 l% X: r, R+ e9 N* L5 T
& Z' ?/ v1 K. r, `0 _$ {
李仙蕙和武延基看著氣鼓鼓。好像一頭發怒的小獅子一樣的李裹兒,不禁搖頭苦笑。
- o: d# H, W) j2 E# O/ J* ]
! `3 |5 w# m! E8 P0 z 這丫頭,快要瘋魔了!! F {) T( k3 g, t( Q2 P! k2 k4 a4 I
+ ^$ ?& W. s* ?, F+ o 「公主,你別著急,且等一等。」# c; b' i1 L# r. e# {
) {) S+ I/ x2 E+ Z+ }7 r2 e
武延基在李仙蕙的眼色示意下,站出來開導李裹兒。) }% ^3 ^0 H$ d6 X; E6 l
: m( h0 `- d% b0 W$ D+ a9 R 「楊守文既然收到了你的信,一定已經明白了你的心思。
8 |8 G0 I. J; }( t& z5 _7 x6 k
4 Q, L0 F, x1 V9 A! C 他之所以沒有立刻回信,想來也有他的苦衷。我們不妨等兩日,看他到底怎麼回答吧。」, f$ M, g' ?+ w0 c& N% S b% K
$ k+ }! w1 \& o: W, P 雖然有些不開心,但李裹兒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
+ |+ m% |9 w. m" N
! z* C6 m' t; a$ g8 M8 I7 b 她越是想知道楊守文的態度,智商也就越變得蠢萌。幸虧還有七姊姊,否則不曉得要變成什麼模樣。2 X! O% S a% Q
# q; g7 U% s, L6 j- G; b) J 就這樣,又過了三天。
) t7 l. W" o0 v
6 ?0 V# e% ]6 i5 g* z 轉眼之間,楊守文被關進東城獄已經快一個月了。
- V6 a5 f3 S2 A, w& ]$ Q% T, O# f9 X L8 e2 u8 b z
洛陽城裡的人們,卻漸漸把這件事拋在了腦後……一直得不到什麼確切的消息,同時那些編造小道消息的人,被抓走了好幾個,也使得謡言立刻沉寂了下來。
6 n1 c5 D9 D) @/ K, `+ s0 h# K% ^, U5 M/ ]; s7 Y
與此同時,從長洲押送來的第一筆黃金,共計十五萬金,安全抵達洛陽。
0 _' O! }/ S. g0 }0 S+ Z( ~5 ~+ R$ V! R
從長洲方面傳來的消息,整個遊仙宮裡,除了那皇泰寶藏之外,還有五斗米教三百多年來積蓄的大量財富。根據高戩等人粗略計算,整個遊仙宮中的寶藏,合計價值不下於億貫資產。如果換算成開元通寶的話,那就是近一千億錢……8 w) Q& e( I* m; G
* ^3 L/ E/ Z. d7 d2 W 整個洛陽,頓時轟動了!; u* N. f }* A- Q+ M
/ M2 t! [! `3 X! x
除此之外,長洲還傳來了關於日本人的消息。: E8 O6 H2 T! X& C3 |9 i$ R( C
' D' h+ d" ]# H- i 洛陽人得知那日本人的心思之後,也都是大吃一驚。7 m7 S4 t5 q4 J& k
2 n. }; e& B+ C' z0 g" u( B
原本以為這些倭人是來朝聖,可沒想到竟然是居心叵測。白江口之戰,由於唐高宗李治的隱瞞,民間知道倭人曾與大唐開戰之事的人並不多。可隨著那蘇我三郎被押解到洛陽之後,許多被人已經遺忘的事情,開始在坊間流傳了起來。- Z- I; J y4 O0 b# Q+ a! L
3 d& q2 Q! Y8 P0 u+ Y
以往,人們對身邊的倭人並無關注。/ \2 K$ y& [8 F# y& T9 I4 C$ J( I# ]
5 q/ V- R1 m1 }# G+ k 但因為這件事,使得不少人開始提防起來倭人。
/ q7 f& A1 N1 b. q$ \+ y6 I
9 p; X- x# U, \/ H8 G 南市甚至出現了驅趕倭人的情況……唐人的民族自豪感是無以復加,對於倭人的挑釁,自然無法容忍。甚至不少人開始建議,朝廷應該向那些倭人開戰……& g2 _( F' K, T* ]. ]( A+ [3 \
+ h8 g; y1 m9 |$ h7 o, l ^1 P 這麼多的事情發生,楊守文事件的關注度,自然也就降低。' i3 R q* c8 b2 d' L
