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樓主 |
發表於 2015-8-3 20:49:12
|
顯示全部樓層
第340章 咦了一聲
2 A* p" O4 H& f$ E, m
& s% Z, Z$ G# f! E% O. ` 蜀中日月,如同隱居,張賜與陳秋娘每日裡都沉靜在幸福中。秀美的湖光山色中,人們常常看見一對俊美的少年男女,摸魚、打獵、採摘野菜,或者尋找藥草,又或者找尋當地獨有的調味品。' d, m% I( e3 W; x6 n3 W3 I
9 M$ E# I9 D B- o6 C B
有時,興致來了,就在農家留宿,寫寫畫畫。男女廚藝都極好,做出的飯菜香得讓人恨不得將那土碗都吃吞下去。而女子有時來了興致,還會將廚藝傳授一二給農家小娘子。
; d" u" I; o5 V: f; l3 q( x$ \0 M2 Y& y
她膚若凝脂,面若燦霞,眸子清明,如同最清澈的山泉。聲音更是好聽,傳授廚藝時,講述得簡單卻清楚。村人皆私語恐二人乃仙人下凡,對兩人越發崇敬。; F- H# w+ a, ^0 ?7 k
3 K& ^# |4 ^. ` X6 j 當然,兩人除了探尋當地獨特風味的吃食之外,也很喜歡聽當地的傳奇故事。人們極其喜歡兩人,都是爭先恐後地故事講給他們聽。兩人總是笑著說感謝,爾後用給好吃的食物來招待大家,甚至還教大家新式的做菜方法。
5 X8 L7 S6 q+ l9 K9 {1 @ m- g" \. B" h0 X
這是張賜與陳秋娘在蜀中的生活。一邊研究美食,種植瓜果,一邊四處遊走,打聽可能的神秘事件。因蜀中歷來頗多修道成仙的傳說,兩人便一邊尋找美食,一邊打聽傳說,探尋可能穿越的蛛絲馬跡。
: R( P3 C0 R; ]7 g! E) w. ^; N, g5 r2 t8 z- I! [
遺憾的是大半年過去了,兩人尋找到不少美食,研究出不少的烹飪方法,做出不少名菜,甚至有些還被張賜丟給了豪門盛宴,卻從沒找尋到穿越的蛛絲馬跡。: n' b- y3 r/ V: I4 Y* w8 R( s
& w! @2 u0 p& t! {8 p 兩人於寒冷的冬日回到了六合鎮,在六合鎮過了年,等得三月春和景明,兩人才又開始尋仙之旅。這一次,自然也是蜀中,目的地是青城山。此山雖離人境較近,但為道教聖山,傳說故事少不了。最主要的是北地開春已經是大旱,依照去年的約定,趙匡胤祈雨放人,將宮人悉數放出,而這批人中就有費小憐。
`! u, X+ i5 \0 d
) v: L* v/ ~0 `8 a2 u* B 十八騎中的月一直守護費小憐,如今已護送到了渝州,不日就要回青城縣。陳秋娘與張賜這去青城縣,一則是尋仙,二則是見一見費小憐,也算是還了去年的許諾。9 M/ x0 Q) b0 w" Q
% `/ b( f6 ]4 t" L2 d 二人提早半月啟程,一路上遊山玩水,還去了當日兩人真正表露心跡的都江堰索橋。
0 Y+ u0 i1 i3 L7 N6 W: D
. x1 {7 ~3 E! g 四年後,再次來此地,兩人都是頗多感慨。張賜更是將她摟得緊緊的,低聲說:「那樣的危險,我再也不願冒第二次。」
, z$ F/ ]7 z: @- v" J) W
) [0 P& S7 X T 「如今天下初定,並無孟氏寶藏,我之於他人,便不是那般重要。這危險自是少了幾分。」陳秋娘拍著他的手安慰他。
2 S, C& V7 f! U' \6 u
) I' o+ ~1 r0 |, T8 ] 張賜伸手撫著她的臉,在早春清冷的風中,蹙眉說:「但你嫁給了我,與我張賜捆綁在一起,總是會沾染許多不必要的危險。」
* i- z6 h, E' I- a6 G( m: O! _; F& Z/ [6 Q$ b' G/ F4 a) R
