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五章 鐵蹄踏碎千般業" K' l3 X3 @# y) Z$ Y ?
, T! ?& H, w0 W4 c6 a, r
從意識到這次糧價飛漲問題的嚴重,到終於下定決心採用寧毅的提議,這期間,作為主導人,秦嗣源要做的心理建設不會比認識人少。當決定了要做事,一切也就踏上舉手無回的地步,八月間,當第一批官員對秦嗣源的決定表示質疑時,相府這邊,當即便做出了清晰的應對。
) Z5 a5 F' J* Q" p8 A
F1 p5 w$ C% X# Z/ @ 由於這次被安排在幾條商道之上的官員多少與相府有些關係,秦嗣源首先發出的,還是一篇比較簡單的書信,說了這次的受災人數,對於糧價的預期,受災人群的預期,其餘的不再多講。若三日之內還未執行命令的,去職的文告立刻就從吏部發出,由接替的吏員直接帶到當地,當場將人去職查辦。
" L# m- F9 V* n* h, Y9 m# U1 W . N; f6 G2 a) v/ G3 f2 `. e
這算不得什麼新奇的事情,朝廷大員每一次辦事,幾乎都有立威的一道程序。就算手段專橫一點,去掉一些外地小官的職位,還不至於會鬧到朝堂上去。但是肅殺的氣氛已經在醞釀,少部分注意到內情的人,都等待著有人出來首先彈劾秦嗣源等人出格的做法,但是此後混亂的導火索,卻是由八月底的一道陳梳開始的。
- o# D( Q/ d, l) R; r5 l6 @
$ P5 I' a6 [. Y+ _. A" ^, o3 `" l 那是戶部之中,一位名叫薛德義的六品主事遞上去的摺子:《論商事利國》。( a3 m" C2 M! X/ V6 f: J2 a
5 J, n$ d ?9 n% E$ G$ O8 q9 y. m 武朝立國以來兩百多年,商業發展迅速,近幾十年來,一些大商家有錢之後,也已經開始插手政事。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既然能夠往這邊伸手了,當然也想要一個進身之階。這期間。正途自然是增加自家的底蘊,培養讀書人,另一方面,這些年來,也逐漸有人在朝廷上宣揚商業的重要性,曾經也有人遞過幾個不大不小的摺子,有的當場被打回,後來也有引起了一兩次小風暴的。2 ~# U) ^" b7 q! s, q" p
8 f3 ~6 T' E' a4 G1 K! k4 a 最後國朝的態度看起來倒也明確:商業當然是有重要性的,但商人要地位,別想!
' w! n) T, _) g1 v+ v" V) A# Z
2 \+ X7 |, n8 E% s }$ |, J, J 當然。一個階層的地位改變。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若有明眼人也能夠發現,這種原本牢不可破的情況,這些年來,其實也已經有所鬆動。+ o7 u: V" u8 s4 Y1 ~9 X$ G
9 W. L& ^9 Q7 s. _3 a% J; h3 d 但想要將事情真的擺到檯面上去議。還不到時候。
+ s+ B4 v2 @1 y( y6 \' }8 h
' o7 D6 p8 d, i/ P/ } 而這一次。這位名叫薛德義的戶部主事年事已高。行將致仕,相對於不久前李頻三十出頭就跳到從五品的位置,這位老先生戰戰兢兢地在官場打熬了一輩子。此時才不過是一個正六品。他上這份摺子,也不知是他人指示,還是感到自己在官場上已經幹不出什麼事情,忽然豁了出去,想留下點什麼。總之,這份摺子無疑給了秦嗣源這邊一個最好的緩衝點。
8 F; E$ a) S; U E
