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3|回復: 0

孩童長不高 生長激素不足別疏忽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4-10 05:5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孩童長不高 生長激素不足別疏忽


父母往往擔心0到6歲學齡前的孩子長不高,輸在起跑點,所以,都會緊盯寶寶手冊上的身長曲線,就怕孩子變成「哈比人」。但是,小兒科醫師也提醒,6歲之後孩子的身高,也不可忽略,如果平均每年長高不及3至4公分,最好帶孩子到門請醫師做更詳細的檢測與評估,才不致影響黃金發育時間。


6歲後仍然應該繼續將孩童身高做定期紀錄,若有異狀時,則需要進一步安排骨齡檢測及內分泌檢測。

每個孩童發育的速度及高度大不相同,除了父母基因遺傳影響約佔7成,就連親兄弟間的身高也可能差距極大。針對0到6歲孩子的身高發育,內分泌專科林美慧醫師表示,除了可使用0至6歲的寶寶手冊記錄之外,6歲後仍然應該繼續將孩童身高做定期紀錄,若有異狀時,如平均每年身高不及3至4公分,則需要進一步安排骨齡檢測及內分泌檢測。

影響孩子長不高 生長激素缺乏不馬虎

林美慧醫師補充,曾收治一名10歲女童,當時身高僅有120公分,幸好家長有定期紀錄察覺女童成長有遲緩的現象,及時就診進行檢查,並透過生長激素及延緩青春期治療約4年,於18歲成長結束時身高達到160公分,免於造成心理上的遺憾。

影響孩子身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遺傳因素,子宮內因素,疾病及藥物影響。較矮的雙親通常會有較矮的子女,但並不是絕對的。孩子若未在子宮內獲得足夠營養,或是他的生長受其他因素影響,出生後他將會比預期中小而輕。


造成矮小的疾病因素很多,包括:營養不良、骨骼病變、染色體異常,或生長激素缺乏等。

造成矮小的疾病因素很多,包括:營養不良、骨骼病變、染色體異常、小兒慢性腎衰竭,或生長激素缺乏等。至於藥物干擾生長普遍常見的是類固醇類,因為誤服長高偏方,未料帶來長不高的後遺症。若身高疑似發育異常的患者,在給予生長激素注射治療前,會安排相關檢測診斷出問題因子,如手部X光、驗血檢查、生長激素刺激試驗等。

不明原因矮小 基因檢測診斷病因

另外,非生長激素缺乏的症狀,過去被歸類為不明原因矮小,或特發性身高異常,例如透納氏症、小胖威利症候群及SHOX基因異常等,此類患者可透過特定基因檢測診斷病因。

林美慧醫師提醒,若發現孩童身高低於標準,或是生長曲線大幅落後同齡同性別的孩子時,建議家長可先帶孩童就醫,並進行內分泌檢查及基因檢查,以瞭解是否有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缺乏或SHOX基因異常等狀況。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2/24641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3 01:51 , Processed in 0.01703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