「所以你常於夢中驚醒,整夜整夜不睡覺?」陳秋娘輕聲問。 h2 m$ y6 l* L- r( _
- Q) E" J$ C% H% c! I7 }
張賜訝異地看著她,問:「你不是酒量不濟麼?平素裡也睡得很沉。」: D2 [! l: }( i F; u7 Z
$ g) U6 h+ ^! c; B6 @ a
「我再不濟,亦不至於喝那麼幾杯米酒就人事不省。」陳秋娘笑嘻嘻地說。
3 C( w" {9 v. O! G( I _2 q# K2 Y
; J* j1 g1 n7 k+ m 「好啊,娘子,你騙人。」他作勢惡狠狠地要掐她脖頸。! { D/ F# C4 w8 ^, D( h
" G4 n# H7 u( A5 K+ D+ ` 她哈哈笑著跑開,他便追逐上去。此刻的他們,在北宋初年早春的岷江之畔,於鋪天蓋地的春色中追逐嬉戲,像是最普通平凡的少年戀人。, I+ G: s: K& d5 z
( t4 T. Z( j0 u% ~% f* T4 m7 v 奔跑追逐一陣,兩人躺在草坪上曬太陽。陳秋娘枕著他的手臂,看著碧藍的天,緩緩地說:「佑祺,如今這樣也好。尋不到就尋不到,我們就當到處遊山玩水了。」( w6 a. J: Z, g$ R
+ j1 z* {1 R/ B) d5 U/ n% \+ p 「好。」他說著翻了個身,將她壓在身下,輕輕親吻了她的額頭。
6 Z% B. P9 D* U' H* n' f
2 ?# Y9 W) ^9 d: O 陳秋娘羞得閉上了眼,他卻也只是這般輕輕親吻,爾後放開,彼此都尷尬了好一陣。其實,陳秋娘這個年歲在這個時空是可入了洞房的了,然而九大家族的醫術也有部分是傳承於張氏先祖,便帶有現代醫學的影子。因而,在九大家族裡,正式的婚配要比外人晚得多。張賜便也懂得她還小,若是做了什麼,於她身體不利。然而,他又特別喜歡與她親近。情不自禁的後果,就是自己要在一旁憋屈半日。
6 o# c0 D3 @4 i* |- P4 q
/ L' m$ t1 Z R 陳秋娘看得心疼,卻也不敢有所動作,畢竟有了這樣的夫君,她還不想英年早逝,必定要好好珍惜自己。0 P$ `6 e3 Z# S( m- z) M
# a$ j5 o) C* j7 B! W# M6 | 所以,每每此時,兩人都是各自呆在一旁,等身心平復。4 J" c x m) l- G: g
# H( { V8 G) p5 J }" i* c 卻說這一日,於都江堰踏青歸來,已是傍晚,在縣城張氏別館住了一宿。第二日早上,便有人來報告,說費小憐已經到了青城縣,準備了香燭要去祭拜父母與長兄。同時,亦帶回了費少莊的骸骨,說是要請了青城山的道士做一場法事,讓費少莊安心上路。/ u2 ]* [9 g' Q% g. x! q
, R) b; F6 [: ~' T/ \8 ~' U 「她這才三十歲出頭,卻是人生各種苦楚都嘗遍,人生,誰也看不透。」陳秋娘感嘆。+ u1 u4 y) D5 b' Y/ {( v/ n' Q
5 T$ t) P9 |5 S8 w+ g7 m
「看透了,就沒意思了。遇見你,我寧可執迷不悟。」張賜笑著為她描眉。
6 G3 |! a7 _9 L/ q1 ~
- I4 m9 j) p' e) {2 q7 {$ D" t 陳秋娘看著近在遲尺的這一張臉,覺得從前命運的折磨,或者都是為了遇見這個人吧。命運有時就是這樣玄妙。
: j+ r: D0 z9 Z( U9 f# J8 C2 V- ~" T0 n, X q+ H
二人,閨房畫眉,親親熱熱,拖拖拉拉,直到日中吃了午飯才騎馬出發。因青城山香火旺盛,從縣城出去的官道也修得比別處寬。兩人興致來了,便是比了一陣騎馬,爾後又走偏了路,因在官道附近有一潭水,據聞有鮮美之魚。兩人少不得前往尋找一番。$ q+ ^/ a( p+ y; S9 L* Z# L5 r
