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樓主 |
發表於 2015-2-4 00:40:36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六十章 給劉備灌輸……
1 C- o" F2 I; Q/ b0 G% r; d" w0 u2 y, G, Y4 c# ^
……4 a& E. C* y1 c- N7 c
$ F- F, I# |3 {! `1 J( }! h
張飛走了,看那一臉興奮的樣子,陳曦就知道八成這傢伙會在泰山大打一架然後才會回來。
% E, h& r* Q) D8 ?, K6 B7 V
- L; a- e# }# k3 s- z8 D 次日劉備又來了,看著在政務廳悠哉悠哉喝茶的陳曦有些無奈,這麼長時間下來劉備再也不擔心陳曦這傢伙會被累死了,他算是看明白了,多少麻煩事在這傢伙手上也就是皺皺眉頭的時間,他算是信了陳曦在路上說的,政略才是他擅長的東西。' P/ q! ~& D* y* ]8 G
8 T& H. }; [- R7 v5 i 「子川可又是覺得無聊了。」劉備帶著笑意詢問,他現在幾乎不處理政務,除了提拔或者處罰手下的權利在手以外,其他方面的事物基本上都是讓陳曦自己看著辦,他更多的時間在流民中選拔身體素質不錯的百姓然後加以訓練,到現在也算是有些樣子了,不過這萬多新兵真心只是一個樣子。( N$ G- E' Q! z# D P' b, @9 }
8 S& C) Z- V# x' {: h- w
「到處在挖水渠,水井,修路,城牆也已經翻新,好不容易有十幾萬人使喚,一次性將所有的事情做到位,以後就能省很多事情。」陳曦裝模作樣的拿出一卷書簡一邊看一邊說,雖說他也知道劉備清楚自己的性格,但是在上司面前還是習慣於裝點樣子,不能太過分啊。) ^, [! g3 F6 z
$ v3 n9 u* Y2 B( y" d5 E
簡雍在一旁偷笑,對於陳曦裝模作樣看書簡的神情偷笑不已,書簡都拿反了,還在看。# p* e5 i0 ~! N. V' {5 y3 t2 \
# l {1 L, E' k' x
「子龍屯田做的如何,可能達到子川的要求。」劉備詢問道,對於趙雲的能力他還是不太放心,畢竟武藝那麼高的一個人還希望在政略上做出貢獻當真不易。
/ A+ A$ n+ \/ k5 y$ n
% g7 R; ^& l/ _ 「大概當世能和他在屯田上比劃的人也就一個手吧。」陳曦自傲的說道,「而且穩贏他的基本沒有。」6 o8 ]) L9 D8 K7 P
/ _1 M8 m9 C$ K) [2 H& m/ M2 o3 w
這倒不是陳曦吹牛,畢竟屯田在這個時候算是一個新事物,雖說以前有人幹過,但是在棗祗翻新之後基本上已經和之前的屯田是兩碼事了,而現在陳曦將自己知道的棗祗的屯田令告知趙雲之後,讓趙雲自己看著修改。
# T v$ A0 S! N
! X- z$ w) d* V% | 趙雲的智力並不差,雖說沒有見識過這種新生的軍屯模式,但是卻能看出好壞,自然而然的就會以自己的眼光去分析這份屯田令,按趙雲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屯田令的確是快速積累國力的方式,但是是不是有些過分啊,五五分成什麼的對老百姓是不是有些狠了。
9 i) s" Y/ @9 a8 y* |; u8 c5 o+ G! n: e
陳曦懶得給趙雲解釋五五分成之後老百姓也會比之前過得好,畢竟中間階層直接被幹掉了,田賦三成,地租五成,一年種出來只有兩成能落到自己手上,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漢朝並不缺土地,該餓死還是要餓死。; S# n: `$ I9 F2 P& s" t0 u
- F5 E* ~8 h! C* }, h4 l9 r, n2 { 至於陳曦說的五五對分,還是按照抽查的產量給的均值對分,沒有了私稅,陳曦保證六十畝就算遇到小災年對半分至少也能餓不死,結果趙雲非要和陳曦強,而他本人又辯不過陳曦,於是憤憤不已的帶著一撥手下去收集資料,幾天前曾經回來了一趟。$ n! Z/ Q8 }5 _; ]) I8 t, u
% L0 P X# g. p: A D1 Y 不得不說實地調查什麼的果然是極其必要,趙雲歷經大半個月的研究之後發現陳曦說的居然是真的,五五對分居然連災年都能混過去,這還有天理嗎?那以前為什麼會出現黃巾之亂?
