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4-10-7 17:48:44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九十七章 詩君怨氣6 e9 ]6 W) f/ Y) w0 ~+ N& h) l
7 r( ?' ~. i! {( H
氣! L2 e* |8 z- K4 j9 \$ v
. g, B" ~4 m$ ~4 W# }5 [4 K$ h
方運點點頭,道:「此人的才名我也略有所知,秀才時過了第二山,考中舉人後,不僅過了第三山摘得文心,還過了第四山,在第五山前停下。他恐怕摘得是中品文心。」8 O2 I9 M/ |- b8 B
3 ]0 I) I5 N$ D+ T$ x0 I
趙竹真憂慮地道:「若他只有一顆文心,我不太擔憂。我懷疑他的半聖恩師在帶他遊歷天下後,讓他去了其他聖地,摘得第二顆文心,那樣的話,他就太難對付了。」8 x8 c$ H* l3 k' o& s$ g: E
# ?9 j# D8 R( g4 r6 f, R
「舉人就有兩顆文心?」方運十分訝異。
- J, d1 h2 S7 L
F2 V( t' l0 f 「別人做不到,但四大才子必然可以做到,一些半聖世家的天才也可做到。不過你不要太在意,等你成為舉人後,第二次入書山定然也可摘到一顆文心。」
8 p4 A# v; g& C% i+ \8 Z4 e1 X9 ^. Z: Z+ V
方運點點頭,沒有說話,他不知道那書山裡到底是怎麼考驗人,心裡很不踏實。
7 Z) Z; c6 b+ x. U' i( O
8 U1 T7 X$ X6 W8 O) l 錢舉人跟其他人商量完,走過來道:「方雙甲,我們已經談好,你在最後壓陣,現在就要啟程去河中的洲渚準備賽龍舟。」
/ f) V* a5 }8 e; S4 m6 |4 ~( O% H
, p2 h; q" C: a8 { 「好,一同前往。」/ Q( w0 u! D$ t8 `3 h3 r$ D( J
/ {- c) d& ~9 o# ^2 r( n$ _
趙竹真道:「那我們一起去下面的畫舫,那裡看得清楚。」
: i( Z+ s8 Y c) o* ], @2 U: G+ e# r" q2 q, y/ S5 [- Z
方運拉著楊玉環的手一起下樓離開玉河樓,向河岸邊停船的地方走去。
8 U3 b9 d$ m" [/ q1 X i" T% `! p" W. A, p* U3 _5 r4 ]) ?& `
一路上到處是叫賣東西的聲音,異常喧鬧,趙竹真見楊玉環什麼都沒有,就給楊玉環買了彩線纏在手腕上,又買了一些便宜的小飾品,楊玉環一一謝過。" i2 r1 l* g" k5 f7 o3 g1 [
: g3 ]1 ?1 t, s# o, W, H 平日不出門的大姑娘小媳婦格外多,處處是香風。眾人一路擠到岸邊,楊玉環和趙竹真額頭浮現細密的汗水,拿出手帕輕輕擦拭。7 E* D! _" [" q, H
8 z6 P1 b' w- p: B) \
撥開垂下的柳樹枝條,眾人來到岸邊的碼頭,方運和其他人坐小船前往河中的沙洲,而趙竹真和楊玉環以及奴奴上了畫舫,站在畫舫船舷邊看著方運等人的小船駛向沙洲。; V {+ {/ t2 j2 {5 e3 Z
7 k- Z0 W8 H' d
「嚶嚶!」奴奴在楊玉環的懷裡大聲叫著,向方運揮舞著小爪子。, V+ W5 T( w4 t z% M" U9 l9 c3 C
; e& y) o' R* @) J; j3 C
方運聽到聲音回頭,也向奴奴揮了揮手,結果奴奴猛地從楊玉環懷裡跳出去,跳進河水裡,以極快的速度向方運的小船遊去。, x5 Z& Y: ?2 p o: ^/ l
( e% M, T1 k0 B' j$ \+ ~0 j
方運哭笑不得,等奴奴靠近了,才把它撈上來。
+ ]$ I; s( U, j* `+ Z0 ^" b0 s# h, G) r7 B( |0 T
奴奴立刻猛地搖晃身體,水花四濺,引得船上的人笑著躲避。) V: i# [; M1 d8 V9 R
3 i* u9 V7 m- D 「你怎麼過來了?」方運問。
& u/ i+ x, E; |, x# f9 V# `% K) T2 |4 q/ f* \
奴奴疑惑地看著方運,指著方運的手,好像在說不是你揮手讓我來的嗎?