. ~9 @8 T4 T* g7 \7 f# z0 {' S7 ~ 摺子上去之後,並沒有因為它的大逆不道被立即駁回,兩位丞相將摺子交給了皇上,而後動用他們的影響,壓下留中,交群臣「隨意看看,議論一下」。5 o* B6 [' x5 D: E& O. M: z T8 G G
! P$ g- ?7 b# P' Q6 @! _9 ?* Z* @ 而後一切都爆發開來,眾臣子說這摺子是大逆不道,薛德義被叫上金殿,有人當場大罵:「你又收了那些蟊蟲多少銀子!」薛德義原本戰戰兢兢,但他也已經老了,哪受得了這種罵,硬著脖子與人辯論一番。接著開始有人說:「這裡面的一些話,也是有道理的嘛。」, I) |: Y$ V. S) S/ i" h/ U
5 ~' ?* O Y& Q* f& |. k s5 ] 雖然說囿於時代的侷限,武朝人對經濟的理論未必敏感,但薛德義確實是一輩子都呆在了戶部,這本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論文事例詳實,邏輯有據,隨便拿出一段,很能引起討論。一時間,朝堂上就「大逆不道」和「一部分有道理」議論起來,爭吵不休。
; [' t- {: g+ D* H7 Y
% w8 Z& J* L) R- U 到得第二天,御史言官彈劾薛德義,與大商戶勾結,欲翻覆聖人之言,導人逐利,動搖國本,大逆不道。當場便有人出來彈劾這些言官,時時危言聳聽,看似正直無私,實則是在阻礙言路。而後有人遞上另外一些彈劾奏章,以真憑實據彈劾其中幾名言官並不清廉,私下受賄為他人控制。
1 p9 ~* d, B2 E; k7 j6 F & b N6 s$ Q( S7 T- U: y
情況開始混亂開來,朝堂之上猶如被點燃了的一地火油,接下來的日子裡,要麼是唇刀舌劍的互相謾罵,要麼是有些官員被揪出錯處來,貪贓枉法、行賄受賄,而後,一部分商人趁災情氾濫屯糧的事情,相府公器私用的事情,吳敏背後家財萬貫的事情,蔡太師結黨營私的事情,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被扯上了檯面來,眼看便是又一輪黨爭的序幕。
+ z) x I4 {. M7 m& ]8 u7 r. S 0 q( Z) I" q: i; R( U/ ]
這樣混亂的官場局勢,一時之間人人自危。相府這邊也在竭力自保,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商人們想要話語權由來已久,忽然又有了這樣一個機會——其實一開始也不知道會不會就是他們主導——相府與一些背後有商人勢力的官員反而走近了一些,朝堂之上雖然混亂不堪,御史台也是剛直不阿的到處放槍點火,整個事態卻在混亂中保持了某種微妙的平衡。
, f) A/ |% [5 m# v$ ^
0 b7 u: ^% @. y A 在這樣的局勢裡,只有一個人,是真正保持著穩坐吊魚台的態度,心情愉悅地看著這一切的。卻是原本應該心情煩躁的周喆。
$ @$ |6 J, g8 D& Y' B ( g' E+ Z; K; c+ K" D
雖然大家開始互相彈劾了,總有一些外圍的貪官被揪出來,讓他忍不住將奏摺扔在地上大罵:「殺了他!這幫傢伙是在動朕的根!」但對於整個形勢,他卻看得出乎意料的開心,有一次看奏摺時樂不可支,還心血來潮地跟旁邊的太監說話:「杜成喜啊,你看看你看看,哈哈哈哈……這些老東西啊,一把年紀了,在朕面前干的這些事情,哈哈,真是……演得好累啊!」
7 d5 s! f# ]$ `' v8 Y1 t$ O5 H3 Z
) K) w: x, P7 ? 杜成喜一時間卻看不出皇上是真開心還是假開心:「聖上是在說,最近朝堂上的事情?」' U$ o3 M5 N7 E3 I0 i* ?$ ]- a
