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9|回復: 0

新生兒癲癇症狀變化多 抽搐多是腦部不正常放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0-14 11:54: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生兒癲癇症狀變化多 抽搐多是腦部不正常放電
嬰兒抽搐怎麼回事?醫師指出,對於抽搐的印象還停留在電視上口吐白沫、眼睛上吊的情形嗎?其實,這是一般對於癲癇的刻板印象。在癲癇患者中,有一群的症狀表現特別與這樣的印象完全不同,特別是在新生兒族群,若有抽搐現象,千萬不可輕忽。


吳博銘醫師(如圖)提醒家長,新生兒癲癇症狀變化多端,不像成人會有明顯四肢抽動的動作。(圖片提供/成大醫院)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日前收治1名嬰兒抽搐案例,新生兒小祐是全家期待已久的第1個金孫,出生過程非常順利,出生3天後返家。在家裡,爸媽發現小祐吃奶時嘴角會不自主抽動,並且左手會有不正常的姿勢,甚至有溢奶的情形。

於是急將小祐送急診,被診斷為新生兒抽筋,進一步檢查發現為低血鈣所導致的抽搐,經內分泌科與神經科醫師的一起診治下,小祐的抽筋獲得控制,目前持續追蹤中。

新生兒癲癇 症狀變化多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吳博銘醫師提醒家長指出,新生兒癲癇症狀變化多端,不像成人會有明顯四肢抽動的動作,新生兒觀察評估的重點在於有否固定呆板的動作表現,如:踩腳踏車,或是只有眼神渙散,特別應注意出現固定呆板動作時的嬰兒眼神是否有呆滯情形,如果有,就應該請醫師好好評估。

新生兒抽搐的臨床症狀比起成人,甚至較大兒童都不典型,且年紀越小表現越不典型,抽搐多是以局部性為主,必須倚靠家長的良好觀察及醫師的警覺性,配合錄影腦波提供佐證。根據國外統計,平均要花費7小時的腦波檢查,才能找到癲癇的證據,進而及早治療,以避免留下後遺症。


新生兒比成人易發生抽搐,是因為腦部的抑制神經尚未成熟的緣故。

新生兒抽搐 腦部異常放電居多

一般而言,新生兒抽搐係腦部不正常放電所導致,國外大型研究發現,每1,000名兒童約有1.5-5.5例,發生率不低,且多於出生後1週內發生。且據國外統計,有20-30%的小病童在兒童期會有癲癇的情形。

而新生兒比成人易發生抽搐,是因為腦部的抑制神經尚未成熟的緣故。成人的抽搐則主要是腦部受到創傷或缺氧傷害,多半為慢性病之併發症。

缺氧性腦傷 易發展遲緩

而新生兒發生抽搐的主要原因,以新生兒於出生過程生產不順所造成的缺氧性腦傷為最大宗,約占一半以上;其他還有中樞神經感染、電解質失衡與糖分過低,及其他代謝性疾患等因素。如果新生兒因此發生抽搐,通常抽搐較不好控制,大多需要積極的介入。
醫師也提醒家長,若新生兒抽搐在短時間內反覆發作,且發作完後意識未立即回復,或合併發燒、持續抽搐超過30分鐘,都可能影響以後的智能發展,應立即送急診,至加護病房進行重症照護。

特別是,第1次抽搐發作後,可能會造成發展遲緩、自閉症及後續的癲癇發作,需長期門診追蹤,除了發作型態外,神經發展也是長期追蹤的重點,需要專業醫療團隊來積極介入,以維持兒童的良好神經發展。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5458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26 04:01 , Processed in 0.02497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