# K% h5 x: n1 n
0 _4 T1 ]% S5 k3 e& @7 ~. U* `: ~ 「你呀!算了,就留在這裡吧。」方運道。4 p& m6 M! B+ k4 {: w7 e. X* W
, e2 S& q2 n8 D$ v- ?( d
船停在沙洲上,上面已經站了許多人,有相識的人匆匆打過招呼,就各忙各的。2 [1 m0 A- A) K8 r6 O4 x2 v% [# _
. [4 _( d2 G0 m+ q9 E
方運目光掃過眾人,最後發現一人極為奇特。6 b4 M" r5 G. ?
% \/ |3 _* z) n$ w& z! B
那人不過十七八歲,身穿白色的寬鬆長袍,黑玉般的頭發散披在身後,不像彬彬有禮的文人,倒像是一位浪子。他的眼神極為空曠,空到眼裡倒映天地,可卻沒有半個人影。
. p& ]7 @( P1 d3 y: x6 T( A/ V
' O6 ^6 i0 D) e4 b+ [9 y! A+ R 仿佛這天地間的所有人都不值得他看。
9 b6 b2 ?# p5 q) A
4 ~- q, e! a! ~2 {) A3 [ 那人突然眨了一下眼,徐徐轉頭看向方運,認認真真打量了方運一眼,然後緩緩轉頭,繼續望天。/ N* B. T2 u2 V; r* `; }
3 Z! @6 Y' f: H) X' h- t. `; m
方運感到這人真怪,他明明是在看自己,可他的目光卻無比空洞,好像穿過自己去看那極遙遠的地方。9 O1 y* ?5 [8 j$ \) f- h$ Y+ |
& D! e% \: U$ I: s* X+ A, y8 o 方運不管那人,四處張望,這裡一共有五條龍舟,每一條龍舟外面都塗抹成黃龍的式樣,舟體狹窄,差不多有兩丈長,可坐十幾個人。
9 I7 D# a2 D9 D% [8 p4 j: `$ z9 E6 v& L5 w- J2 y2 t: f" @
每條龍舟的前方都有凸起的龍頭,龍頭的脖子上有編號。
, j' a r" n6 ~* K
0 u) L2 c0 n1 C0 f( N( f2 ?" F 錢舉人把方運等人帶到二號龍舟邊。
- O8 z0 e. V: t
1 c1 D$ z5 Z$ }, Y 那龍舟的龍頭後面有一張大鼓,鼓上豎著一面旗,錢舉人道:「我等不用敲鼓,會請一青壯敲鼓,壯我聲威,也是以前的賽龍舟傳下來的習俗。我等只需要坐在船裡寫詩詞,引動才氣越多,船越快。你看那座黑瓦高樓,知府和院君都在那裡。」
8 x. M* k; S) C& v* K+ F1 n% @ g$ R- ]- f! U, N
方運向那裡看去,只見許多官員正站在樓上向這裡看,方運只認識府文院的院君馮子墨和護送他的定海將軍,還有方守業伯父,其他人都不認得,李文鷹沒在那裡。) P. y5 V* z3 L4 n( X
' s2 O; E' |, j" {0 @8 |7 V9 R 方守業不拘小節,向方運揮了揮,方運拱手回禮。
$ z6 v/ @7 i0 B- w" s& b5 ]1 x( h6 e$ i! |4 c( S. H0 P9 {$ G
那負責敲鼓的壯漢舉著一面紅旗走到船頭,把紅旗綁好後,雙手各持鼓槌站立,其他四艘龍舟也如此。9 X5 l2 b# S1 y! V* K' x
+ @! F9 }% r4 b' Z
錢舉人等人卻不上船,向一號龍舟所在的方位走去,其他龍舟附近的人也一起前往,站在錢舉人等人後面,一起看著一號龍舟邊的人。
: B6 G, h8 k2 E, L( l
0 H8 i" i6 h3 x# y3 Z) v' s 一號龍舟邊的都是慶國人。; L! \0 ^* ~# K$ ?( X- @
2 e% E4 {4 D- S; R+ L! x# ?
