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4-10-7 16:56:26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十六章 三詩同輝2 M$ P8 Y! a+ Q- z
( l \0 Y2 {- ?/ I 中年大學士笑道:「萬一他下月又有新詩詞,那怎麼辦?月月延後?」" f% G. `# N9 s3 I3 g" {
( w- U( l8 z0 Z. b0 C
老年大學士也看向青年大學士,青年大學士是慶國人,方運是景國人,而景國跟慶國交戰多年,要說他沒私心,沒人相信。* H: I e6 O) F+ v5 Y$ z
2 ], J, q+ V0 J. T
「若他下個月又有新的詩詞,自然有多少上多少。」青年大學士平靜地說。/ }5 @+ G; ^' @ A
3 Y6 h' W* W t! E K0 V7 P 兩位大學士相視一眼,都有無奈之色,青年大學士名為屈正祥,是半聖弟子,不能為了這件小事得罪。% X, h! p( H9 I, H! r
0 b* E* j7 k4 f( Y7 V
兩人正要答應,外面傳來喧嘩聲。
R2 `5 l& b8 N5 I/ q( _4 `% {5 ^* [
老年大學士本來不悅,不耐煩地一揮袖,審閱堂的大門被無形的力量撞開。
4 i r: J$ q2 O. `' {- m* \ b* t9 d Y+ L7 U, \
「何人喧嘩!」巨大的聲音在聖道編審院中回蕩。
8 f( M0 Q) A2 q# _+ z" D: _; @$ j! O! c, Y0 p1 g0 M3 S
就見一個文員舉著一頁紙興奮地跑過來,一邊跑一邊喊叫:「鎮國!出鎮國詩了!加急的舉薦!」
4 \/ d# G0 u0 j5 [7 u# f
" G% ?/ i& T& Y+ M Q 三位大學士全都面露喜色,剛才的不快一掃而空。! u+ T9 C4 e: n, w8 [7 T
9 T, \$ u* z2 y6 U! B4 k
任何一首鎮國詩都非常難得,若是這等詩人潛心作邊塞詩,很有可能作出傳世戰詩詞,對人族大大有利。( |9 }3 H% p D9 j
( i4 j ^8 V9 o( d8 j' b- [
如今秀才可以使用的戰詩詞就那麼幾首,每增加一首,人族的力量就增強一份。. x, ^% X) R$ k7 o1 H" g' V" Z- J8 F
# d1 P. n+ A m
屈正祥更加高興,有了這首鎮國詩,就沒人會在乎那首《歲暮》什麼時候上,他的壓力會大大減少。4 S, v. I6 W+ E9 n1 G
$ g, s) ^% {1 b 「天佑人族!」老年大學士說完,對準報信的文員遙遙一抓,那頁紙就嗖地一聲猶如箭矢飛到他面前,他張口就讀出那首詩。% U; a. |! F+ z# X
- j. r9 g# U, O' [1 u 等讀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時候,三個然的眼神齊齊一變。
: G+ t9 F) e% E1 e+ p5 V8 P, o6 U$ C% M( n- |+ q8 Z# p
三人都是滿腹經綸的大學士,只一遍就看出「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中的字字列錦之妙,於是下意識把自己寫過的列錦詩詞比較,發現不是對仗不如,就是景致不如,或者層次不足。
# W: J" z4 Q( F8 W8 Z
2 b4 {% W6 N+ J7 ]' l# z% R 三人又用那些著名詩詞比較,這一比同樣明顯,文字是不差,但那意境卻又差了許多。而意境不差的,卻達不到字字列錦之絕。
! j ~$ C6 v9 a( r8 T) C7 G7 ^' F% m+ f2 s S: m8 g2 G/ {/ N7 n, F
那中年大學士滿面興奮,道:「好!此乃前所未有的絕詩!當得上詩出鎮國,用字之妙,當世罕見!」2 P3 F3 p6 H6 Q' e4 M- {
