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4-10-7 17:59:3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107章 非禮之禮
3 A6 X0 B; t, }4 J8 x
# X, @* `2 R2 F6 B5 o8 B# \ 「非禮之禮!」" [, @1 s7 V" n5 v5 O! r
- T: v, ~: e. L$ U2 ~
方運只覺一股神異的力量傳遍全身,那力量仿佛是天地間最高的規則,讓方運不由自主彎腰握筆,在一張空白的紙上寫字。
9 X# Y3 b6 P7 l" G2 x9 M6 f" D+ M% z! [+ g5 y8 V. ?+ R
這四個字明明非常簡單,但方運卻發現有一股無形而偉岸的力量在阻止自己寫這四個字,好像只要寫完這四個字,自己就會被那股力量壓得粉身碎骨。, I3 q) w1 R' r( L
# k8 y( {: m* S9 X9 ^8 a 方運知道,這就是經義考試,遠遠比請聖言和詩詞更加奇特。. ]/ E" v: M- M$ Z/ c3 k' A g7 `
+ i# c) Z5 b9 s
方運深吸一口氣,腦海中浮現這句話的出處。3 s+ o' X0 o5 p! X4 W/ o
; m: n- G+ a7 s2 q7 G& M: ^0 a! } 《孟子離婁章句下》,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
2 j% ]3 `9 I0 r. H5 A: d3 a K6 e; Q o9 M! T$ ~# u
方運慢慢落筆,在之紙上寫出「非禮之禮」四個字,寫完最後一個字,猶如捅破一層窗戶紙。
& A; N# |4 A* y; T3 d
; Y* b# A q" G F0 @. Y3 e 一個雷鳴之音在方運耳邊炸響。' {+ u7 p# Y' s8 X( A: E
" W w m% B3 D
「何為禮?」
0 _! S$ l/ ]+ @2 u) Z' T! P; ?
% ^! l1 i B+ r2 z7 J5 Z8 d 方運愣了一下,心想禮實際是一個籠統的稱呼,既可以是整個社會的制度,也可以是個人道德行為的規範,也可以是《禮記》《周禮》等書,又可以具體到婚喪嫁娶,要想直接回答什麼是禮,看似簡單,卻也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J; Y) m7 z3 @8 y
: g% O' ?6 a8 G1 u 連奇書天地也不可能幫他回答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方運只能根據自己這些日子的學習來回答。# C# f/ x7 C& n5 j2 N
9 H- Z( i) z( ~( ?% w 「禮即規矩。」方運平靜地回答。' X0 r+ |" D/ B) y/ N2 y) F
" L; w7 r6 ^. x; J 無形的力量突然消失,方運低頭一看,紙上的字還在,松了一口氣,這說明已經過了經義這一科的第一關,可以正式考試。1 |; t9 g' h$ Q& c3 T/ s
0 `. O- B+ E7 E* O 方運剛坐下,聽到不遠處傳來嚎啕大哭聲,但那哭聲突然消失,似乎被什麼東西遮擋。6 G( ]. @! d0 `# I; q: d9 H
, J. ]2 ]; [; M, o 「看來是有人回答錯誤。或者因為第一次考經義而太緊張,精神起伏過大,導致失去考試資格。這科舉考經義和自己在家寫經義可不是一回事。」方運心裡想著,把寫著「非禮之禮」的紙頁放在左上方,然後拿出一頁白紙放在面前。
+ p& e# s1 |8 m; J9 e
% a1 _+ l9 O3 l8 o) v, `# G 題目不過區區四個字,而一篇經義最多不過千字,可卻要考整整一天,足以說明經義難寫。# s- d) s- R! u
