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015-4-3 00:54:56
|
顯示全部樓層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世家內部的混亂局面- G4 o- {/ X7 s% W: j9 w) i1 ?
- S4 {: O3 d6 I% ~. j/ ~ L( g
6 ?( T! ^8 @( t% b1 ?( E) h
8 j+ }" M3 e* D
三國時期的世家,絕大多數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至於楚漢之際分封的列侯世家基本上都被景帝武帝全部和諧掉了,同樣光武的從龍之臣也沒剩下幾家,該說這群春秋戰國的世家已經在戰國混亂的鬥爭之中學會了該怎麼保全自己……3 O+ K& F0 R4 F a# @: \! f
2 Y$ {0 q7 E" b3 n4 c" _ 這些春秋戰國時期的貴族傳承下來的世家其家學本質其實就是諸子百家那一套,要麼是諸子某一位的後裔,再要麼就是諸子的嫡傳弟子,實在不行就直接是吸收了諸子百家某一家的精華。 Z% @6 {2 Y) |& m6 } L
) H- Y! e3 ~/ i3 f* q) x 這一點陳曦已經在陳家的藏書中得以確認,諸子百家雖說沒了,但是傳承算是留下來了,不過大多數都是被世家變成了家學,包括儒家……
" Y# ~! B, ?" |7 @7 `' k' \, c0 A, X( @/ v7 b' I& N# _8 B& F$ _
不過由於當年始皇焚書坑儒,各家之間的交流變少,再等到楚漢亂戰,各家就變得更為謹慎,之後漢初信奉黃老的無為有點恢復,結果還沒等百家徹底崛起,董仲舒逢迎漢武帝罷黜了百家。8 o' N) D, A3 _ P
1 N6 d( x+ S7 _ O 自然百家集體給自己套上一層儒家的殼子,然後默默地藏起來變成世家的家學,不再與別的思想進行交流,不管是孤芳自賞,還是抱殘守缺,百家的思想在沒有交流的情況下被各個世家不斷的進行深挖。3 ?$ m, s; I0 r, m
; o$ }* X6 {' A9 q2 U
說來也是先秦諸子厲害,漢代四百年間各個世家不斷的深挖,才智之士層出不窮依舊花了四百年才在東漢末年將諸子傳承下來的智慧挖掘殆盡。
* o; N3 Z4 R* X H: g' X( C: K
9 f. J; O8 q2 m8 v' s: I. t, _ 換句話說,這群世家花了四百年將自己的家學發展到了極致。已經無路可走了,所以世家內部才會出現思想的混亂。; i8 L0 k. q9 x3 q, [
" [5 [; M2 s% `! l5 `8 P* e
本來一個家學培養出來的人不說別的,絕大多數的人思想都應該具有統一性。結果現在,看陳家和荀家就知道了,那已經不是押寶了,那直接可以算是家族分裂了,因為思想的衝突而分裂了。+ }# x: B4 T1 v* r& c
; s1 X, C1 G4 H# S) j" o' W& U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普及教育相當於挖世家牆根,要世家命,但是有些世家自己都在幹。而且幹的很開心。
. A, p- c/ A' [5 K8 ~, r2 b
$ D) l( W3 F) K 比方說豫州的潁川書院實際上就是荀家和陳家開的,不光收世家,只要看順眼是個人都收。同樣荊州的鹿門書院也是世家開的,而且也沒有對於學生有太大的要求,看徐庶就知道了,混混出身的他都能入學。
. N: T, M/ w& A0 h. x. R, j( ~; _& k- i
究其根本原因。這個時期的世家已經不知道該往哪邊走了。不論是固化階層,還是散開家學恢復上古榮光,重開百家爭鳴,亦或者兼收並蓄通悟數家之言推陳出新,創造新的流派,這些事情都有人幹,因為路走沒了,窮則思變。8 j1 T$ ?; g! c8 I' `# x7 Q3 F- }
4 Q! A8 `8 j7 y 要知道就連司馬家這個固化階層堅定的擁護者裏面都有叫囂著提議全面散開家學。恢復百家榮光的嫡系,由此可見世家內部思想已經可謂是矛盾重重了。' H* c; Y5 R) K, m. ~% E, ^* H$ o
3 Y' }7 u7 T9 } a4 L- R s8 M1 k