& [" h8 g( G4 c3 x% d2 j% u
「當然,最近這朝堂,真是熱鬧,朕好久沒看見這麼熱鬧的事了,哈哈,有趣……」$ u; m5 s9 C& X! ^, V* A+ O' z: V3 E
& h R" u0 u! z* i; @/ D- T 「奴婢倒是聽說,最近朝堂上吵得好嚇人,聖上……是不是那什麼……黨爭……」1 E, M. o, i4 ?8 A
3 Y: U* t1 l' X2 u
杜成喜說得有些猶豫,周喆這才稍稍收斂了笑容:「黨爭。」他想了想這兩個字。然後有笑出來,「什麼黨爭,哪裡是什麼黨爭。杜成喜啊,你還是太嫩了,沒看出來嗎,最近御史台忙得不可開交,見誰彈劾誰,真要是黨爭,哪裡會是這種樣子。朕早就說過,這老秦啊。最得朕的心意。」
" i# _* R/ C7 A! e8 s/ H 4 D e1 m+ Y$ I: n0 l7 c& R
「聖上是說……秦中丞?」
% B( w. r+ B: N- h1 m W! R8 n! I/ R8 \5 M
「嗯。秦會之,他當初被遼人擄走一個人就逃了回來,朕早知道,他是誰也不怕的。」他笑著。自得其樂地搖了搖頭。「你說黨爭。朕告訴你,昏君才怕黨爭,朕是不怕的。只要天下歸心,黨爭可以裁舊立新,只不過啊,如今咱們還是在幹大事,攘外必先安內,有一些人朕還是要保的。御史台如此剛直,倒是少了朕很多麻煩。」
: N# B5 u; Q$ K+ U 9 u5 w" I7 s5 p7 q
明白周喆此時已經是在自言自語,杜成喜沒有接下去,過得片刻,聽得周喆又自得其樂地笑了笑。- v, i; C+ o9 Q# [
+ q3 ^& \8 d0 \. m0 z
「嘖,朕得多給他點封賞……不過不是現在……」
. s7 j9 D' j7 O: A $ G8 O* N- t$ r& @
**************6 e' l3 Q2 ?+ J" w5 P- b, X
`/ M$ R. ?8 p: ~% J- N( s 朝廷之中因商事而來的這場風暴,到了九月裡,已經有數十官員被波及下獄。這是秦嗣源的領域,寧毅並未參與其中,不過若從後往前看,這場看似影響驚人的官場混亂,也不過是此後更進一步利益衝突的導火索。而若是從更大的角度看來,武朝境內的這場黨爭也好,饑荒也罷,又都不是什麼引人注目的大事。在所謂天下的範疇裡,有幾件事,在九月裡發生了。
9 G9 M. y. e) E1 s : p' P5 f w4 F+ w0 f3 A
北地之上,張覺率五萬兵馬降於武朝,他將兵馬屯駐在潤州近郊,同時脅迫附近的遷、來、潤、隰四州。雖然當初金人南來,張覺投降了金人,但他的平州軍兵強馬壯,元氣未損。這一下,在燕云十六州範圍內,武、金兩國勢力一時間完成了逆轉。據說郭藥師在軍營中鼓掌大笑,稱終於找到了可以倚靠的兄弟。而十六州中,其它一些地方的官員,暫時也出現了投靠的意向。
6 W: C! b3 X1 r) f, i
: S0 D- {0 Z; ]/ O5 U! X 相對於右相府此時緊鑼密鼓準備的賑災,在大部分人看來,招降張覺,才是密偵司辦成的更為亮眼的一件事。景翰帝周喆原本就對金人拒不歸還十六州的行為頗為不爽,這次也總算給了對方一個下馬威。只不過這段時間朝廷爭鬥熾烈,對於張覺的封賞,暫時卻還沒有決定——這也是朝廷正在屏息等待著金人的反應。& v" @2 D! p( P/ @) s2 H
* m# S: W! S3 I5 K. \; \ 金人震怒!派出了人與武朝進行了嚴正的交涉——其實這也比較讓人開心,以前武朝派人去跟對方談十六州的事情,對方根本就懶得理,這一下:你終於要理我了吧。/ D7 j; Z9 r9 e1 [) Q" T3 z