% U& I9 m$ N3 f# `4 D Q: e: s 方運心想:「非禮之禮,僅僅從字面上解釋,可以簡單理解為不符合規矩的規範。而這個題目。是非常刁鑽的截下題。」
5 p; Z* z0 F5 B/ g
) I* n( ?, \) P 「原句是‘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我要是只解釋‘非禮之禮’,雖然不會‘犯下’。必然會落了下乘,寫的再好。也不會有好成績。要是涉及‘非義之義’。寫的好了,自然能得到好的評等,可要是稍微有問題,那就是‘犯下’,直接歸為最末的丁等,名落孫山。」
% b$ ^1 t& B* }4 Z! J$ W. c5 L; w; v8 Z1 j
「別人為了避免出錯。可以只寫禮不寫義,但我要爭那茂才,就必須以禮為主,涉及到義。那麼。我應該怎麼破題,才能巧妙的把‘非禮之禮’和‘非義之義’聯繫起來,同時還要闡述好‘非禮之禮’?」
, b: e) V( m9 n6 t$ j, E; [
, o# f/ D* j# D- ?7 a7 p. Q 方運一時間被難住了,因為寫經義不難,可寫好了委實太難。
# @/ ?. J' k" L4 d2 K! l; H/ p( P" Z t5 H* G1 b7 @+ m2 [( f
而且「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這句話被不同的大儒作注解釋,解釋也各有不同。* k* w5 y7 m6 I& ]
! t1 v: B; r% L$ B+ ` 其中‘非禮之禮,非義之義’的解釋大同小異,可以解釋為「不符合規範的規矩,不符合道義的義舉」,但那「大人弗為」,有三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成年人不去做」,一種是「德高望重之人不去做」,一種是「地位高的人不去做」。. R7 t% Y( P( ]8 n$ E+ z+ _
' R( `: a% I1 M3 u" I% V) j
方運心想:「三種人不同,那麼解釋‘非禮之禮’的角度就不同,而之後舉例論證的時候,所舉的例子必然不同,一步錯,步步錯。就算三種解釋都對,也必然有高下之分。」/ o- P8 @! d: n* Q8 b( l
* ~) F8 }% w7 P0 V7 J2 X
方運以前讀《孟子》和各種注疏的時候就考慮過,要解釋「大人」二字,必須要聯繫前文。
9 G- }. g+ M$ @9 Y0 R. w9 w3 I) r J* W- _# |2 i
「這句話的是《孟子離婁章句下》的第六節,而前面有個第五節,說的是國君應該講究仁義,那麼接下來的這句,顯然不可能膚淺地認為大人是成年人,而說德高望重之人也不算呼應,明顯是說地位高的人。」
( V! J4 J& y# {4 c( I
' s% s# X- T: ?$ t 「最重要的,‘非禮之禮’,明顯是針對規矩的制定者和執行者,若是簡單地把大人解釋為成年人,那前文也可以寫成‘非禮之舉’等,而孟子是亞聖,既然說了‘非禮之禮’,必然會和‘非禮之舉’有區別。」
6 g5 ]& J. o0 ?* R6 d! s: u: W) F4 S1 M5 E$ C" l, D8 T
方運思前想後,很快確定,這句話是孟子告誡那些規矩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不要去行使不符合規矩的規範,不要去做不符合道義的義舉。* c# {& Q3 t% B& ^3 W1 p
2 o, m. R: P" Y8 b% [
方運想到這裡,突然拍掌大笑。
1 \; n$ O1 t6 G
1 V0 S& j. ]8 Z1 _ 「吾知矣!」
& n+ k/ x# }- ^1 e3 G! ?) G9 _3 N, c9 i+ [. @" O3 ~
「何為非禮之禮?既然是規矩,為什麼會又不符合規範?所以,這四個字破題要點,就是要先確定,禮在什麼情況下是禮,而又在什麼情況下不是禮!」
2 f# M1 F! F- j: n
, z4 c; z) M) w1 k( @ 方運猶如得才氣灌頂,眼前豁然開朗。3 }2 u& H, M, i) e
