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1月23 於 2015-10-23 09:32 編輯 * ~2 s) e" M/ q+ E+ ^' @% E# S
; Y* z2 d9 D# z3 G-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繼往開來(126)震怒
' \! F$ E' Q, A* P+ ?/ v1 ?. C. z8 M8 k% T" {* C- k- J
安靜的大堂內驟地被一陣陣的驚嘆之聲佔據,在座的大議員們有不少人還根本沒見過這位身居高位的工部尚書,因為自大漢立國,成立大議會以來,這位尚書在薊城的日子屈指可數,自去年開始的質詢,他也從來沒有到過場。但沒見過他的人,不代表沒有聽過此人的大名。& M) j; `2 R8 G0 [7 Z- ~4 z3 Z
2 E' s6 p+ K; q' A
他是高遠最為推崇的一位臣子。十數年如一日的,如同一位老工匠一般,奔波在一個又一個的工地之上,大漢著名的城市,道路,幾乎都出自他之手,而且他本人也堪稱一個傳奇,五十歲之前,還是匈奴公孫部的一個奴隷,五十歲之後才因為當年的征東軍進軍大草原而成為征東軍的下屬,十餘年的時間,他自一個奴隷成長大漢國六部之一的工部尚書,卻從來沒有人認為他當不起這個位子。. H4 p* j5 H, j8 _3 m0 D% [4 w
u0 L% w" B: t0 } 這樣的一個人,逝於任上,對於大漢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只看大王的臉色和台上那些議政們的臉色,便可見一斑。5 w+ X& `3 c% m& k
% ?9 q+ ], f! @
對於工部的質詢,因為郭荃的離世而草草結束,議員們紛紛起身離去,一個工部尚書的離世,代表的可不僅僅是他本人那麼簡單,對於漢國的朝政而言,其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2 z+ H3 N; ~4 @, T- @/ ~
- x( G' v/ P5 n' J. ]
以蔣家權為首的議政與各部大臣們來到二樓包廂之中的時候,高遠仍然靜靜地站在二樓的露台之上,凝視著已經空空如也的大堂,眾人不敢打擾,默默地立於他的身後,對於郭荃的離世,在場的人無一不感到痛惜。0 G: K7 `$ f u
! ~5 O& ? l: Y1 a
「國之干臣,吾之股肱,天不假年,痛之,嘆之,惜之」高遠仰天長嘆一聲,眼前似乎浮現出那個始終佝僂著脊背。滿臉溝壑卻又永遠帶著滿足笑容的老人的臉龐。「是吾之錯,早該將你召回薊城安享晚年了。」
, x6 h8 V w. X* j& X& |
. \& I p% `3 G. W y 轉過身來,看著一眾大臣,「郭大人於離世當日。還親自督促翠屏山最後一個卡住東西交通大動脈的爆破成功,他終於還是完成了本王交給他的任務,十年,兩條道路,貫穿整個大漢王國。此功當名垂青史。」
3 k9 R7 p, Q! L L8 U) H1 B1 _ q7 x& z
「大王所言甚是」蔣家權上前一步,「郭大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為臣,當為我輩之楷模。」
) g3 N7 l$ G/ [/ J( p: [- ]+ S
高遠看著眾人,卻是古怪的一笑。聲音驟的低沉下來,「是麼?在座諸位,可捫心自問,當真如郭大人一般為了大漢,也能做到鞠躬萃。死而後已麼?」& V5 M' [7 L D3 O& s2 M
" [: R; c/ a9 h( |% @: X6 w 突如其來的責問,瞬間讓所有的人在震驚之餘,又感到一陣陣的惶然,有的委屈,有的慚愧,臉色不一而足。
$ f3 i! y7 M# N6 S