: M9 U9 b- v; X* y: M 就地取材,用棕葉做了釣絲,繡花針做了魚鉤,小石頭做的沉水,掐一段葦竿做了浮子,一根細竹做了釣竿。掘地挖了幾條蚯蚓,兩人釣了幾條肥美的魚,研究了許久,也沒認出這魚是什麼品種。兩人先就地燒烤了一條,覺得甚為美味,又將另外幾條魚放入隨身攜帶的水囊中,徑直往青城而去。
5 C4 k" [, Y {% b, ^, ]& n5 L
5 F, m8 }! I& J7 e 費家住在青城山下的小鎮,算是富戶。但因蜀中遭受兵禍,費家亦未曾倖免,費家家財被搶,費少莊與費小憐皆被俘。費老爺一病不起,沒過多久一命嗚呼。費小憐的長兄被兵痞打後,也是病病哀哀一年多,留下孤兒寡母,撒手人寰,其妻改嫁到臨邛,亦將費家男丁帶到了臨邛。曾風光無限的費家就此家破人亡,連那房子都年久失修,還是去年,陳柳氏想著回故里,來這邊看到費家如此慘景,才命了人修葺費家住宅,請了人在這邊看護。而費家長孫在臨邛也是受盡了後父虐待,陳柳氏找尋到那邊,出了錢,將費家長孫帶去了六合鎮。費家長孫比陳秋生孩大一歲,因長期被虐待,人有些呆呆的,且十分怕生。陳柳氏終日長吁短嘆,請了先生教那孩子,讓他好好讀書,將來回了青城縣執掌家業。
, p. J) E) V/ o3 H M7 B" j
; J |/ \$ `/ L* e 如今,費小憐回鄉,叩了門,出來的是一個四五十歲的男子,一身的粗布衣衫,頗為不耐煩地問是誰。
/ k6 M( K3 `4 Y+ _3 P0 x6 n
/ e. F) N' I' H 費小憐報了父兄之名,那人更不耐煩,說:「早不再了。如今這是費少公子的。」+ }+ U' V$ s. ]1 m9 z# c. C
% N) `1 W* y- N9 K 費小憐又要見費少公子,卻被告知,費少公子在六合鎮,不在此間,閒雜人等莫要來叨擾。說完,那人就關了門。同行的月十分不悅,想要教訓那男子。費小憐搖搖頭,便是挑了一間生意清淨的客棧住下。等陳秋娘趕到青城縣時,才知費家的情況,便命人快馬去了六合鎮接陳柳氏。
* G. k- I' q# Z
/ E8 V/ t$ m2 M& h& W L: M 費小憐起初不願意,但上了山,道士選的時日還有大半月,她便也就任隨張賜安排。4 s% P9 n# z) P* i4 f. q1 W: j9 y T
# A- @4 } ? B' b& y$ ]
客棧人多眼雜,張賜就在附近買了個宅子,一家人搬入了宅院中。費小憐回到故鄉,感慨頗多,拉著陳秋娘到處走。陳秋娘只得給娘倆都易容城俊俏的後生,上山打鳥,下河摸魚。費小憐總是拉著自己的女兒訴說少女時代在家鄉所過的美好時光,她說那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對未來充滿希望,也曾想要見一個俊俏的小郎君,過舉案齊眉白頭到老的日子。也曾想過生一個女兒,眉目清秀,聰而敏慧。$ ~( ?: X1 W& u
5 h" i2 @! T. `; d. \" N6 v
陳秋娘微笑地聽她訴說,想到自己小時候在蜀中鄉野,面對著茫茫大山,藍天白雲的孤寂時,也曾那樣憧憬未來。
6 x% E7 b3 l1 w% D) W# @
. \0 n$ T! F2 O) x& o# J( J 「雖曲折,好在我真有女聰而敏慧。」費小憐感嘆。
; P& Y5 t' M; P7 L
, L# H. r# X. R, o; G7 [ 陳秋娘不知說啥,只得緊緊握她的手。費小憐雖有入出世入道門之心,到面對自己的女兒,到底是欣喜的。平素就琢磨著給女兒做衣裳,做好吃的。如此呆了七八天,陳柳氏被人接到了青城縣。陳秋娘與費小憐說了緣由,便迴避了與陳柳氏照面,只化作一個小丫鬟在費小憐身邊伺候。
4 a& Q6 m( Y4 u+ s, Z' `0 ~; _: y5 `4 J* V9 N" H# Z" K