8 D( ~" ?6 f7 m |/ V6 c 屈正祥讚歎道:「此詩才情,依稀可見陶淵明,我遠遠不如。不知是哪國名家之作?」* {! y! w; w4 b( _1 ~7 y
, w6 C$ F2 I+ ^: A& m! F5 ?4 \ 老年大學士繼續往下看,看到最後,突然放下詩頁,表情略顯古怪,不回答屈正祥的話。
@6 F( R5 t! X1 [! Q; r. @/ ^6 c3 I" n( E% m
中年大學士疑惑地讓那詩頁飛過來,仔細一看,同樣沉默不語,面色一樣的古怪。, } P/ b& J+ y" q4 [, V# U8 ]
: A1 A9 c; a+ Z& c9 I$ L' W) D
屈正祥遲疑片刻,也取過那詩,仔細一看,面紅耳赤。
2 v; y, x- n/ c- P7 {
D/ g+ q# a/ n$ V 景國,濟縣方運,這六個字無比醒目。
2 ]% n5 B; z0 k9 C3 j% n6 s1 u* E
鎮國詩必須刊登在下月的《聖道》,而縣試詩詞第一的《春曉》也必須上,別說一個屈正祥阻撓,就算他的半聖老師親來,都改變不了方運的雙詩上《聖道》。/ ?: J2 x" e; U
+ I3 v% e: Y9 F. N+ |4 n6 j! L* G: t
屈正祥再也坐不住,起身道:「我身有不適,辭掉下月《聖道》編審之職,還請及時換人,兩位告辭。」說完離開。
9 h: z. S# r+ w1 s1 `2 H
6 j! H, l) J7 _) \$ j' n 等屈正祥走遠了,那老年大學士輕歎道:「屈正祥少年得意,一路青雲,又是連中三元,未滿三十已經是大學士,僅次於四大才子。現在有個少年奇才當頭棒喝,對他或許是好事。」" o+ V$ E* _3 U9 ^
/ a! `; w9 c, I! E7 g$ {" l) d
「可那方運偏偏是景國人,對他未必是好事。」
5 |+ P) X- d. I! N2 X8 O9 R0 m) @0 O, d0 q
「哼!已經位居大學士,竟然還在一件小事上為難一個後生,眼中只有慶國沒有人族,對他不是好事,對人族就是天大的好事!不過他倒也聰明,若是繼續為難方運,文膽動搖,難成大儒。」! W4 E& I& T$ Y2 x0 I* z
5 [, E( x# A( O, R
中年大學士苦笑一聲,道:「不說他了,說說那個方運,那他《歲暮》也在下月上吧。三詩同輝,前所未有啊。哪怕是田園聖手陶淵明陶聖當年也不過是雙詩同在,最瘋狂時期是六詩連環,連續六期《聖道》都有他的田園詩,堪稱詩中無敵手,可這個方運不過區區童生,竟然絲毫不弱于陶聖,簡直是個小怪物。」# Z) o3 I0 Z: @! Y9 Y
! V3 a; t) p9 o7 j
「此子太過不凡,我反倒怕他鋒芒太盛,對他以後成長不利。」
6 V6 D% E8 y4 }* a# I. b, d
5 D& j3 L* `9 p7 g 中年大學士卻道:「我這裡還有一頁你沒看,上面寫著方運在縣試前受傷,卻因禍得福遇到一位神秘名師,得到指點,第二天帶著傷病考童生,當地縣令還為他做了一首詩,他為答謝縣令也寫了一首詩。兩首詩不關鍵,關鍵的是那位名師的身份。」
+ g9 [& N: ?2 c1 ?; @# j. c& U& i. V( L# b3 z5 X" a
「那我就放心了,能教出這等學生的,至少是一位大儒,就算是陳觀海陳聖都不足為怪。」
w3 B9 B7 U4 W& N+ k4 a3 L( b, C. o: a( h W
「可惜方運年紀還小,只是童生,若是進士,恐怕足以把四大才子中的那位‘詩君’擠下去。」: z! h V7 u [, m& E
4 v6 `3 \- i5 T0 Q- [- D z6 ?3 f
「現在還言之過早,詩詞不驚聖,文章達天聽。自古以來無人靠詩詞封聖,哪怕是陶聖也靠其散文和經策。不過,此子若是沉下心,忘卻虛名,成就必然在你我之上。」3 p& ?; Z' u* k6 R- ^4 w
J! C7 G& }1 [8 `% c& ~0 t