+ L$ s, F6 @" t2 S/ L7 q 「大漢立國數年,國勢日漸強盛,吞魏,併韓,下齊。南迫楚國,西凌大秦,在座各位,無一不是立下汗馬功勞。個個身居高位,位極人臣,但不少人,卻就此心滿意足,一心便想躺在功勞薄上過日子,渾渾噩噩。得過且過,以為大漢就此高枕無憂了麼?」高遠提高了聲音,厲聲道。1 C1 p7 d K: Y1 P
9 U% S6 y3 e1 o8 }- x, c1 K& e% u, I 「秦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尚隨時可動員起百萬大軍,范睢死中求生,已準備大刀闊斧改革內政,拚死一搏,不生則死,如此氣魄,讓人心折,南邊之楚國,地域之廣闊,人丁之繁茂,猶勝我大漢,彼多年太平,雖然軍備鬆弛,蔽端從生,但在我大漢的凌迫之下,近年之來,已是勵精圖治,無論軍,政都已大有改觀,已是我大漢最為強勁的對手,敵人在奮發,我們有些大員卻在頽廢,自認天下無敵,如此下去,大漢安能不敗?」
+ u z8 t4 S% c, @' L
4 |) q% ?3 L& p) ` 重重一掌拍在身旁的椅子之上,喀嚓一聲,椅子不堪重擊,頓時倒塌下去,從大臣此時已經被高遠吼得有些蒙了,在蔣家權的帶領之下,無聲的全都跪了下來。5 r4 d8 e3 t$ y7 m' Q
5 J8 b' S( `7 e E) _# P
「吳大人」高遠的目光轉向跪在蔣家權身後的吳凱。8 v, Z1 R* b, D" M/ g% B
' V' G4 g4 D4 ^ d+ c7 s) T8 } 「臣在」吳凱的聲音有些顫抖。* p0 I& H8 O" }: E3 L( M
& [" d# x8 o& W 「你領議政之職,負責薊城之改擴工程,自問做得如何?」高遠問道。" s3 G% N$ q0 i; E3 i
" `+ D4 ]9 w- K) `) Y- Q- Q
「臣慚愧,辜負王上信任,尸位餐素,對工部疏於過問,以致百蔽從生」吳凱低聲道。- a$ E o4 E. u7 h
p( J; }& R1 N$ Z* |8 P5 X
「今日議員質詢,可有虛言?」高遠追問道。
& E5 I) t# \3 s7 x0 `! O# [7 F" y" h0 r: o5 y" C
「雖有以點帶面之嫌,但所陳之事,應當屬實。」吳凱垂頭喪氣地道。
6 h9 ^5 n! t7 y: L
* D9 s/ G$ y- }- { _ 「工部郭老大人一直在外,吳大人你曾主持修建過積石城,本王托你重任,你卻當了甩手掌櫃,無為而治,以至於工部左侍郎吳奎瞞上欺下,上下其手,工部被攪得烏煙瘴氣,百姓,商人怨聲載道,你可知罪?」
) W+ S& h6 P. m" T
2 A/ r. o" _4 n5 [ 「臣知罪」
) N0 Z5 f+ S2 w0 n6 w3 F
* \$ E9 x! Q2 i8 A7 h1 D 「著你自今日起兼任工部尚書一職,整頓工部上下,今年年內,必須完成薊城改擴建工作,你可有異議?」: i3 I8 O* A2 S6 w4 }
' g' ^' r. |* a) r& ]
「臣遵命。」
0 W/ t' g) a. M1 I. g
6 {$ y5 \* k/ C1 Z9 V 「何衛遠」% R& e0 E! u+ a9 r4 _
* F1 C$ n( Y& E: n1 Q 「臣在」何衛遠跨上一步。5 Z, u: ?" |: O4 m# s
# t7 B7 O C* P' s) z+ {- m/ J
「馬上拘捕工部左侍郎吳奎,移交檢察院,限期調查吳奎所有不法事宜。」# W6 u V4 C, D/ r6 e$ H% h
& j! M3 M4 Y2 U) e3 P
「是」
4 ^7 `1 Z- L/ h3 m
( }. \8 z+ H4 K/ t! u 「工部右侍郎何成,知情不舉,降為員外郎,罰俸一年。工部上下,但凡有涉嫌貪腐者,一律開革,著警察局,檢查院拘捕審詢,從嚴從重,絕不姑息。」7 X7 D0 k& P, n3 L2 r. Y! K
: j: [/ q/ Y* a: R" q7 I: D; m$ i9 f+ ]