陳柳氏與費小憐雖為主僕,實則情同母女,兩人見面,各自淚汪汪。一番哭訴,雙雙入了座。陳柳氏又不住抹淚,說對不住費小憐,沒好好養育小公主,竟讓她招致不測。
p9 Z5 v+ W2 w; W2 t; f8 N% e4 e4 B2 _. s
「婢本無顏前來相見,但此間總歸要交代於你,便也是愧疚而來。」陳柳氏說著就要跪下來。8 d3 S' C6 h! S" s) Y m3 W
7 n. s/ C2 i+ p' e3 R) w
費小憐連忙將她扶起,說:「我雖遠在汴京,亦聽聞秋娘之事。又何來怪你之說,你將她養育甚好。」, e/ j% E0 I- b/ n3 M7 G
5 e5 D/ L( A! O9 b2 T
「三娘謬讚,我愧甚。」陳柳氏直直搖頭,又是一番落淚。
# E) M z. W, e, ]* r5 Z R- j* v( \( o0 ~, p+ t' M% e
「奶奶不必如此,阿姐若在,定不會怪你。昔年,阿爺那般對阿姐,阿姐亦不曾怪罪於他。」陪同陳柳氏前來青城縣的陳秋霞扶著陳柳氏勸解道。
! L1 _/ [4 O7 u9 S9 S5 V0 k# V5 q' e$ i
陳柳氏連連點頭,說:「是呢,是呢,秋娘自幼良善,到底是陳家愧對她。」8 H4 N: R% T+ M, J
1 U0 T) g8 a3 L1 X. b0 x4 l
「嬤嬤莫要說這等話,今時,我回鄉,並無故人知曉。如今請了嬤嬤前來,實則是因祭祖之事須張羅,再者,少莊客死異鄉,這超度法事,少不得要做。我對此不熟,亦不好出面。便是請嬤嬤來主持,另又聽人說,大兄之子在嬤嬤身邊,這般前前後後的張羅,以侄之名來做,再恰當不過。」費小憐說了因由。7 I: ?. u s" H+ F2 S
1 v0 ]' ~+ s+ j( {/ H
陳柳氏連連點頭,說:「你放心,前來接我的人已大體說了事情的始末,這回我便也將寬兒帶來,一則是認個祖地,二則是張羅這祭祖與遷墳之事。只不過,今時才聽聞少莊客死異鄉,不知竟為何事?」
3 c' a9 H; a9 `# g! }, S j/ o. n! @. Y+ s
費小憐搖搖頭,說:「嬤嬤莫再問,少莊一生淒苦。蜀中兵亂,被人擄去,後在汴京與我相逢,未曾見幾面,卻慘死。今天子大赦,放我出宮。我方能歸鄉一併帶了少莊骨骸而回。」% a/ p% h6 g4 _* b5 \
& t: F5 H* }' V, P 「三娘節哀,莫要傷了心神,我即刻吩咐人去辦。」陳柳氏說著,又對陳秋霞說,「你且去請阿寬進來,他少不得要拜見姑母。」
/ R! h) g7 o. H' b0 ^, m' F
" r9 G* z2 C! Z8 Q7 @6 v 陳秋霞應聲而出,陳柳氏便眯了老眼在那端詳費小憐,又是淚汪汪地說:「我沒想到這輩子還能見到三娘。」% Y$ Y+ d( `4 a8 p N
# T$ W- `" c/ K$ q' a3 F 「親人相見,高興才是。嬤嬤莫要傷心,仔細傷了眼睛。」費小憐緊緊握住陳柳氏的手,柔聲安慰。
0 A3 r& F7 b- `& A2 J
+ K! N; G- `5 N0 I 「哎,哎。」陳柳氏連連點頭。費寬已入了門來,十二三歲的男孩,長得頗為黑瘦,目光怯生生的。
3 Z/ t/ \ i' A! d9 `/ b, H( w: [) W: ~2 o: g9 j1 E0 R
陳柳氏招呼:「快,快過來,拜見你姑母。」
; p7 {7 P; J8 ]% q- F+ o/ g
+ {/ g6 t# c" U: Y& p3 B0 t" A 費寬還是怯生生的,慢慢挪步過來,低聲說:「侄兒拜見姑母。」
% G- ]9 J/ ~- r) L5 C0 k6 z0 n, p& V0 I \' x, |( S4 Y. A7 {5 }
費小憐連連點頭,說:「跟你阿爺長得一般無二,唉,你莫要怕,今後,你是費家的當家。費家可就全靠你了。」$ a' N+ \: G5 w) j