% D, l1 _, R4 e; Q& c N% K1 H 於是,方運開始努力思考。
$ J8 [& c$ t% D$ Z* c; U& }5 n4 p" S2 k
很快,方運又被難住了,破題雖易,但立意又有高下之分。, U5 n+ F4 U+ @2 t
1 X3 Y6 |+ D' W/ c1 L8 I+ Q 「既然我認定的‘大人’是高位之人,是規矩的制定者和執行者,那麼,‘非禮之禮’就要上升到朝廷的治國之道或者是聖院的政策。聖院畢竟有半聖在管理,要是寫他們的‘非禮之禮’,搞不好會被他們的文膽反震死。所以,最好寫朝廷國家。」
3 L6 j! \" X. ]$ K) I) y6 I P4 ]7 U9 N' S2 {5 L& b+ D, a/ a
「有了方向是好事。但是,要想寫成甲等經義,以絕對的優勢壓倒其他人,就必須照馮院君的話去做,寫一些‘語出驚人’的理念或思想。但是,這些思想必須要符合世界的潮流,是將來可以實實在在存在的。幸好,這方面難不住我。」3 Y3 t0 ?, C3 R( d0 h1 X- R
4 ~/ ?' z3 r: w% G# |( i. O 「那麼,具體應該選什麼來詮釋‘非禮之禮’?」
- M% s) U p$ J, G: T
2 u3 n, U7 @' R2 K+ z- @/ o2 u 方運想得焦頭爛額,一直到午飯的時間也拿不定主意。( Y- J( B8 x1 m
( q/ v" |+ X0 S" W 吃過午飯,一直想到下午一點半,方運終於有了靈感,不斷在空白頁上寫字,最後,有幾個詞語的多次出現。 H/ u7 |7 d' h1 W* R' y [7 z
/ g; ^' A' w; P, u& j3 X H 「古今」「禪讓」「繼承」「世襲」「君主」「選舉」……
4 a# O& H$ w% V4 ~) M
1 A/ _! e3 @' o, f/ X& a( A1 J. \5 d 方運看著這些詞語,心想:「除了時間,還有什麼能改變禮?對一個國家來說,還有什麼禮比政體制度更重要?那麼,我要以古今之政體變革,來寫這篇經義!禪讓是古禮,但對現在來說,卻不合規矩,是非禮之禮;而世襲是現在的禮,到了以後,恐怕也是非禮之禮。」
, M& u/ @5 G" k5 i# h! Z9 z
B9 X3 n5 Q$ B 「這是歷史的潮流,連聖人們也無法改變。所以,這個立意不僅正確,對現在的聖元大陸來說,必然是‘驚人之語’。不過,我不能寫出具體的後世制度,只要點出後世政體的某些特點,符合未來的禮即可!萬萬不可寫的太多太全,否則必然會惹來災禍。」7 L2 d" q1 d0 @' }
j- D1 L1 p! b( |7 ]9 q
「同時,還要把非義之義也寫進去。」$ S% t& U% @4 k6 r9 u1 o: T$ t, D
0 x" C; z; [& X. }+ G! }' [
方運又在紙上寫寫畫畫,最終確定從古今政治體制變遷來寫這篇經義。- p8 Q. O/ ?$ e, ?3 ^) n9 M
; s$ o: ~; X) A9 u, E& K1 x, v 方運提筆,選了一頁空白紙頁書寫破題。
* Z; ]2 m- t0 V2 Q2 N* D- \* P/ K1 k
% ?( ~! }( L; k% ?2 C; `% b 「古之人以是為禮,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于古之禮也;古之人以是為義,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于古之義也。」" ~% O- `; b+ G# g d7 k3 Q
- c6 p* i, m. H: \( I( u 在方運寫完最後一個‘也’字後,整個文院包括文廟都突然輕輕一震,隨後一股無人察覺的恐怖力量無聲無息降臨在方運的考房。1 k; @$ C$ A" k3 A/ p* p
/ S+ }7 @% n' k
方運原本無比喜悅,因為在提起筆後,整張紙頁的才氣不是如普通詩文那樣「緩緩上升增加」,而是在「翻滾升騰」,那才氣如同有了生命一樣。同時,那頁紙竟然開始上浮。