「無論怎麼說,我都想見見他。」
7 J, `- i. @3 Q& [- Z g. U& n( w) u& N7 H' J+ C* j6 p
「誰不想見?」0 ^; X# k2 N! \4 f) l' h
; w: Q3 [( }+ `* ?& M5 k( y- [ 兩人相視大笑。$ h1 r" G0 q, a# p5 M2 o$ `
( e. V. y# Q& H" J4 Y0 \/ K 大源府城中,方運與大夫人商量好五日後去方家族學中教學。% k! x: n5 E# k+ m0 q4 P; C* i8 X
: G' {/ E' R: a+ t8 r# B# ^# Y
下午,方運召集梁遠和雇來的夥計員工等,商議書鋪的發展方向。& H. ?+ k$ y+ }* y- u& T7 D6 b
, o/ h# V0 w# o& N' r9 ~) \7 {
梁遠等人的建議都中規中矩,方運沒有否定他們,而是在他們建議的基礎上做出改善,並且說的非常具體,比如怎麼打廣告,比如行銷,怎麼選擇目標客戶等等。: f E/ D+ D" P! u; Q r
" J/ ]+ i: u x4 Q/ t& T0 ]
梁遠等人聽得一愣一愣的,不過他們都是有經驗的人,立刻意識到方運說的可行性極大,甚至可以說有顛覆性,認真記下來,然後根據現有的條件照做。0 ]1 Y9 z ~0 x g
7 L9 i6 b8 i, }, j1 L7 D) y
最後,方運制定的書鋪的發展方向,經營通俗小說。
& C$ u" b: r3 }; h2 P
) c( S! W( @9 f6 n# Z7 H 只是現在通俗小說式微,專營通俗小說的書鋪大都賺不了太多錢,其他人雖然有顧慮,可都不好反駁這位東家,只能聽著。! i8 w" }* w1 J; i$ k9 z1 Q
7 q4 |9 E- D! G T; ^- y
方運讓他們馬上趕制一批硬紙書簽,至少要五萬片,在書簽上寫上「三味書屋」,並設計一個商標,還要在書簽上寫上警句格言、經策名句,將來隨新書附贈。% R9 J v6 k$ }4 |2 x% J4 g: e
* T0 x7 h6 X5 p j9 q
這一個明明很普通的設計,卻讓那梁遠和店員目瞪口呆。
+ w+ z( i1 p1 n* y& X% W- F$ N, p
3 o8 `6 U, e# D5 q 「東家,您不會是七巧玲瓏心吧?詩做的那麼好,經商也這麼厲害,您要是不走文位來經商,別的商人非得被您玩死不可。」) `$ Q1 s2 Z% M) u/ ^( y# W* L
+ D. B0 i9 W! l6 H- Z2 f5 ?: O+ O 「是啊,您說的什麼行銷,簡直太厲害了,仔細一想不是很出奇,可我們就是想不出來。」; k/ R3 [! j* b+ y6 a/ k- V; V
7 Q) i7 L( d: Z+ l! I
方運笑道:「你們先進一些通俗小說,五天內我會拿出一本小說原稿,然後交付印刷,先印一萬本。」
! k! w% j0 L# h" h* j) Q
9 [# ~' a; b& y8 y! a 一個老先生急忙道:「東家,您沒做過這行不知道,出書不可能這麼順利。天下只有一《文報》和一《聖刊》,為什麼別人不去做報刊?因為聖院不允許。聖院倒是允許出書,但必須要經過文院的審核。您的書要在江州賣,就要經過江州文院的審核,要在景國賣,就得得到「景國學宮」的允許,要在十國賣,必須經聖院同意。五天時間遠遠不夠,至少要十五天,印書也需要等,沒有一個月,店裡拿不到書。」5 E' M" _/ v, W. ^: s
; x$ V8 C" F! L, m3 K, \) c 「這種事應該歸州文院的‘文匯院’負責吧?」! Z& h9 a0 }) X& a2 R6 g
6 i9 n4 @1 T& ~; R 「對。」
7 ]) ]7 S# M* V9 L; ?- U
2 d) J0 y) Y! X! ]% P- K 「那就沒問題了。我寫完書後就去拜會一下州文院的周主簿,把文稿給他看看,請他寫個序,想必五天內應該可以印書。」
