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6|回復: 0

8旬阿嬤罹髖關節退化 DDA手術後順利行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2-13 00:29: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8旬阿嬤罹髖關節退化 DDA手術後順利行走


年過八旬的呂姓阿嬤身體硬朗,喜歡遊山玩水,因鼠蹊部(大腿根部的前側)疼痛且日益加重,一開始還可以以拐杖輔助行走,後來連坐著都疼痛難耐,就醫發現是髖關節嚴重退化,需要換人工髖關節。阿嬤聽到恢復期要一個半月,且若沒有採取特殊保護措施可能會有習慣性脫臼的後遺症,有可能發生半夜脫臼就要去急診室復位的情形,所以呂阿嬤猶豫著不敢手術,後經友人介紹至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看診,經黃醫師診治後採用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手術(DAA),阿嬤術後當天即可下床行走,且不用採取特殊保護措施,恢復快速。

台大竹東分院骨科黃鼎鈞醫師表示,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通常是從側後方進行,因為切開後面穩定關節的旋轉肌群和關節囊,所以需要採取特殊保護措施數月,比如說雙腳夾枕頭,座椅馬桶墊高,腳不可以擺內八字的姿勢等等,等到旋轉肌群及關節囊癒合後,才可以恢復正常日常生活,以免髖關節從後面脫臼。正前開(DAA,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人工髖關節手術是從正前方肌肉天然間隙進入並非切斷肌肉,可以減少疼痛,且不影響後側穩定關節的旋轉肌群及關節囊,所以不需要採取特殊保護措施,快速恢復日常生活,大幅提升病人的滿意度及減輕家屬照顧上的負擔。

黃鼎鈞醫師提醒,髖關節發育不良在許多新生兒很常見,需要及時篩檢治療,若是發育不良造成髖關節結構變形的後遺症,日後容易產生「夾擊」症候群,造成髖關節軟骨的傷害,若是加上反覆蹲下或負重,容易造成髖關節提早的退化,民眾若有鼠蹊部(大腿根部的前側)附近疼痛的症狀,尤其是走路或蹲坐時更加嚴重時,務必及早就醫檢查,及時發現可以用髖關節鏡手術治療或以高頻熱凝術止痛來延緩換人工關節的時間。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12 15:22 , Processed in 0.02533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