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2|回復: 0

壓力讓人沮喪、憂鬱…但你了解它的運作機制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6-19 01:05: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壓力讓人沮喪、憂鬱…但你了解它的運作機制嗎?
無法預測結果、缺乏控制權,觸發恐懼

壓力是介於恐懼和情緒之間,有點像是聯繫兩者的橋梁。恐懼激發了名為「壓力」的心理變化,而壓力產生的能量則透過不同的情緒釋放。恐懼不只讓我們確認了壓力是什麼,還將「抵抗或逃跑」的原始反應與「跨越邊界」的威脅連結起來。



生理機制和情緒反應的相關性,讓事情變得非常複雜。壓力驅使身體近乎自動的反應,替客觀的事件賦予情感價值,結果事情被視為威脅、安全或介於兩者之間,而人際關係的本質正是如此。那麼,造成個人和人際關係問題的禍首——「壓力」,究竟是個什麼樣的運作機制?

一九六八年,耶魯大學博士偉斯教授實驗,把老鼠分成兩組,接受隨機電擊。第一組老鼠可以按下鼠籠中的一個按鈕,將牠們腳下的低壓電流關閉。第二組老鼠的籠子與第一組綁在一起,並承受和第一組老鼠同樣的電擊,因為第二組籠中的按鈕是假的,並沒有改變電流的功能。兩組老鼠都會不定時受到同樣的電擊,但只有第一組老鼠能夠控制電擊時間的長短。第二組老鼠只能默默忍受,牠們受苦的時間長短,取決於第一組老鼠多快將電流關閉。第三組老鼠則被關在一個沒有電流經過的籠子裡,這個對照組提供了正常情況下,老鼠被關在籠子裡所受到的影響。

根據實驗,前兩組老鼠都「犧牲」了。實驗人員測量牠們胃部受到的傷害,發現相較於第三組,第一組老鼠受到的傷害是正常狀況的三倍,然而,既無法預測電流,也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第二組,受到的傷害更是第一組的三倍。



老鼠因為壓力來源而產生的胃部傷口數量,讓實驗人員能測量壓力造成的結果。這個發現可用非常簡單的公式表達:

無法預測的結果+缺乏或失去事物的控制權(無論是真正的還是你感覺的)=壓力

簡而言之,這表示如果越能夠預測自己的命運、越能夠控制有可能發生的事,那我們感受到的生理壓力就越小。這個公式非常重要,幾乎是本書所有概念的基礎。

我覺得沒什麼,為什麼他反應這麼劇烈?

為什麼面對同樣的壓力來源,反應卻各式各樣、南轅北轍?而這些行為反應為什麼也會對周遭的人造成壓力?實際的答案包括兩個觀點,一個是與「原因」有關,另外一個與「時機」有關。

原因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大腦就開始接收訊息。但由於理性腦尚未開始運作,所以只會感受到周遭事件的情感內容。這些帶有重大情緒的事件,儲存在大腦裡,提供訊息給邊緣系統,而邊緣系統再將這個訊息,與新的刺激比較。各種情緒受到對應的觸發時,就會使大腦啟動必要的機制,即為「壓力反應」。

由於這個過程在發育的最初階段就開始了,就像建築物的地基,決定了房屋在陣風和其他外力衝擊下的結構安全,一個人的童年經驗,也會影響長大後接受與應對挑戰的能力。

如果童年時的環境令人愉快、較有辦法預測,會讓杏仁核比較放鬆、不那麼敏感,這樣子神經元才會生長,大腦也就更能發揮潛能。而如果孩子的生長環境充滿變數,大腦裡就會充滿壓力荷爾蒙。這樣的孩子會變得極度敏感、害羞、沉默寡言。



孩子從這些經驗中學習,每一種經驗都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與各種體驗,讓他們知道該如何反應、做些什麼、避免什麼。根據這種早期學習(內隱記憶),杏仁核會隨時做好準備,對小時候經歷過的不愉快做出反應。

如果沒有這些情緒反應,所有的經驗都只是一件單純的事實,就像數學方程式和文法規則一樣。若以另一個角度來看,可以把嬰兒的經驗,想成觀察世界的眼鏡,在不同的時間,認為世界是危險的、值得信賴的、可預測的或以上皆是,依早期學習經驗而定。

時機

在決定孩子敏感程度的過程,孩子的照顧者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情緒或其能量的控制方法,最初是由母親教導的。嬰兒會對母親的行為做出反應,再由母親反饋回去。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讓孩子形成內隱記憶,以及面對事件和挑戰時的反應和態度。

同樣的,我們的需求,在早期的童年生活經驗中就形成了;這些需求的理由與基礎,雖然很早就埋下了,但更多細節部分,是在追求渴望的事物時才逐漸形成的。有些人永遠都在追求難以實現的夢想,因為潛意識裡有一股渴望,想治癒在多年以前受到的傷痛。

當左腦以驚人速度發育的同時,「情緒腦」(右腦)卻停滯不前。對不同刺激的感受與情緒反應,在大腦發育初期就已經奠定了。就情緒學習而言,一旦體驗過各種情緒,那些情緒體驗就會被定型,沒有什麼更好、更有效率的體驗方式。左腦可接收的訊息量沒上限,但情緒是我們在嬰兒期就已經體驗過的那幾種。即便罹患了失智症,理性腦的功能喪失,但還是能表達害怕、高興等情緒。

童年經驗不但塑造了大腦,還讓我們相信:別人能讓自己更快樂,必須為我們的感受負責。想像以下狀況:嬰兒正在高興的玩耍,把手指插進牆邊的插座裡,覺得很好玩。但媽媽會怎麼做?她會大叫,將嬰兒的手用力拉開,破壞了嬰兒的玩興。從嬰兒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幸的是,人們就算成年後也還是維持這種想法(歸咎他人)。正因如此,我覺得我們該長大了,向這個一直以來的錯誤想法說再見。這可能很困難,因為這種想法,讓我們能夠將自己不好的感受歸咎於別人。

本文出自大是文化《重設你的人際邊界:人不跨過心理邊界就無法互動,會孤單, 但邊界重疊又會受傷害,該怎麼拿捏?》一書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74/75386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4-9-23 10:31 , Processed in 0.02618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