1 T. g6 \, M5 M1 c
$ |: j4 C) A- T! b0 s# ^ 「啊?您認識周主簿?還能讓他寫序?那就沒問題了。他正好管文匯院,一點問題都沒有了。」那老夥計羡慕地說著,不知不覺挺直了腰板。
1 I, ]# b2 d4 u: N; \2 ~2 J( F0 h7 k7 g2 F$ C1 X2 T8 @& r
其他人雙眼發亮,好像看到了希望,既然新東家認識周主簿,那三味書屋沒准真能做大。
5 ]" p+ a; \: M! Z" _& [) ?) i9 I8 t. u8 N8 t
「我回家寫書,明天晚飯前應該寫完,然後去拜會周主簿。」$ h& p, g: t+ z4 {- v+ X
+ p3 b4 K; F4 s5 |- g2 F( z 方運站起來要走,梁遠吃驚地伸手攔住他:「你說什麼?你的書還沒寫完?你別告訴我你還沒動筆。」
& ]8 g/ o9 U/ m
1 O; T- a5 w* ~: a7 B" r! W# N 「我寫中篇通俗小說,大概兩三萬字左右,五天應該可以寫完,大不了今晚不睡了。」
- s+ k0 K- h% R6 x
4 f0 v8 e- e/ e# v1 w1 {# f 「兩天寫成的小說?」所有人都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方運。& e# c3 W1 l! F3 F, I5 F: X
0 I% X% g0 m$ }" e8 J r
「我有腹稿,內容都在心裡,好了,你們快去忙。」
6 D0 L1 v* b' F5 {$ i6 D& a% v: `6 K9 T
方運和楊玉環一起離開,在路上買了一些紙張香燭,又特意買了一本介紹小說家的書籍,回到家裡。, t: W: _% T' _3 E# S
/ Y% |, z6 }8 z/ l 這時候江婆子和方大牛已經先把方運的東廂房收拾好,以後方運和方大牛就住在這裡,楊玉環和江婆子就住在西廂房。: o9 m& v, N6 n! H5 k
$ p+ T' H- M* [: U. x- F r# ^
方運看了一眼小狐狸,它被安置在一個竹筐裡,裡面鋪了被子,還昏迷著。2 {" _8 q+ B0 z4 @
4 r' E) t& D+ `& r( W 屋裡彌漫著淡淡的異香,讓人心曠神怡,精神飽滿。# C2 y- o. G. N
2 N- F) O& L/ R$ r3 E 「難道香狐的香氣能讓人頭腦清醒?」2 g# D5 N4 C' ?0 b
: U3 R2 r" M7 g5 J$ n 方運把這個念頭拋在腦後,然後仔閱讀新買的那本《石爐亭筆記》。8 c6 H. U: t- C5 v% d6 o, H/ [! d. u
7 S' X9 I, @- b* d$ W7 j
這本書是百家之一的小說家的文人所做,不過小說家式微,從來沒有出過半聖,也就漸漸沒落。1 Z$ K9 F; i6 A% h3 a7 b
% G1 b+ h, m$ s
方運先把這本書收入奇書天地裡,然後開始閱讀,因為在奇書天地的閱讀速度是平常的幾十倍。; x5 b+ h1 X+ [! J! ?$ B8 l% o
+ c0 s0 T* T0 C7 r! N+ h( @$ T 在研讀眾聖經典的時候讀得太快不好,但查資料還是奇書天地方便。
}7 U" I; L* Q0 c, F0 C" _
; @0 F9 n" w6 Y3 D, o1 ?! j) t 僅僅半刻鐘,方運就理清了這個世界通俗小說的脈絡,這裡和地球的唐之前一樣,目前只有志怪小說,還沒出現小說中的第一座豐碑「唐傳奇小說」。
, B5 x* l3 W' p) a; [: Z7 ]# p" P( I/ V2 K0 ?% A* O2 ?; m
後世的元曲、宋明清小說受唐傳奇影響極大,可以說唐傳奇小說就是明清小說的鼻祖,其中《聊齋志異》和《三言二拍》幾乎完全繼承了唐傳奇的風格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