- U( m- S5 h9 l+ S
「還有,還有姑母在。」費寬小聲說。; P! }* k/ L# k9 h- G1 d
1 \; E' e: ^; X+ z 費小憐搖頭,說:「姑母是已死之人,方外之人,哪能參與這世俗之事。」
~& a0 [9 ^8 q# O5 t0 V( L0 L5 V. r: _
費寬聽不明白,便疑惑地問:「姑母好端端的在呢——」" z5 \/ e, w6 o
6 [3 H5 `" X6 [- e) r, K5 V 「三娘,你要如何?」陳柳氏聽聞此語十分不安地問。
+ }' u/ o2 ^ j: F( q# \- i2 \8 g& V7 g+ \6 b3 j2 I
「能得回鄉,已是天恩,我對這塵世亦無留戀,這幾日已與青城道觀說好,等遷墳祭祖完畢,我便入了道門,這費家以後就靠寬兒了。」費小憐說到此來,鄭重地拍拍費寬的肩膀說,「你莫要怕,男兒如虎,自有擔當。哪能弱不禁風,氣勢孱弱。」
& W& H0 h7 ~2 A" `# F0 I! H; j( l7 n2 K, n. d
「侄兒明白。」費寬聽聞,立馬站直的腰身回答。. L' X7 b$ m+ d
! ]# `5 Q) G: C8 W8 C, s& L
「好孩子。」費小憐很高興地點點頭,爾後就吩咐了下人帶費寬與陳秋霞下去玩,她與陳柳氏單獨說話。兩人說話,無非就是互訴衷腸,以及一些瑣碎的安排,拉拉雜雜說到了黃昏用膳才算完。
4 K8 }2 V$ ]: y& q& H+ @# a* o. [( J9 A) @1 ~* h
陳秋娘爾後回了別館,賢夫張賜已做好了飯,在廳堂裡閒來無事彈琴長嘯。
1 ]: M1 n6 `4 b3 y" T0 q$ y' a
: a6 g* S: K. y 「郎君興致頗好。」陳秋娘笑嘻嘻地說。
4 i% O6 ?: Z; y/ e* n7 g. Y) E% |* V
「不過稍作彈撥,派遣寂寞。誰讓娘子戀母,白日裡就跑得不見人影。」張賜酸溜溜地回答。
3 R1 E8 c' D. a9 j: E9 x: M# k9 d4 r0 g: y
陳秋娘掩面一笑,在他身邊坐下來,低聲問:「那為郎君唱一曲可好?」! t! i4 s: t. T; _
: G7 ^ J6 n* w6 U
「甚好。」張賜笑道,便順手彈撥古琴,陳秋娘婉轉唱來,一曲終了,兩人便收拾一番,共進晚膳。+ C# Q! x9 m0 y% r
, A4 W4 I0 k# n9 f6 K' w
晚膳後,兩人牽手漫步,看漫天星光鋪排,眼前是高大的青城山,那些星斗就像近在尺咫,唾手可得。
3 t: P2 \! J6 [9 i# i+ ?1 E
* X5 `& Z. K# ?3 x7 c9 A. a4 Z) N0 W 「今日聽聞臨邛吳道士忽然雲遊至此,與青城李道長論道。我想趁著夜色上山拜訪一二。」張賜忽然說。. g2 p, ~; \1 f8 {, a
( i$ f* _$ J. F) T/ s. Y1 Z7 U3 B
陳秋娘一聽,便問:「難道郎君是因了白居易的那句戲言麼?」2 a2 c7 q7 ~. T6 \
* i( I; F5 J% `# h6 _& T
「也許不是戲言。之前,我派人探聽過。臨邛吳道士,不知其年歲,不知其行蹤。然見過他之人,皆言歲月不留痕。想必也是有一番奇遇之人。」張賜說。
: }% g4 O& z" t# p. J6 h! Q2 Y7 ?# k9 n. Z0 D& K
「即使如此,夜色正好。夜遊青城也定別有一番滋味,走唄。」陳秋娘催促。
5 l0 O7 _0 w; i' q
4 J7 ]$ L3 a/ ~ 張賜卻不急忙,兩人換了簡練的衣衫,又命十八騎攜了燈籠、火把、火摺子,他還親自提了一個點心盒子,以及一些道家善本金銀器物,這才往山上去。
