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5-1-6 06:49:13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百零七章 賜婚
+ W' x" b7 R: H1 X% W8 |8 j$ ~
: V9 z# d0 Q5 X7 b& v$ T 「這麼說,就算定了,崔家還等著本王的消息,」莊王說著吩咐下人,「將崔家送來的庚帖拿來。」# U C# D" M7 e) ]
+ g# R) F; j# B0 R 紅燦燦的帖子送到姚宜聞眼前。
/ w, t r) R6 V5 D
1 ]3 g8 ^$ T# B( R. f 姚宜聞彷彿這時候才弄清楚,這件事是真的。
) ?2 ~+ j3 K. m6 L. v
b" C0 j8 T7 g( e( e$ Y; X 打開一看,庚帖上清清楚楚地記著崔奕廷的生辰八字,還有欽天監寫的八字批語,怎麼會寫的這樣周全。
, d. H, [- f$ }% G; Q" s$ ]
8 J. c. B4 T+ k; r6 B% a. W6 h 姚宜聞草草看過去,大概的意思是崔奕廷婚配上百般不忌,不好合婚的幾個屬相,婉寧都不在其中。
7 [8 k+ M1 R0 V: U) W
* c: `! A& [" V0 y' b 方才被何明道嚇了一跳,如今手裡被塞了一張庚帖,姚宜聞不知心裡是什麼滋味。' H8 ` x g' C1 ?: p
( A9 q, |! e9 l, @2 r. V' ?
莊王道:「既然是我保媒,等到成親之日我跟著一起去迎親。」# j6 b$ d6 I1 N% v
* B7 Q% \3 S9 U
莊王爺不但保媒還要跟著迎親,姚宜聞不禁一怔。
. P+ R3 J+ j5 H2 g0 Q. u! M; G% R4 |1 Q& i( g1 L
將姚宜聞送出府,莊王吩咐管事,「去崔家說一聲,庚帖已經收了。」既然收了庚帖就不能隨隨便便答應別家。
4 _3 s0 ^0 J! N# `- h( ^0 M0 s9 I' q8 _( k5 B
就算是賜婚也要讓內侍來詢問,這樣一來總算多了些勝算。3 c& Y. Z8 ?6 S) J( `
1 L- J6 {. N% d9 e7 v8 J 莊王妃聽得消息趕過來,莊王咳了好一陣子才停下,莊王妃忙送上一盞茶水,「怎麼偏偏就看上了同一門親事,要不是之前有所安排,這可怎麼是好。」+ ~& M8 c9 x( a7 ?2 X+ I" _
( |5 D( a! {5 w' z' Z& \$ q0 I
莊王咳的胸口疼,讓莊王妃不停地用掌心慢慢地送著,好半天才理順了氣息,「好事多磨,自己爭來的親事好,能拼了命去爭,就是心裡真的喜歡,將來才能夫婦和順。」說著掀開眼睛看王妃。, b5 S& W& N9 C
: A" }1 O2 } c5 B5 I7 P) k 聽著王爺說的俏皮話,莊王妃也不禁笑起來,去推搡莊王的肩膀,「這件事王爺怎麼不早說,早些說妾身將姚七小姐請過來坐坐,也好認認人。」/ e. D# i/ H" Y2 g/ }- f
/ r% L* [1 k& Z3 G2 u$ K
莊王搖搖頭,「別看崔奕廷做起事來有手段,這次卻小心的很,追的緊了怕跑了,跟的遠了怕丟了,要不是這次有人處心積慮的要壞事,也不會一下子讓他怒起來。」# E8 p6 K, K, r) n+ k- m