這就是陳曦最無語的地方。世家內部的思想已經開始混亂了,而且就像是之前陳曦要推出新商法一樣,沒嘗試過誰知道對錯。9 X; o @% j" l7 z+ B1 ^9 ] E
! a2 w, J8 O i% F# v 說個實在的雖說千年世家統一認可了固化階層,但實際上也只是因為有古法可循,至於固化階層能不能走到最後,還是要看看誰的拳頭大,說不定贏的將會是散開家學的那夥人,畢竟未來誰都看不清,這就是陳群告訴陳曦的東西。 d- f1 X; g& c8 ?7 F
! u* N& [4 V( |; b
總之現在的世家已經無所畏懼了,就算前方是深淵無路可走的世家也會去嘗試一番,要是散開家學能開啟民智思想碰撞極盡昇華出現百家盛世,世家完全不介意到時候像戰國末期一樣再來一次收割,將那些文化的瑰寶再次收攏到懷中,然後享受千年福澤。
! }, |) k% a, N1 V9 L1 ]+ w) ~) `
# F6 H. P8 d9 d$ [ 說實話幾乎所有世家的智者都認為再收割一次百家思想,然後福澤延綿數百載要比固化階層靠譜的多,這一點是陳群親口告訴陳曦的。
1 b ]6 t6 B4 [1 S3 M' A; E5 x1 R- T
0 K4 \0 x+ Y9 v, K 同時陳群非常自信的告訴陳曦,只要能再現那萬花齊放的精神火花,他陳家必然能像數百年前一樣再次截下其中一塊精華,然後靠著這份精華,他陳家又能鼎盛數百載,不是靠那種先輩余蔭,而是靠著家學,代代天驕,延綿不絕。- K9 K' J8 d$ x, k# {
, H7 g h' b; ~8 m. e* w6 z
這句話陳曦信了,畢竟現在這些世家基本上都經歷過那個時代,要真出現那種盛世,他們做的準備要比那些不明所以的豪強多的太多,而且陳曦更相信吸收了新文化的世家絕對會出現陳群說的那種情況。, X# [; v' [4 N7 {" {* F
7 ~! @/ ?2 l8 Y. f6 `
這也是世家將有著相同想法的族人丟給劉備的一個原因,他們也想再創盛世,然後再次吸收盛世的精華,之後蓬勃發展。
0 p& m1 _: ?' F" O+ [$ K* N1 {$ T! d5 X; s% E5 H, q2 {6 Z! M
可惜這種事情對於任何一個單獨的世家都是無法做到的,而要是所有世家聯手,你覺得陳家能信荀家?/ ~# X3 o* y* _$ O1 i' T# F
& H3 X l9 {- u# _$ m7 L 這還是兩個本地關係不錯的世家,放之整個大漢國所有的世家的話,有仇的有怨的根本無法調和,畢竟這可是關乎了世家生死的家學,就算是鹿門書院,潁川書院都不會將自家家學最本質的地方堂而皇之的給所有人暴露出來,畢竟是攸關生死的東西……
# B" ~$ g( a8 p0 w4 Y
" s5 I3 Q' o8 _4 R- p8 M) n 也就是說現在世家其實挺逗的,想怎麼幹的人都有,而恰好又是一個亂世,早就按捺不住的宗族壓制的年輕一代基本上都抱著自己的想法準備大幹一場。, m% Y3 p2 V6 o2 q$ P
: Y" Q) a3 d% `0 _) Y- P- }1 O 不可否認,由於一些世家內部出現了絕對強橫的統治派,強到直接夠折服整個世家所有的分裂派,比方說陳家的陳群,若不是出了陳曦,陳家絕對是鐵板一塊。/ n* v! W. B# O0 X. g- q0 `
1 g& d5 _" b1 M* K/ E 至於荀家,不可否認荀彧的強大,但是荀家內部分裂派勢力也非常的強,上一代荀氏八龍的思想都沒有辦法統一,下一代更是一團糟,若非這一代出了一堆妖人,荀家絕對在亂世分崩離析。
5 z6 e1 D6 l9 F+ i$ M+ Y( s; v8 a, Y0 U, \$ U
不過饒是如此,荀彧也只能勉強壓住荀家其他的分裂組織,而且荀彧本身的思想就與固化階層和極盡昇華不同,一邊妥協荀悅等人繼續開辦私學;一邊又想著恢復古禮,再治天下;回頭又和荀衍的漢室,皇室理論衝突;扭身又發現荀諶威壓天下,速平戰亂,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有道理,但是保皇派思想又與之衝突。; J% R& v% w, _. g$ Y' A
3 z' @0 ]" g1 a- w5 e" O 說個真的當陳群告訴陳曦這些的時候,陳曦都有些傻眼,虧是荀彧厲害,否則一般人早被這一群兄弟搞瘋了,能壓著這一群人繼續維持荀家的地位,荀彧在曹操手下當尚書令難度都沒在家壓制這群人大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