7 F/ S2 t8 A! S6 s6 x3 @! h
於是武朝這邊的王安中等人趁機跟對方又討論起十六州的事情來。
$ h9 n3 J. ~- i9 a3 z8 [% N 8 r+ I( C, q6 D/ |. C
而在此時,西北面的大草原上,有一件事情,正在眾人的視線之外發生著……- ^0 n+ z) p$ y: {! {+ V+ O
( O8 V7 X# S& g) t. k
****************
$ l7 \; c' u; d
; P+ M) j% o& z! ~2 d& j( O f* ? 如果要在遼國末年選出幾個契丹的「英雄」來,蕭干是其中一個,而耶律大石,也必然能名列其中。
9 `/ d9 e& P* y$ m! d
4 n# W8 ]' j5 X# t 早兩年時,金人南侵攻克中京,當時的天祚帝不敢抵抗,率先逃走,為了安定人心,耶律大石等人擁護耶律淳為天錫皇帝,抵抗女真人。 J! ^- u$ p1 k, Q
" F* k( |8 k, O7 }
此時的耶律大石,是遼國之中主導聯武抗金的最大力量,可惜,遼國的熱臉貼了武朝的冷屁股,此後武朝兩次攻燕京,童貫率領二十萬大軍第一次打過來時,便是他率兵敗對方於白溝河。第二次郭藥師率軍奇襲燕京城,城內的抵抗也是他與蕭德妃共同組織,後來蕭干揮軍,將武朝人的第二次進攻一舉擊潰。: K/ V0 O# i4 k# h* C( W/ N0 j, \
5 @9 T9 @6 y# p0 y$ {
可惜這樣的抵抗持續不了多久,此後童貫等人花錢請女真人出兵,攻克燕京,他被女真人俘虜。但他在被俘之後又藉機逃脫,與蕭德妃一同投靠天祚帝。可惜天祚帝無法原諒他擁立新帝的事情,不再信任他,於是在天祚帝準備與金人決戰的前夕,他殺了監軍,帶領兩百多的親衛精騎,開始了往西北而行的歷程。" k6 z+ F z9 x) D, n& B1 z0 g8 R
7 V$ v+ l. g; Y7 a 在另一段歷史中,耶律大石的這一程,被稱為偉大的西征。他帶著這兩百多人行至中亞,此後數十年間東征西討,建立西遼帝國,疆域東至高昌,西抵裡海,成為中亞霸主。十多年後,他曾經率軍東征,試圖復國。金國人堅壁清野,最終將他打敗,此後金人試圖遠征,但也在中亞的沙漠中被耶律大石擊敗,這一戰爭,成為金與遼的最後交鋒。 Y* B* G7 } T* g( _/ Y
5 A* Z, D: d9 G0 s9 @% l5 C
此時,他就率領著這批最精銳的手下,進入了蒙古的大草原,這裡是遼國原本的北疆,幅員遼闊。由於遼人對草原人本就不怎麼待見,金人擊潰遼人之後,這些地方,也屢有叛亂,但相對於女真人來說,這邊的狀況,都是些毛毛雨了。* t2 r# w! h) l8 }8 Z2 D* L: B
- I% ~% A6 X0 m3 r
耶律大石原本在遼國就頗有威望,離開天祚帝后,他這支隊伍,也已經攜帶了不少的吃食補給。對於他來說,一旦決定了要走,眼前的路,也就海闊天空了,只是內心多少還是有些惘然和寂寥。這一天行得一陣,視野的前方,出現了蒙古人的騎隊,看見他們之後,停了下來,擺出了……看似防禦的陣型。" Y! K- e- i) h; H# R/ p
0 `7 H$ l @$ H- `6 q1 h; Q 鷹在天上飛。
2 ?* g, s. S: l* @ ! O/ x/ H% S3 n% v+ B# [
「那是什麼人?」耶律大石皺了皺眉,朝著副手問了一句。, h, s7 n3 I- [/ [) ]) w! }6 w/ l+ v
; }& U, K" W& P5 X