8 D: P" v% ~ g. C; ^* S4 p( z3 ~/ p 這樣才顯出了崔奕廷辦事的狠勁兒。$ d3 [% W$ o5 }8 r' Y- m
3 K. o6 ?+ n3 v- L) d7 G ……, s& d2 n @7 [4 S9 ?
9 M) k$ a2 O5 S) \' f 南書房裡。
" D8 V, C! r3 O: n3 Q4 d0 j) c+ c9 U o0 L
皇帝在看著福建的奏摺,提起筆來又不知道要寫什麼硃批,終於將筆狠狠地丟擲在桌面上,「那些海盜倭寇當真那麼厲害?朝廷剿了那麼多年,居然沒有半點的起色。」
, H4 x, u% \' I2 F
; s$ B; A K) U+ d; ] 吏部的官員被憋了一屋子,都在商量是誰去福建的好。
- n. d! ^; Y) e" f( \3 z) R
$ m5 H/ K# h! X U 推選了幾個人,都被皇上駁斥回來,再擬名單哪裡會這樣容易,不能滿朝文武隨隨便便的扒拉過來一個個地去試,只能揣摩皇上的心意,希望兩邊權衡抓出個人來,將這件事平平安安度過去。( |+ G3 v9 {* @$ G5 v
, {* L4 }$ a6 h- H! X
聽著皇上發脾氣,幾個人互相望了一眼,皇上是有意要將門檻提高,將來去福建的定然是皇上十分信任的人。& o: S) z1 ^7 T& ~ [/ h9 u
6 A; Y; G. L1 Y j5 Y$ F* l 在沒有任命之前,誰都是那個人的陪襯。
% H6 Q: l( P1 ^, `: g# a# R
$ x8 _# s6 L! F 如今已經萬事俱備,卻怎麼不見那個人毛遂自薦。8 S% s) \4 x& v/ J6 P
) W! u$ X7 a# W, s/ Q9 J 等了好久,吏部也開始有些忐忑不安,難不成根本沒有這個人,是真的要他們擬出人選?吏部尚書從南書房出來急忙去了內閣找幾位閣老商議。5 v9 X6 H- I4 b
; K5 \9 L4 S+ l9 u6 d 「不是有消息傳出來皇上要用錦衣衛嗎?怎麼到現在還沒有動靜。」# n$ b/ q: @# W, b; y
+ W/ u F4 n k6 J
內閣的議事房裡許多人已經坐不住。
$ e1 z7 |. g& x! C! C/ h9 `0 y8 A8 x2 k, p) L" a5 j- z
汪同源來了京城,皇上沒有召見卻讓人問了福建的事,汪同源將王盧江手底下的海船式樣帶過來呈給皇上御覽。
' W8 B4 q7 Q1 ]: H7 G# w, J7 X4 s# _- w: ]( ~7 ?% T
海盜手裡居然已經有了上百艘海船,不管是招安還是剿滅現在都刻不容緩。
* j2 g2 U2 R1 P$ q) D$ }! M6 ~; K/ U( F
聖意真是難以揣摩。
2 f$ i" P+ P% Y6 v0 `% M8 w" U, e
( c# |4 `! q) c, P4 n 吏部已經焦頭爛額。
, e0 U1 P4 `% }8 G0 x$ ]6 X# u% F; l: N6 o- [
吏部尚書終於忍不住去見了夏大學士。, S) O; L- ?0 W6 \
" w+ G9 T: Y& q- [
夏大學士看著手裡的奏摺,聽吏部尚書說話。! w# [5 P$ v3 A4 p' ]# Y9 [; r
% I8 o' d# L0 j4 W3 B. C
「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按照常理錦衣衛那邊應該有了動靜,卻怎麼這樣沉得住氣。」
( \ X8 @2 l' \. t% Z" f6 Y0 O! Z& B& _1 N/ y3 s/ T9 ^- M
……2 {. y; r# s$ A$ T# \3 u' q
# U! v) _8 y4 ?- {/ [5 o8 B8 W 宮裡的宴席散了,錦衣衛換了一班值守。
$ f+ J+ k! m* Y4 W, r& E0 O( e; ], n' b, G/ U/ P
張戚程也在屋子裡聽消息,夏大學士那邊沒有任何的動靜。
9 I* P" h& f4 i8 c V+ C6 z/ Y3 _" R# D. N; {0 c
張戚程很奇怪,崔奕廷到底在等什麼,既然之前有了風聲,就不是亂傳,就算是再鎮定從容,也應該在皇上最為心焦的時候體察聖心做出決斷,就算是崔奕廷不去,也應該給出了理由。* {2 l) T) i; ?+ J f) q, A3 Q