) R" T; Y4 t9 X# O6 d/ M
6 u' B/ v' y1 d, ]# L! } 山路雖崎嶇,兩人說說笑笑,一路而上,歇了十來回,終是入了道觀。
/ {; K$ z/ h2 S9 r9 o4 \- {+ ]( P' o2 N$ J; Z
眾道士亦入睡,兩人不便打擾,便在道觀門外石階上坐下,一邊吃點心,一邊看星星。陳秋娘也有一搭沒一搭地跟張賜說起在那個時空的生活。說那些周遊列國的趣聞。以前,她從不覺得有趣,只覺得是行屍走肉般在全世界飄蕩,如今,說起來卻是真真有趣。
- p* j1 S: @! m- Q9 W
$ m% W0 W& R/ w( t3 b. k/ W* C 兩人說說笑笑,時間很快過去,青城山上看日光,晨霧湧動,紅霞霧靄,日光投射出金光,照耀碧青山嵐,此中景色,氣勢磅礡,讓人驚訝忘言。道觀開門,兩人拜訪,開門道士大約見慣了他們這樣的狂人,亦或者道者本身就是不喜不悲的高人,對於他們這樣早就在道門口等開門,並未有絲毫的驚訝,只平靜地迎了二人前去。5 k2 i* H7 c+ Q% b% O1 X
|1 v/ p; M1 S 誠心捐了香燭錢,說明來意。引領道人聽聞,先是謝過兩人捐錢且又帶來獨特的道家善本,隨後便說:「吳道長確在道觀,但能否得見,就一切隨緣。無道長來去無蹤,如今與李道長在更高的道觀中論道。不知二位趕去時,吳道長是否還在。」
, [' A y7 R+ |* u! h1 k' m/ v! {
: P V3 W4 K+ c) Q 「一切隨緣,這事自然。還請道長代為引路。」張賜拱手作揖。- s) n3 W) W! l; A
: ?. ?+ R3 I' `# K" m! `! N 引領道長便說:「好說,二位隨我來便是。」6 q( o( c# w6 b, d" p8 Q+ ~
, [7 o, q+ H' H0 ~ 陳秋娘與張賜便又繼續往山之更高處去,走了約莫半日,才到了一處道觀前。引領道人去叩門通報,爾後回來對張賜說:「兩位道長正於廂房內論道,請二位亦前去。」
3 ^* ~, U) R- v, j- \; I* ~& E% l4 v. u5 U+ |8 K
張賜謝過了引領道人,便與陳秋娘去了廂房。7 j7 M" Z. w* A
* |0 _8 \; H( h- S/ X7 i 廂房內,一位毛髮全白的道人正盤腿坐在墊子上,一身灰布道袍破破爛爛,但好在洗得頗為乾淨;另一位毛髮花白的道士,深藍道袍,見陳秋娘與張賜前來,便起身說:「貧道乃青城山李無音,敢問二位尊姓大名。」% ~$ V% {7 q: S) M0 Z+ y, k
. Q$ l g: M1 P& N7 q
張賜連忙行禮說:「晚輩乃六合鎮張賜。」然後指了指陳秋娘說,「這是內子江氏丹楓。」
+ P w7 Z0 m& l( O* S' y: a7 H3 Q! j$ d: s' s( f7 n: [! n
「晚輩張氏江丹楓拜見道長。」陳秋娘行了禮。4 k9 X) s5 j& b$ K; @) U2 Q
+ \3 A: K6 G+ d* f V8 x# L; P2 m, c/ j
「原是蜀中望族,我與你先祖雲德公亦是道友。」無音道人說道。& C% Z7 H: j) w0 o% d
9 ^) L( G C+ a. G3 w1 Z7 w* g 「雲德公於早年駕鶴西去,李道長之名,晚輩聽吾祖母時常提起。」張賜說。
/ \% s* ~& Q3 m( p& b5 s7 _5 i1 o9 J6 k3 Y
無音道人笑道:「張氏族長,個個英武不凡,張二公子亦是如此,至於這位——」無音道長說著就看向陳秋娘,還沒說什麼,卻聽那頭髮全白的老道士「咦」了一聲。& H& I3 J" d5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