「看起來來意不善,國內亂了以後,草原上的這些蠻子,也都趁機橫起來了,其中有幾個部落,聽說規模還不小。」6 {; M' `( \+ Z6 U$ e. ^* ~# c
H/ }5 W2 ?( O7 H, X: Z' l3 G
遼人向來是瞧不起蒙古人的,他們馬術雖好、弓箭也不錯,但一直以來,其實物資貧乏,性格上……有些方面甚至比女真人還野蠻。此時自己這邊兩百多精騎都是跟隨自己已久的精銳,對方看起來,也不比自己多。他皺著眉頭,看了看遠處為首的那匹高大的黑騎。% Z U. n1 A2 G+ o# L% G8 L
$ }) B2 o/ k( x/ K. D' | 「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他說道,「擺出陣勢,讓他們閃開!」 J/ V0 O( E+ M( O1 c) `
0 K# R/ o, I5 P+ n! h! S$ ^8 I 騎士擺開了陣勢,朝著那邊行去。堂堂大遼帝國,被女真人欺負,被武朝人欺負,如今居然這些東西來也圍觀自己了,眾人心中,都憋著火。
7 k" s% l6 e% }$ u& A
: k$ O3 n+ c2 q7 @3 n 云在高高的草原上飄,不久之後,鐵蹄轟鳴,踏過了染血的草原。遼國最後的英雄,在奮戰之中燃盡了自己的餘暉,有一根歷史的線,悄然斷裂了。" T& S$ @; N3 O2 z/ M, q: J, E
9 k. Z2 B2 y9 H0 f
有一個名叫孛兒只斤鐵木真的可怖名字,正在滾滾大潮中,逐漸變得清晰……- q4 \, @$ b2 `$ S7 P
. H% }8 F7 T+ X8 S3 z
****************
, P0 g( o6 X4 I0 D 9 v4 N0 h7 ~. V) ]( z& Y
歷史濤濤,而身在其中的人,往往也只能看見和掌握身邊的事情,九月中旬,右相府的院落裡,陽光隨著落葉的堆積正在逐漸變得失去力量,寧毅走進一間房間,在書桌前揉了揉掌心。
. Q0 R! ^/ i0 J7 y. l & z$ Q+ X \/ y0 y9 e
「接下來,是我表演的時候了……」% E% w& i6 j) Z7 w8 j! ^
3 D6 o3 g$ O3 g4 x. X
這一天,第一批準備好的糧食,開始進入各個災區。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這都將是他居中坐鎮的地方,畢竟對於價格的規律,只有他最為清楚。而在另一個院落裡,名為秦嗣源的老人,在應對著朝堂與官場上洶湧物議,明刀暗箭,在政治層面上,為這一切鋪平道路。
+ o5 P2 g& F* A, ?# D$ r/ d( w . j: @. L& J' |4 \- ?# C. v
而可想而知,接下來,當利益擺上檯面的一刻,前奏已盡,真正巨大的危險與惡意,才將朝這邊撲過來。+ ?. e$ Z3 n9 S. e7 F$ Y6 |
1 A4 n. Y5 {0 i% v
所有被損害了利益的地主、豪紳、商販,在這一刻,將成為敵人。
3 m& {6 \6 m/ _- U l; K; { + o) o6 p% }5 @4 i$ Y+ S
寧毅坐了下來。
; q8 T o( u& P* J( x" Y1 k8 G ) M7 F5 b, g4 Q3 X5 A
ps:五〇四章發了以後,對結尾又修改了一下,加了一兩百字,訂閱了以後去其他地方看的,可以回頭看看。
. L8 e7 v1 N# f" y/ l" m9 _
, _4 s/ v: p* C& w0 k+ g
" J, k" C; Y, O( K1 g9 o9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