9 X5 j# l1 C$ I4 ^ L
夏大學士在宮裡不曾回府,也是有些坐不住,想要等出個結果。& c4 G6 K" |2 X5 w; D4 ~
; [7 r+ q7 a4 L; F8 h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竟然還有這樣一件棘手的事不好解決。* D4 Y7 m1 v( W, Z6 T. o. D- ]
/ ?2 U, m2 ^0 F3 p6 z1 c
「宮裡的消息傳出來沒有?」張戚程低聲道。
8 \1 w( Z; J7 [; X+ q! y8 i# ], L9 b1 B
話音剛落,就有下人來道:「汪家那邊有了消息,說是惠妃娘娘當著命婦的面說出要為汪家做媒的話,還問了三太太姚七小姐有沒有婚約。」
2 ?8 K+ s8 n3 X* W) S, p* e K2 Z( n
張戚程臉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0 Z# u$ j; ]: B f
3 v: Z7 n/ X) a0 F
總不能駁了惠妃娘娘的面子,更何況還有皇后娘娘的母家在。; S* Z# K8 x* _) s1 V% T6 ?: U. D5 Z7 q
. z7 T2 m+ k4 P4 [% D
皇上對汪家不是一直都有虧欠,用一樁婚事彌補過去是最簡單的方法。2 p4 K+ e0 c9 R( L
6 z' f4 Z- Y. B3 H/ S% B 「崔奕廷早晚都會去福建,現在不過是造聲勢而已,不用管他。」# O) ~* H+ F" C' ]
A0 [8 e- v) [1 g. D3 \
聽了這樣的消息,下一步要難受的人不是他們。' H( C9 ]4 i/ F* z6 G7 a3 ]1 ^$ r
! o" N9 J7 i( x% J+ [) g 再等一兩日,鄧俊堂就能寫消息去福建。
0 h( {# e5 K, H( \8 A, h
! F/ W" O7 @0 G8 C2 U ……
* d: P" R) U$ r+ ]0 }
7 @1 y8 m" A- w& b* I 值房裡,崔奕廷看著手裡的花名冊。! P6 W. q2 H2 s* U% x! R
0 M# P: g- Z7 T7 g 下屬來稟告,「定遠侯世子來了。」
+ k. t4 \6 h# A. \) E
1 n8 |) Q6 j) H3 z+ @ 崔奕廷點點頭,不一會兒功夫沐淮尚大步走進來,「奕廷,」還沒有站穩腳跟,沐淮尚就急著開口,「你到底要怎麼樣?」5 x* \7 l7 M' B9 R5 R7 X
/ T. K3 d6 f' p) ^) J9 V
屋子裡的人退下去,幾個心腹守住門口,沐淮尚就更加急切起來,「福建你到底去不去?不去的話要怎麼安排,去又要怎麼辦?你在這是不是要等什麼消息?」- i7 l& d+ J3 y2 b. j. c
" A1 T, A4 G0 u x, ?' u 所有人都在等皇上的舉動,都在揣摩去福建的人會是誰。
+ I$ {5 K' y9 d4 E% h) ]/ Y. H- m7 }+ |/ V
崔奕廷道:「去不去福建,要等宮裡的消息,我們不用著急。」/ v" {" C1 |" P7 Q/ F
! J* M6 J# D( c: y0 } 不急才怪。 l! A# v1 F1 _6 m' Z4 y
2 Q% F0 V" p+ n n* E
皇上的意思已經很清楚,就是要自己信任的人去福建,可是錦衣衛的事吏部不好開口,許多人都在等著有人自己擺明態度。
, H! ], `$ k: f# S3 H2 H
' Q2 k' ~" [0 u! F# r3 i 崔奕廷道:「去不去福建不重要,重要的是另一樁。」% Z( K6 A \7 N: u- ~0 Y6 ?/ E
2 d# D9 a. D4 [9 ^4 I 另一樁,他從醒過來之後,一直想要做的一樁事,如果在這時候失去,他做的那些努力就沒有了任何意思。
0 J, a2 Y/ P1 k! p8 q5 b5 G2 {9 D- {
福建本就沒有人願意去,更沒有人讚成招安海盜,皇上執意要派人手去福建,吏部寫了兩本奏摺被駁斥回來就不敢再動手,加上早早就有皇上要派心腹之臣去福建的說法,整個朝廷都在算計那個心腹之臣是誰。
/ L- T# f; ^" B" {) h( q! m% o5 U1 t) N2 N% ?