0 {% }$ ~8 J8 |0 S d8 K 李裹兒對此卻非常不滿,在郡主府牢騷道:「那開啟遊仙宮的功勞,明明是楊青之的,為什麼沒有人提及?還有,抓捕倭人,也是楊青之的功勞,怎麼隻字不提?) ]+ `/ T% Q2 K% a; E, `
3 {: D: o4 C: \' G0 t& u3 i 不行,我要進宮,找祖母說一說。」* @# ?- \8 h3 r% [: c* L7 R' b
5 h4 h8 I( N6 q: ?- t2 [6 f 嚇得李仙蕙連忙拽住了李裹兒,「裹兒,你別胡鬧。」8 U. `: t, f2 h9 A" J1 \1 M
9 P0 S1 [$ P; X6 [# W. e% v 「我哪有胡鬧?」
$ w, D1 \7 W/ T$ r( Y% c
8 c1 x5 z: p( @5 a 「這些消息,恐怕是祖母命人傳出,為的是減少坊間對楊守文的討論。
- ~4 t4 I3 P) ], b8 _; v0 h7 ^; ] l' H0 w2 [0 N
你現在跑過去一鬧,弄不好會激怒了祖母,到時候那楊守文,也就更加危險了。」
, `6 D( q0 y( l5 J" Y! w d5 v3 y' u$ C
. _' J3 |0 N+ h5 V. J! W 「可是,這麼久了,祖母到底是什麼意思?」
& w- d$ D% Q7 O+ F+ g/ Q" |- M0 P- r" c9 n" g* W
武則天究竟是怎麼想的?誰也不清楚。
' n c$ B) p6 P, s. T7 I4 G$ C" e' o) h
按道理說,如果她生氣,應該早就殺了楊守文才對;如果她沒有生氣,至少也會提起由頭。可現在呢?武則天對楊守文不聞不問,就好像把他給忘記了一樣。
) ~% ?! {. P2 z; k; E
: J" Y% Q- @: R7 I 她這心裡的盤算,又豈是李仙蕙等人能夠明白?1 i; A7 ~; P# @( B5 P8 {
: X# V2 h; \' q0 _/ |3 o2 i+ b/ A 不過,在當晚,李裹兒終於收到了楊守文的回信。9 u v" w2 }$ {
$ O' Z: q- o9 \) N, M3 n! R- C; `- E' R" U
武延基正在和朋友吃酒,聽到消息後,便急急忙忙趕來郡主府,為李裹兒出謀劃策。
1 e5 f9 P" d7 l9 @( S2 \
; H0 A: C, |, ~/ v. [ 「這是什麼?」 _- s) E, R7 L3 p1 C
- D( M( Z' ~8 ~; J7 ?1 o, S
武延基拿著一摞文稿,感覺有些發懵。5 r8 D+ }# X, e1 D' T; `7 ^% c
+ @" `3 \- ^4 x. D; e; F 李仙蕙苦笑道:「這是楊守文的回覆……這一連幾日不見動靜,沒想到他卻寫了半部戲文出來。」
9 w" G0 q) G% L. ]' u' b* [1 z) Z- `: c. |
戲曲,這個名詞最早是出現於宋代。% w3 p& N- V9 ~: ^% z% x" {% t
4 T. R4 v. x& _8 b. q3 t1 u 不過,早在原始社會,伴隨著原始歌舞的發展,衍生出了社火、儺戲等藝術形式。不過這時期的歌舞戲曲,大都是以娛神為主,只是後世‘戲曲’的雛形。
, x. r# Z, ?( I: n! O0 z' e% n4 I; ~" p8 J% C" O5 o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娛神的歌舞逐漸演變為娛人的歌舞。) _5 j6 `( y! X, U) C
, d7 B# K0 F# x6 U/ |0 k& |( T 在漢魏到唐代的數百年事件中,更先後湧現出‘百戲’、‘參軍戲’和以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形式,使得戲曲藝術進一步發展。而教坊這類機構的出現,伴隨著樂府的發展,以及詩歌聲律和敘事詩的成熟,到了武周時期,戲曲已經完成了其萌芽階段的成長,開始正式進入形成期,並且發展很迅猛。
4 Z6 e! Y! e E2 t- m) F# S3 b* Y( o$ |
「打金枝?」& D7 |# v9 r% }8 w1 l, g2 ^
4 T& c7 a8 ~6 v4 q. I$ w6 d3 l1 H* T9 p
武延基饒有興趣的念叨,興緻勃勃往下看去。
; [. P9 h% K4 S% t# f0 R, g3 Y+ Z