! C) Z7 l! s8 A5 f! y
6 A5 I6 Q! `1 } M: j# q5 Y 「這是鎮國之上,‘傳天下’才有的異象啊!」方運心中剛剛浮現這個念頭,那翻滾升騰的才氣消失不見,而紙頁又跟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落回桌面。
" Q) |, J+ R' l% C* E; A% G
/ M4 u" Q z/ g+ N) \: p3 ] 「這……」方運慌了,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可能性,一個可能性極好,另一個可能性為可怕。* ?+ ~; h7 Z/ I7 R1 m( u
% `9 V8 G3 ]2 W6 s8 O' }
「怎麼辦?」
* r9 O6 T6 T( E
! R* Q+ d; K! L5 A# [3 B 方運仔仔細細看著這張紙頁,然後輕輕一吹,紙頁被吹動,沒有異象。
8 X; j* i; n* m/ M, X: m, Z! F0 T, j: m& |8 F: V& i3 S
鎮國詩文重百斤,而傳天下的詩文一頁萬斤,若非原作者本人,起碼要大學士才能勉強拿起,大學士之下的人根本拿不動。只有傳天下的詩文紙頁被放置於妖界「浮空木雲」製作的盒子裡,別人才可以拿著盒子看。
" X& P# f6 r* C0 `+ m: H5 N/ R" F* M+ Z- s3 K5 P. y6 K: ~) |, G( L
「那就怪了!這不是傳天下的文章,就不是極好的可能,要是極壞的可能,我已經死了。」7 y5 p! v4 [$ M* H
, Z* Q+ J, C ?4 X
方運不敢動筆,冥思苦想,始終不解其意,最後發現時間不多,要是再不寫就寫不完了。' D: ]. P0 p2 b: r. e! \8 i
8 C/ p! b* T8 j5 i1 k 「罷了!我所寫之文,乃是另一個世界的人族經歷,就算和這個世界有衝突,但也絕不會引發大災難。要是我的文章真會引發災變,半聖們自會阻止,不可能讓我繼續寫。」$ [- ~9 E L% P/ G* j
, f* u) c, T0 V5 ]6 W0 g5 \, D
方運想完再次提筆,在破題之後寫「冒子」部分。
4 f5 r# t8 W: O- t' f2 r
: k2 H: y$ d8 W/ P3 u6 T I) N 「夫天下之事……」
* u8 c2 W7 u7 E; e% ~
6 @" d! Z4 X2 q! s: e 寫完冒子,方運開始拿政體變革來舉例,這一次他比之前更加小心,生怕寫出太過驚人的東西引發大變。( |, u) k1 W; c3 d4 a1 {9 ]
/ c# E+ s1 O/ U- }# q
方運慢慢寫著,寫完最後一個字,什麼都沒發生。
. o: L; X" l" m& }, `$ V8 v1 e2 ]1 C3 o
「呼……」
, ]! ?! S5 a6 W, K1 \+ i
8 ? }4 M% \$ O" u! v 方運長長吐了一口氣,剛才的壓力太大了,萬一寫了和這個世界聖道有衝突的理念,恐怕會有聖罰降下,那太可怕了。& C* ~2 @+ B; R- C6 N8 c$ ]
0 ?9 d8 J; g! [; W& h! u* | 「既然這篇文能順利寫完,就說明不會有問題。我見過一段更久的人族歷史,用他們的經歷寫成這篇經義,若是這等見識都不如童黎,我乾脆自殺算了!」0 i& `* j" q& V7 Z/ w
' a7 K- K2 U$ t' B0 k$ t 方運仔細檢查這篇經義,一個字一個字地認真檢查,足足檢查了五遍才罷手。5 ~0 k0 G z2 E& H+ f
8 k4 v0 a5 x% j F3 y) c) j' Z: @
「咚咚咚……」, V/ f5 D, F. u$ i: v
8 {6 O" v. t' C9 S1 s% q
鼓聲響起,府試結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