聽著高遠雷霆大怒,眾人無不噤若寒蟬,一直以來,高遠從來沒有如此怒髮衝冠,失態於斯,但所有人都明白,這並不代表著大漢之王就是一個好脾氣。相反,這樣性子的人,一旦發作,必然是雷霆風暴。& p+ g8 }. a& j) ~) _
) w3 ]* D8 g6 B+ v) V( N" D- o 「吳大人,你記住了,功勞薄上是躺不住的,無為而治,在我大漢官衙之中是行不通的,無功即有過。占著位子不幹事,我要這些官員做甚麼」
! s2 C' _/ \2 f) P N( l- {$ c B( |0 _- h( m; k. X
大漢元老吳凱,被高遠劈頭蓋臉,毫不給面子的一頓斥責,讓其它人無不是心中凜然,吳凱這樣的老資格,大王的老朋友都是如此,下一個不知道該輪到誰了。
) c7 f7 F) V* d9 z+ P- k; k- X+ [4 t1 q5 Z7 q0 M% [% B
「曹天賜」. W4 ~3 D6 x q; p
1 g( ]) k/ |6 a# n _5 x7 G 位於眾人之後的曹天賜心中一跳,抬起頭來,「臣在。」1 c* u+ Z, l8 p" [
* R. t- q& Q: E$ f- }: W 「你身為警察部長,自裁撤地方衛軍,衙役捕快已經半年,各地州郡府縣,一半以上警察局的籌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完成。以至於地方出現治安真空,盜匪橫生,百姓苦不堪言,警察部行事遲緩。作風拖沓,你有何話可說?」% ?, o! r+ V8 D! [; Z4 X
9 w* k1 a4 N* f8 o4 h 「臣無話可說」曹天賜心中叫著委屈,卻是不敢辯解,心知大王這是心痛郭荃之死而發作,卻也只能吞下這個苦果。警察局的籌建因為漢秦之間驟然爆發的戰事,讓他將全部的重心都轉移到了那上面,這一頭自然就緩了下來,不想今日也成了王上發作的理由。「臣向王上保證,三個月內,各地警察部門一定能正常開始運轉。」
$ q3 ^# I y/ I9 q* ~$ S$ P5 Q$ o3 w, D
發作了兩位重臣,高遠的火氣似乎小了一些,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都起來吧,一個個不要覺得心裡委屈。都認為各自有各自的難處,但你們對著郭荃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實心做事,是不是一心為大漢?」
( g2 c3 e0 Q6 [2 `% t, U: T3 U7 o+ p. T# `( G5 r% }
「不敢」眾臣叩首道。
7 h* U+ Q: J$ k6 c4 ]4 c- H9 v2 k' z1 }- [2 | `
「起來吧,都散了吧,本王心中不痛快,卻將火都撒到你們身上了。」高遠擺擺手,「蔣先生,李議政,天賜留下來吧。其它人都各自去吧,荀大人,郭尚書離世,遼西郡守鄭均正扶棺往薊城而來。大概十餘日便能抵達薊城,對於郭大人的身後事,禮部要有一個章程,先擬出一個大概的方案出來,再與議政們好好商量。」" F8 v, [$ V8 t9 S
, i/ e9 x2 p9 O 「是,大王。」禮部尚書荀修躬身道。. |& A8 Q9 ^7 x9 l9 o
& M# @. O9 T! o3 c/ \- s; E9 \ 瞬息之間。眾人盡皆散去,唯恐多留一會兒,又讓王上逮到錯處,劈頭蓋臉一頓。. i* J* \! Z# ]
3 i, w! U/ ]4 I5 o& |. @9 I
房中只剩下了高遠,蔣家權,李燦,曹天賜四人。
' T" ~- Q* @2 N$ c! ]
" g1 _* B' R, K# c. y$ E 「天賜,給蔣先生搬一個凳子,先生年紀大了,久站不適。」高遠對曹天賜道。! k* ^. r& X- D
% n& u3 ~8 I0 f7 ?; s- Y
「多謝大王」蔣家權謝過高遠,側身坐了,他已年屆七十,剛剛又是站,又是跪,身子骨的確有些難以承受了。; @* }4 k4 u' B4 z) A4 w4 B ?