錢舉人道:「諸位文友,此時離開賽還有兩刻鐘,依舊用老規矩,可有人反對?」
* {$ b' j+ M! b& V3 R \- Y: p
3 e3 t( N0 l, x- e4 X6 e$ V 一個帶著自信微笑的慶國舉人道:「自然沿用老規矩,龍舟文會就寫跟端午相關的詩詞。廢話少說,先定詩文吧。我代表慶國先定,此次龍舟詩詞文中,不得出現兵器與舟船字樣。」7 e/ J+ q' N0 n
* e A5 v7 @9 W
方運身後一個秀才低聲罵道:「又是用這招,軟蛋!」$ F/ e7 E: M% p8 m/ O, I
- f# M! g- d$ X 方運也知道所謂定詩文就是選定詩詞文中不得出現的內容,景國四面有妖蠻,遠比慶國好戰,一旦把戰鬥場面和端午詩詞相結合,極可能打敗慶國龍舟,所以每次慶國定詩文都限制這方面。/ d5 {% b, H8 e% w' d& ?/ D
2 p$ D& F) _ h H0 i 錢舉人道:「那我方後定,本次詩詞文中,不得出現詠懷和古人。」* x0 u6 f, M N5 o, M
1 q$ W$ n* P. `5 a4 ~# p* G 這話讓慶國幾個人面色變差,慶國殺妖滅蠻的戰風不如景國,但文風遠強于景國,抒發感情、懷念古人的詩詞若是不讓做,慶國人也就被廢了大半。
4 n4 N$ S' h: `' n. A2 Z( W1 y! y% `) N( C; N
那慶國舉人笑道:「既然那些詩詞都不能寫,那我們就只能寫一些風花雪月、良辰美景,也罷,今天是節日,寫這些也應景。不過,你們莫要太勞心,因為無論你們如何努力,都將和前十七年一樣,輸于我慶國!」& Y$ P: X: R0 t, T& @# P. v# g$ N
. h0 l* D+ ^) I& I9 K 「你們慶國人不要太張狂!」一人忍不住大喝。
4 v/ _! ~1 r( K4 z' ^4 H% B2 D) g8 o* {* b* @+ P
錢舉人止住那人,道:「施德鴻,身為詩君弟子,令師的大才你沒有學多少,令師的狂傲你倒是學了個十足!」! B0 s- ?2 c" T+ a$ z) J
3 N w" P; z' m; Q8 @" b6 p1 s 「哈哈哈,能學到恩師的狂傲我已經滿足了,謝錢兄稱讚。」施德鴻突然神色一變,輕蔑地笑道,「我雖然狂傲,可我也只對你們敵國的秀才舉人狂傲,遇到貴國的進士,我依然以禮相待。倒是貴國人狂得已經看不見聖人,不過出了一個勉強上得了席面的年輕人,就敢跟我恩師相提並論。竟然還有人叫囂要把我恩師擠下四大才子之位,恩師已經不滿,我豈會對你們客氣!龍舟賽上見!」8 r3 V7 Q F( h3 y/ K
: P* ]7 p, U V. s( [+ K
除了那個頭發散披在身後的人依舊淡然,其他五個慶國人都面有怒色走向龍舟。
! F+ l2 E7 H# F! F% R
# c5 a, w& Q9 l8 ^ 方運愕然,心想這人說的可是我?7 f% a) L: V: _( s' h
$ U9 E# d! {) @6 m) z5 N9 z Q$ ~: [ 其他人也回各自的龍舟。/ F: |/ K" i0 \) J, v( ^
* J- q% r }9 d5 k% ?+ A 到了二號龍舟邊緣,方運忍不住問:「錢兄,各位文友,我可沒說跟詩君相提並論啊?更沒說把他擠下四大才子之位,怎麼傳成這個樣子?」8 T s. t7 j# v6 a0 m) {
1 `; }* j+ k$ L! x" {3 x K
錢舉人卻滿不在乎地笑道:「你不要掛心,無非是有人胡說幾句被慶國人聽到,慶國人較真而已。再說了,詩君一共也只寫過一首鎮國詩而已,他除了達府、鳴州的詩詞比你多,除了二十多歲成為大學士,也沒比你強太多,怎麼就不能相提並論了?」
