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慎防「氯」傷害!專家4招游出健康好體質
很多人夏天最愛的運動就是游泳,不僅涼快又能保持身體健康。
唯一擔心的是泳池的氯,因為聽說會吸附在皮膚上,所以總是游的特別快、也很少喝到池水。總是大口換氣、像是在水中跑馬拉松一樣。
「其實99%都是吸進去的。」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風險管理學系副教授許惠悰說。
如果可以,離20公分遠一點
從2006年開始許惠悰就開始研究泳池裡的風險,陸續發表在國際期刊上,並持續研究中。
為什麼會開始關注泳池的風險?他說,好奇是來自於一位每天晨泳的朋友。這位岳母的朋友天天晨泳,但卻罹癌,不久之後就過世。於是他開始思考泳池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他表示,當然不能把游泳直接跟癌症畫上等號。
每種活動都有它的優缺點跟風險,研究的目的在於讓大眾知道,並做選擇。「把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是科學追求的目標。」他說。
近期的研究是在泳池做了為期7天、24小時不間斷的偵測。就每5分鐘所產生出的數字發現,人數越多、三氯甲烷(氯仿)的量就越高,平均在37個人左右達到最高濃度。
根據研究,水中加氯所產生的六百多種副產物,有20~30種被認為有致癌風險,其中濃度最高的就是三氯甲烷。
而且就算在通風很好的室內泳池也不會降低風險,因為三氯甲烷大多集中在水面上20公分處的邊界層(因為被泳客攪動、揮發),也就是大家換氣、吸氣的高度。「所以若是通風設備能加裝在池畔低矮處,那麼吸入的風險才會降低。」他說。
不止加倍 而是7倍
許惠悰說,在文獻上,飲水測出的三氯甲烷含量是1.3~23.9微克,但泳池則是2.97~172微克,換句話說,差不多最高是7倍以上。
「因為水池的水是循環的,人體在水中運動時也會出汗,所以三氯甲烷的量當然也高。」因為台灣的法規沒有規範到氯的副產物,只有餘氯含量,所以這個風險的確被低估。
他也建議,想要更安全地游,就盡量挑人少的時候去。
運動前的清潔也很重要,幫自己也是幫助池水更乾淨。洗澡也是一樣的道理,時間不要過長、溫度不要太高,三氯甲烷就不易揮發,吸入的風險就降低。
三氯胺、三氯甲烷,你們搞得我好亂
化學名稱都好像,真的好難懂,讓專業的來為我們簡單說:
*這些都是氯的副產物,在遇到汗、尿或其它有機性的物質(如乳液、洗髮精)時就會產生
*三氯胺:水中的消毒水味道就是它,是氯跟汗、尿結合的副產物,容易引起氣喘
*三氯甲烷:又稱氯仿,是致癌物的一種,早期麻醉劑的成分之一
重點整理
*泳池內人越少越好、37人以下較安全
*下水前請先將身體先沖乾淨、不要有殘妝、乳液或洗髮精等
*洗澡也是同理,溫度低、時間短比較好(而且又省水)
*多喝水加速身體新陳代謝
許惠悰 小檔案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風險管理學系 副教授
學歷: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美國羅格斯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碩士 來自群組: ♨ 秋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