8 c8 x7 z8 |" [$ b: S 高遠的目光轉向李燦,這位胖得有些出奇的議政,此時表情卻是有些惶然,臉上大滴的汗珠啪啪直往下掉。
9 z- y8 \; B: @3 U' o" i2 m/ b& F- f. Y$ z% v$ W `7 b5 @
「李議政,你很熱麼?」高遠淡淡地問道。
& Y/ y0 k' V& z. W, x2 E
7 K0 D8 P1 ], H3 [" @% G/ N 「不熱,不熱」李燦趕緊答道。
% i$ W# }9 r- j- @8 p5 e) o7 o' p7 B
高遠呵呵一笑,李燦的身子卻是一震。
6 [4 k' J6 ^% F x: g* G
9 [8 ~5 i* W) r9 f* l 「今天有些議員有一個針對你的提案,你可知曉?」高遠的聲音雖小,卻如晴天霹靂一般在李燦耳邊響起。! C ~) e( r& d9 f1 V
2 ^; Q: Y( d$ z: N+ e( p2 _
「臣知曉。」李燦低聲道。9 l6 a) \4 a% G y4 ?
, E! y3 b, `2 B( a+ H `) v 「你當然知曉,我還知道,你聯絡了不少大議員,也準備好了在對方發難之際,在投票環節否決對方的提案,是也不是?」6 J u7 K& {+ r6 O& E0 D
" z7 b. K% u1 l7 d* T
李燦臉上的汗珠更甚,掙扎片刻,卟嗵一聲跪了下來,「王上,臣知罪了。」% F% s9 e$ U2 T
& J! E0 ~$ C9 |$ h; R3 o& s 盯著這位負責海事的議政,高遠緩緩地道:「李氏海運,本已執大漢海運之牛耳,為何尚人心不足,打擊,排擠其它海商,甚至還想要勾連水師統領,意圖一統海運,李議政,你所為何來?」
0 Z+ d" W2 q( K; V# g9 E( |4 T; O( l h
「大王,臣,臣別無他意,只是想著能賺更多的錢財而已。」李燦撲倒在地,連連叩頭。
! @0 C t* W4 G- D: ?7 ~# g1 \; J& N
聽到這裡,連一邊的蔣家權也是詫異地看著李燦,這些事情,卻是連他也不知曉了。
, e1 |* q: E- s/ S( B* N
' @6 f, U+ m* P 「本王準備在汾州建一所水師大學堂。缺一個精通水師,海運的校長。」高遠道。% [8 W! D }* j6 p
, T5 t1 s' f+ W& O4 v. S% y' j 「微臣願往。」李燦反應極快,馬上便聽出了高遠的弦外之音,「微臣願辭去議政一職,前往汾州籌建水師大學堂,為我大漢培養更多的水師人材。」4 _& }4 }" @4 {" }6 W9 A
/ e1 b* U+ [/ P z0 V
「很好」高遠點了點頭,「那就辛苦你了,李大人,李氏家族太大了,不妨分一分家,你二弟也是一個人才嘛,不要老讓他窩在家裡,你說是不是?」6 x. ?6 b& Q: k$ A+ t
7 d R' { x3 T5 d6 m 「臣遵命」李燦聲音顫抖,他心中清楚,大王這是要肢解李氏家族了,不過能有現在這個局面,也算是給了他極大的面子。% U6 h- c& K9 {2 A$ W7 f- @0 h
, J3 o7 b; ]# o& R, P) T5 H7 I 「你去吧,好自為之。」+ i( t& f# R8 v0 q
8 c: @( ^) T9 w& p6 H- Q
看著李燦離去,蔣家權訝然道:「王上,為何對李燦處置如此之嚴?」
4 m; s( P3 C ? \8 L! W$ y1 _
5 I1 |6 ~3 {" L7 s* ~! m 「先生可知去年裘氏海運船隊在琉球被海盜所襲,盡覆於海上之事麼?」高遠吐出一口長氣,「如果不是李燦有大功於國,李氏海運是我大漢海運之牛耳,豈能這麼輕易了事」
8 u" c" p- s* P; z A! c, Q/ s0 L- z ?7 r# N4 N! J) k1 ?0 J
蔣家權被驚得說不出話來,半晌才道:「李燦既去,政事堂中,海事由誰來負責?」
/ K9 M' N. x, W7 H( Z6 ^: h f
3 _$ [1 L& N* z# ~3 U 「調寇曙光回來吧。」高遠道。
; Y( Y9 s/ R- q0 L( n- }- {( O7 [$ {" l: j! P8 e1 @(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