這樣一來好像所有事都停滯住了,寧可不做不錯,誰也不敢有什麼建議。
9 d, K. d; ?8 H3 w2 i
- D( b7 J n! g' ~# h 所有人都以為他在託大,等著關鍵時機穩住自己的地位,危急時刻才會站出來,解開現在的困局,讓皇上鬆口氣。
2 k7 u! y' Z; l$ v& E) `9 J3 }* ]8 H" B5 L3 z; q
「崔大人,」說話間,內侍進來值房,「皇上有請南書房。」
. N) b( G& D- s1 {( S3 Y) D: [" E: }' ~0 p* w" i, w7 N
……
3 y8 d& u* ?$ C
* A' C2 C1 |/ g* ~ s- p% ` 崔奕廷快步進了南書房。
- q( H1 N8 c8 ]: O2 N8 h$ ~ B" m; e% f; r5 Z& }
皇帝埋頭在奏摺之間,屋子裡是濃濃的墨氣。
) d; U( Z9 \8 ^, ?- Z* B2 k6 P0 v0 U6 z N
崔奕廷等候在一旁。& @3 i5 I) ?! h- _ X
5 O) P8 R/ Q# |6 c3 j 吏部的文書源源不斷地從內閣議事房裡送過來。
5 ?5 b$ B( A) `$ T) d
6 T2 i; |: |" \" a, X$ ^ 皇帝看了奏摺,提筆寫了硃批:不准,再擬。
) d% L* e: u' G$ N1 U# E! v
9 V: c, @1 f# P* p* o* T0 L 「福建的事,你怎麼想?」' t# `/ ]5 X* ?4 X
; `6 W0 s2 U$ P+ Q+ f/ R; q' V 皇帝低沉的聲音從書案的另一邊傳來,崔奕廷彎下腰,「聽聖上的意思,剿就剿,招安即招安。」
1 ~- Y; c) ]! `/ y( z$ S `) [$ k, \8 Q8 h, F9 D
冷笑聲傳來,皇帝抬起臉失望地看向崔奕廷,「都等著看朕的笑話,吏部要麼選出膽小怕事的官員,要麼用那些只會寫奏摺彈劾的清流,知道朕不可能用這樣的人,還一遍遍送奏摺上來。」4 i9 `# v) |- c7 S
0 f! w5 Y4 x7 j! f( ~4 E 皇帝站起身,走到崔奕廷跟前,「一個個都是搪塞朕。」
+ K2 f+ L- j2 P9 A2 A+ j* P' k6 w! v* V1 R0 K! \! _
崔奕廷不慌不忙地跪下來,「皇上,微臣說的沒錯,想要招安,就給王盧江一個機會,若是招安不成,就派兵剿滅海盜,大周朝歷經幾十年,平西北,擊倭寇,大大小小的戰事從不曾間斷,小小的一個王盧江,不過有百艘船隻,還不能難為滿朝文武,是生是死,是勝是負,皇上讓微臣去福建,無論如何微臣都會有個結果,將海盜、倭寇乃至整個福建的局面弄個清清楚楚,查不出個結果定不歸京。」
: f) D4 b. e q+ b2 f0 {, _1 y0 M$ j# m, x& D4 w2 B% ]# E
聲音清脆,鏗鏘有力,沒有半點的猶豫,也沒有半點的害怕,彷彿面臨的是一件小事。
6 ]8 o4 i4 b& z4 f+ ^. ]# F' a; p- j) F$ v* l3 }
整個大周朝不必怕一個小小的王盧江。
( P+ D% J }" |# W1 H, n6 K7 z( `' m; J t: k5 ~
不必去怕什麼倭寇。
6 w- K* }6 e7 `0 v2 ]' T7 R, k% A# w4 P! v4 s" d+ U
皇帝面色好轉,目光中帶著幾分的詫異,「你願意去福建?」% g. @7 d) [$ u7 o3 Z: }" ?# ]( A
( g- L7 F2 V8 D2 x1 b
「微臣願意,」崔奕廷道,「微臣進宮之前已經拿定了主意,方才微臣若是能求得去福建的差事,離開京城之前該如何盡孝。」
+ h+ _% x) N3 W5 U
% K# v; U& b4 H* y% o 皇帝五官徹底地舒展,抬抬手讓崔奕廷起身。* p' b* g* x( h3 Z. z9 }- A, w
1 G1 h0 m6 Y& P: H7 f. G; Q
崔奕廷沒有起身,「皇上,微臣求個恩賜。」/ B$ j# L1 ~1 O2 C/ \' _
6 k( Z c5 |/ N# j+ M 「說吧!」
! u4 |! }; {8 _/ H( o& m* K4 _
( m# U* A0 N& ]( F$ w- l9 z* K 終於有人能瞭解他的心思,皇帝的聲音也變得輕鬆起來。
+ U/ e2 ]3 J9 J4 v' ]5 P' O# i
/ x+ U9 R# Q$ u+ t1 Z 「家中長輩看好了一門親事,微臣求皇上賜婚光宗耀祖。」' N3 W) _* \2 r6 q