, y* I' c7 U T% N& P. x0 A) h 這是一篇戲文,講的是漢朝時期,王莽篡位,漢光武帝揭竿而起。當時漢光武帝手下有一員大將,就是伏波將軍馬援。他追隨劉秀立下赫赫戰功,更在建武十八年,一舉平定了嶺南交趾人的叛亂,班師回朝。漢光武帝劉秀很高興,於是讓女兒嫁給了伏波將軍馬援的兒子馬客卿,和馬援結為親家,馬家聲勢無二。
+ U7 V1 u* N, ]; z+ @7 |! L( z9 z6 I( v( V2 P; c. d" N3 P
以上這些,是戲文的背景。" |( }/ `1 \: g3 b
; s; ~% l/ N' c
馬客卿歷史上的確是馬援的兒子,不過早夭,並無記載。
% [* L4 F6 X1 ]6 K+ b7 j6 A. ]2 H7 R$ [+ @
接下來,便是戲文的正文。
?! \* r2 C; Y! P
0 y0 m1 }8 S/ Q) |$ c0 J9 Q/ A: W 公主和馬客卿成親之後,倚仗著她公主的身份,處處管束制約馬客卿。 G, M& W& b5 C/ A
! }3 @$ C# `) }6 P2 x$ _
有的時候,她並非是故意刁難。可身邊的人會煽風點火,她身為公主,有時候不免有些驕橫。馬客卿雖然不滿,可是面對公主的身份,也無可奈何,忍氣吞聲。# y) R- F' l0 f: Z8 J: n
! t c3 |3 v8 H2 W& }" a, H8 }
馬援大壽,公主前來拜壽。: W/ ~2 F' N8 b ~# T. a
/ ?4 ?) v1 \) @. B- t* e$ y( c 可她身邊的人卻說,你是公主,怎能低三下四?* g3 T* U3 G2 }7 U+ y% u5 J
! S) j% O, L+ c. m8 \8 `
於是,在拜壽的時候,公主沒有下跪,惹來馬客卿的不滿,於是和公主評理。! s$ v' y# [ O) C
$ U2 Q) O2 {( w
兩人爭執不下,馬客卿一怒就打了公主一巴掌。
1 O4 m! E2 T/ t. m& Y& a0 H4 ]2 j4 D) C) n4 R
這一巴掌,卻惹了大禍。公主自覺是受了委屈,於是跑回宮中,向劉秀和陰麗華哭訴委屈。而馬援在得知馬客卿打了公主之後,也嚇得不得了,把他綁入宮中……
' M i2 g" D+ u6 e5 ~& Z2 k* p3 m7 ]% `- n- e( f# I
故事,到這裡結束了。" ~5 R% y) N) ^8 r" k
8 \$ A0 f; W+ l' G
楊守文這個打金枝的戲文,實際上就是後世所流傳的《打金枝》。
" L; h4 M3 ~4 x: E% ?" W$ t8 L6 f N
, x2 s& A% j v3 c, T9 G 但由於郭子儀和郭暖都還沒有出現,楊守文更不敢引用唐代的那些公主和駙馬,於是就用漢光武帝劉秀取代了唐代宗,讓伏波將軍馬援,代替了汾陽王郭子儀。* N0 c* E! d! @2 b1 U
& p( c2 E1 ]8 T" c. s 武延基看得如醉如痴,等發現戲文沒有結尾的時候,頓時急了!6 p# m' G. ?; G# m
$ x. t s4 a9 ]0 X a 「郡主,下面呢?下面呢?」6 q7 K, R7 A& G9 K! k
% q1 I, D& L/ [, O0 `6 R0 u
李仙蕙看著他那猴急的模樣,忍不住捂著嘴笑了。
) S, u8 l/ C$ {4 n
" U7 D5 I Y2 ]; K 事實上,剛才她看完了這戲文之後,比武延基差不了多少,更對楊守文是破口大罵。4 y+ K) x( @6 C" \6 k. l
5 `" }/ ^, u' W2 u4 p
這傢伙,實在是太缺德了!& ~3 k$ x" x2 s4 v/ m4 x: o6 k
~1 O1 t8 D& n 「郡馬,請你來是想讓你看看,這楊守文到底什麼意思?」
8 @! ^4 w: O6 T7 R. ?0 S
' i* p6 J" p( }, J: x 聽了李仙蕙的話,武延基沉默了。7 ~ D" z/ f( A2 A0 q4 p n
7 K! U- U5 U" {. V
那戲文中的故事,他似曾相識。
* Z" m" ^! q) d" ]4 E) E. M! Z% E( Y0 a& K# g6 z
馬客卿迎娶了劉秀的女兒,處處謹慎小心。而他,不同樣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8 I" G/ w( s0 V* N% r
9 t' s* {" v$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