0 x& J) j$ `4 S6 O1 V0 ]) o% N+ x& G: K1 v
另一個秀才道:「說的沒錯,慶國人也真是沒有肚量,把茶餘飯後的笑談當成真話,連個玩笑都開不起。幸好詩君只是詩君,要是成了古往今來第一個詩聖,我們要是說一句,他豈不是要誅九族?」
5 ^8 O+ r* n3 n0 z5 a3 G0 S% ^6 m; [+ L A
「說的好……」
5 K" o$ k5 f) |, i3 r) P3 M" |/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維護方運,方運哭笑不得,看來這些人被慶國壓得太狠了,好不容易有個景國人出名,他們就忍不住拿來跟詩君比。
5 T3 f% o @; p2 ~9 \5 R
5 n% g/ q, o1 }. x3 d, p% ~; H* a 方運也不怪他們,這種維護自己人的人,總比像童黎那種害自己人的好。
. p8 ?1 n P5 e8 v) t7 S1 }9 \' X$ Q: F8 {! w1 W
船上都有筆墨紙硯,無需準備什麼。( G9 X# [: e% P; \- c
& U6 \; y" {, A5 [: d8 O8 j* E
錢舉人說完,又對方運道:「比賽的規矩很簡單,在開賽後,有半刻鐘的時間,每人可寫一首詩詞歌賦,半刻鐘一到,每條龍舟的才氣顯現。才氣越多的龍舟,則行駛速度越快。在船動後,每個人都可再次寫一篇詩詞文。這第二篇詩詞考才氣,也考意境,因為‘學海’內也重詩詞文的意境。慶國人太奸詐,不能寫舟船和兵器,我們就寫不出爭渡等意境,不過他們也難受,沒了詠懷和古人,他們同樣寫不出好的意境。」
; u/ m8 K/ w, R0 h6 |: N# {: z
, _9 S E4 P1 w 方運點點頭,基本明白雙方的目的,道:「我明白了,不過我是第一次參與這種賽龍舟,能否告知我最好寫什麼類的詩詞。」6 u! E( }. K9 o6 J2 F: U5 Z
0 x: U) C* E5 p
錢舉人道:「或寫端午景致,或寫端午氛圍,這樣基本不會有紕漏。」
2 t7 N* {" q+ f6 E X) L7 K- S- [2 Z$ R s i& x, T, L/ ~' O3 T
「好,讓我想想。」方運低頭沉思,不時抬頭看四周的景色或人群思索。& p. |% |* _5 i+ _, w7 S
" p3 P1 Q) O' U6 {( q
奴奴見方運不理自己,覺得無趣,就嚶嚶叫了兩聲跳入水裡,愉快地劃水向楊玉環所在的畫舫遊去。8 u7 {7 |& I. Y1 q7 o
7 `9 K1 E8 B/ O5 `9 q/ }9 O8 [, V# L: k 方運笑著看向畫舫,向那裡的楊玉環和趙竹真輕輕點頭。
! w; y \6 y- F" q, H v% i
+ M' U0 d4 I0 K- s0 ` 十點一道,方運立刻感到天地間的元氣有所變化,於是向那些官員所在的地方望去,就見州文院的院君馮子墨和另一人各手持官印,那官印才氣湧動,形成一股奇異的力量籠罩從沙洲到龍頭橋之間的河段。$ x8 _3 g3 ^2 k! ]+ V7 K* c o2 @
) Y% }9 B" I, S0 j
兩岸的人群爆發出驚天的喊聲。
* x' g: i4 _ @, |1 p* T" P( z) O* ?% p& a( M3 z6 K
「天佑景國!」
- y- Y. S* k3 `3 ~2 d- D& Q1 D
0 ?8 a$ n0 ?* C6 X" [ 「景國必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