6 {. r( B1 U4 l- C2 K& [ ……. l: s0 a0 K+ O9 C
9 w, _3 n- v5 o. ^$ J" V* C
從南書房到永壽宮,皇帝的心情變得好多了。
$ e& R2 b# P- z O2 f% M( Q0 ]4 n8 u* h' H: { d1 s
皇后娘娘早早就等在宮門處,帝后兩個一起進了內殿,皇帝問起白天宴席的事,「怎麼樣,可順利?」( p/ Q+ f* i0 {; L) v) r
! J2 w0 D5 b( n/ l; o3 k5 E# w7 a
皇后娘娘頜首。0 c! [. r3 t* ^& Y, T W
' A, J/ x) U. N0 ~ 皇帝靠在軟榻上,表情很是隨意,「前一日聽惠妃說,要給汪家做媒。」- m7 X" t3 o- @' e1 M, u$ g
3 P* h; s0 A' R/ J5 r) D$ x+ Y `7 z$ J
皇后顯得很驚訝,「皇上知曉這件事?」# n1 p! v. i: x# X# L2 { v
, k1 F1 p6 y+ j1 `
皇帝道:「只是聽惠妃說,朕答應讓她去辦,在京中選個閨秀就賜婚過去,」說著頓了頓,「選了哪家的閨秀?」* Q0 n$ X: Y8 q0 ?3 d! c: V6 k& K e
8 J5 g# q, ]4 C+ T$ }. V
沒想到這件事已經傳進皇上的耳朵,她卻還被蒙在鼓裡,「是姚宜聞的長女,姚家的七小姐。」% A8 y+ K: \& r, U
: X7 F* w6 i9 Y 本來已經放鬆的皇帝忽然睜開了眼睛,看向皇后,「皇后說的是誰?」
: C+ t, i3 x: P5 Z# s7 [9 i. e0 R, y' g& G. f7 y
看著皇帝的神情,皇后輕輕捏了捏帕子卻不動聲色,「是吏部侍郎姚宜聞的長女,姚婉寧。」
! L8 m+ G6 Y B8 I5 V' M. b, T5 g) a, r3 A: F; H
皇帝顯得有些詫異,很快卻恢復如常,「怎麼是她?」) g5 K6 }' u: L3 j2 @
3 W- p4 b; h% K- ?/ J, }+ Y( R
皇后忙問過去,「可有什麼不妥?」
# W1 ^/ B7 }4 H+ g* B! U/ G& m0 r a$ u- ]% b) j
皇帝緩緩道:「朕方才在南書房聽說,錦衣衛百戶崔奕廷家中正準備和姚家議親。」
! L9 G3 P2 G# g: a' f
}' l/ U) ]. q! O 皇后先是一愣,很快卻笑起來,「臣妾也聽說了崔家長輩相中了姚婉寧。」
9 m: r3 m# S( Q: T: K g: z; N; D% \6 ]
兩樁婚事,卻是同一個閨秀。, _, ~8 F% F9 T9 t
, P W, m, f. ?& p$ U* \# U3 `
皇帝沒有做聲,轉頭看正在剝橘子的皇后,皇后眉毛彎起,臉上帶著笑意,一副很不在意的模樣。$ _- o- m) T/ K) a f; b
# N, W) {+ k' W5 L S 好像並不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J6 i, J" B8 X! y# f
& F/ I+ }; S1 U/ b 按理說他已經答應了給汪家賜婚,就不該有改變,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賞賜皇后的母家。# `+ A$ v( a' t! v; Z
$ r7 a( L" M8 O$ g8 k
黃橙橙的橘子送到皇上跟前,淡淡的橘子香氣沁人心脾,讓皇帝忍不住要接過來吃。
# H& A0 b# q" ~
5 z; }' b# [' P$ L* J 皇后溫聲道:「皇上在想什麼?是否覺得為難?」說著頓了頓,「依臣妾看,這根本是兩回事,給汪家賜婚是皇上看在臣妾的份上要賞賜汪家,賜婚歸賜婚,並沒有說要賜婚哪家閨秀,京裡那麼多待嫁的小姐,臣妾再挑選就是。」" O' {4 e2 V+ u3 G7 d. Q6 z9 t
& C, u9 L1 q9 J) G 「崔家也是皇親國戚,不能厚此薄彼。」
, r& @0 O$ S$ M9 C Y8 P p3 z7 V& i: W( Z; P
看著皇后臉頰上露出兩個深深的酒窩,皇帝一時失神。/ ^0 ^3 f# m$ B
6 p& \3 P8 V) M" Q0 ]& F# ] u
皇后一直替他著想,凡事都會顧全大局的退讓,不計較其中的得失,所以這個宮中沒有誰能替代皇后。9 M8 V$ K) [5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