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1|回復: 0

急診每年增十萬人 近5成竟屬輕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12-13 01: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急診每年增十萬人 近5成竟屬輕症


20年來,國內急診醫療救護大幅改革,但民眾仍對「急診=快速門診」,仍存有錯誤迷思。醫師指出,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從民國89年到102年急診就診人次,從495.5萬人次增加到686.8萬人次,平均年增10萬人次,但根據101年急診檢傷分類統計,第4、5級的輕症病人就占4成5,顯示民眾對急診救護觀念仍有待加強。


很多民眾與家屬,把急診當作「快速門診」往往造成急診壅塞。(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照片)

桃園壢新醫院急診室主任洪健雄醫師指出,很多民眾與家屬,把急診當作「快速門診」,心中存有「只要我覺得急,就是要看急診」的觀念,但急診是要處理急病患者,現在因方便而掛急診的輕微感冒、慢性病患者,竟佔了近半數,也成為造成急診壅塞的主因之一。

不了解急診室檢傷分類標準 急診暴力易發生

特別是,近年來急診室糾紛層出不窮,大多來自於民眾對於急診室檢傷分類標準決定急救順序的不瞭解,而存有「急診=快速門診」的錯誤觀念,往往容易等到不耐煩而衍生急診暴力。

實際上,當1位病人走進急診室後,醫護人員會依患者的呼吸窘迫、血壓、心跳、意識等重要生命跡象及疼痛程度,來快速評估病情危急程度及迫切性,進行急診檢傷分類,並用此依據安排急診就診的先後順序。


急診室的就醫順序不是「先到先看診」,而需建立「檢傷級數=救命順序=看診順序」的觀念。(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

急診亂象致住院雍塞 久等不到病床受折磨

洪健雄醫師強調,目前國內急診亂象之一就是「住院雍塞」。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急診患者在急診留置平均時間為6小時,如果每100人有超過5%急診患者,急診留置時間超過24小時,就稱為急診住院壅塞。據統計,每100名急診患者中,約有1成5病情嚴重需要住院,但往往需要超過48小時才能等到病床。

基本上,急診壅塞分為看診壅塞、住院壅塞。前者還好解決,如果只是輕症,即使急診室治療床不夠用,病人也可以坐著等看病。但住院壅塞則是急診等待住院的患者眾多,醫院一時間無法讓病患盡速入住病房,病患只能躺在急診室公共區域的留觀床、治療床,對病人及家屬都是一大折磨。

急救檢傷級數=救命順序=看診順序

事實上,以美國急診等待時間為例,常有醫院需要超過2小時才會見到醫師,在加拿大甚至最長需要4小時47分才會見到醫師,而國內急診第4級病患平均等候時間大約是30分鐘,顯示國內病患在急診室留置等待時間,遠低於歐美等先進國家。

然而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浪潮,國內急診醫療救護未來將面臨更多嚴峻挑戰,建議應加強第1線人員在事故現場的緊急救護判斷及急救技能,例如心肺復甦術,AED電擊等訓練治療,讓救命零時差,且應尊重急診專業,瞭解急診室的就醫順序不是「先到先看診」,而需建立「檢傷級數=救命順序=看診順序」的觀念。

【醫師建議】:為讓民眾能獲得及時且合適的醫療服務,建議別把檢傷分類放在掛號之前,先讓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判斷,遇到可能受到傳染性高病毒感染的民眾,在進入院內前就進行隔離。針對那些非急診範疇的患者,如眼科、牙科等,也會視患者狀況轉診到合作的網絡醫院,讓真正需的民眾,病有所醫、命有所救。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132/22272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1-19 17:09 , Processed in 0.02666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