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相關性高者 較易有憂鬱傾向
藍亭院長表示,部分憂鬱症患者的本質是想太多,把自己困在情緒的泥淖裡,既走不出來,也看不到未來。然而,大多數患者都是在行為出現異常後才被診斷出來,錯失最佳治療時機。為了及早幫這些人找到出路,藍亭院長於4年前投入研究,找出大腦PACC區Glutamate濃度和自我相關有關的結論,自我相關高的人,通常比較容易出現憂鬱傾向。以此寫出的論文「自我投射」 (The trajectory of self),2016年6月14日刊登在最新一期、影響指數高達21.965分的「認知學趨勢」(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引起廣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