; L1 D, _. b$ ]9 h; s$ ?7 _
3 a2 f: e8 t! c" K" D+ U 趙雲回來的時候提著槍,一臉的陰沉,看那神情貌似這次辯不過陳曦就給陳曦開兩個窟窿,提著槍再次和陳曦辯論,從稅制到耕作,從畝產到災年,整整辯了一個時辰,連簡雍都震驚了,從沒發現趙雲居然這麼能說。8 f/ Z s2 `0 ^2 M: U& j' q4 x
, Y/ S5 K# Q9 q2 m/ d 最後陳曦聳了聳肩表示屯田這件事交給趙雲解決了,訂的律令也不需要給他看了,有什麼需要的自己看書,自己去實地考察,出了問題自己擔著就行了。( P' b/ \) n% ^+ I/ D
; I& \- m4 i' \$ H& U* U( F 就這麼陳曦打發趙雲離開了,雖說他能從趙雲的屯田令中找出不少的漏洞,但是陳曦更願意相信,趙雲自己會注意到那些東西,當然那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實地的考察才能發覺的,但是不可否認,他已經邁出了自己的步伐。
* s) d& L. Y, F( e m2 _* u4 p& t$ U; I8 c( w0 v- S
聽著簡雍說著之前的事情,劉備歎了口氣,「大漢朝的政令並沒有錯,錯的是總有人鑽空子,世家豪強不乏人才,但是卻用錯了方向。」
8 Q5 i, M. ]0 R, o- x
, Z9 B$ u* l4 ~3 J1 O+ x 「什麼政令都會有空子的,只是多少的問題,畢竟道隨時移,往昔的金科律令不符合現在很正常,與時俱進什麼的才是重要的。」陳曦無奈的說道。( g- C. A% Q0 a, }4 e; @
) V+ K7 c) C, d: P7 s 陳曦發現他必須給劉備灌輸一些新的東西,要是一直抱殘守缺,最後就算統一了天下也就是一個光武帝,他要的秦皇漢武追亡逐北的氣魄,要的是那種足以威壓整個時代,劍指天下的雄心,寧可如同漢武最後窮兵黷武達到獨孤求敗的程度,也不希望劉備像光武一樣被束縛在世家與外戚之間。$ u, }) r4 {$ p: w, k- t e
# X+ t4 g% Q, m 漢武帝窮兵黷武,到最後天下依舊是劉家做主,四百載悠悠歲月,就算到了三國時代,西域,關外依舊是漢室稱王,四方稱臣,那獨孤求敗的氣勢壓得四方難以抬頭,就算是漢室沒落又有哪個外族敢於伸手?
' [- y9 L _7 V$ P6 T$ e
0 r" i1 ~; A6 c# ] 光武的崛起卻代表了那甯折不彎的尚武氣概逐漸散去,向世家低頭,一低再低直到最後習慣,已經忘卻當初那種「匈奴不滅,何以為家」的氣概,忘卻了那忍辱負重,一雪前恥的決心。
^! \( M4 d3 D
# r% ]7 L6 h$ f9 n) _& p5 B 說真的陳曦不怕出一個漢武帝,就算他為了收拾匈奴打的國內民心不穩,甚至出現民變,哪有如何?至少那一戰過後有超過一百年的休養時間,一百年啊,以一代人換一百年修養的時間,有什麼擔心的?6 b7 [, N8 L: F5 @/ I
' L4 p& x" R# V( w" y
漢武后期是出現了民心不穩,但是匈奴基本上是廢了,說一句要修生養息就修生養息了,放景帝時候你說修生養息還要看看匈奴願不願意,而武帝時期根本不擔心寇邊這種事情,之後漢宣帝繼續修生養息有到達了盛世,也就是說武帝造成的麻煩並不大,要穩住還能穩。
# |9 M6 X2 @. i8 }, W( a* y9 d, q2 p+ j, A
而且說得過分點,漢宣帝之後再出一個漢武級別的狠人然後循環往復,基本上就等同於全世界薅羊毛行動,大漢國能將亞洲全吃掉……
/ ~' B+ @! ?1 v, D8 L7 y7 t
$ F/ `9 Z) _1 X5 Z( J 再看看光武,光武之後世家外戚掌權,沒出一個超級狠人將世家和外戚壓住,百多年間世家越發的強大,直到窺視帝位,最後硬是將大漢朝玩死了,穩都穩不住,整個一悲劇。6 L/ E- ^# I$ q* [$ w' i
( g. M" [1 F0 x! o/ g
也正因為明白這些,陳曦現在寧可出一個窮兵黷武的劉皇叔也不願意讓他走光武的老路,至少漢武的老路只要錢糧人能頂住就能走通,而光武的老路完全就是一個死路,走到最後就算不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估計也好不到那裡去,畢竟世家的本質在那裡擱著,沒有強力壓制遲早出問題。6 d/ w5 }9 g( V6 D, c
2 e1 f; C! u7 S6 H6 z. ~ 抱著這個想法,陳曦現在有事沒事遇到劉備就他灌輸點霸道啊,王道啊,天道啊什麼的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