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4|回復: 0

氣喘病人的飲食法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10-13 06:59: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氣喘病人的飲食法則
近年來,臺灣的空氣品質除了受到本地固定汙染源(工廠、工業區)及移動汙染源(汽機車廢氣)的影響之外,每年從境外移入的汙染亦日趨嚴重,因而容易誘發上呼吸道感染,致使不少患者的氣喘急性發作。

當氣喘急性發作時,初始治療的目標為快速減輕呼吸道攣縮,以便改善缺氧狀態及儘快恢復肺功能。根據統計,80%的氣喘兒童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即可停藥,不需要終生與藥物為伍,而正確的飲食與環境控制,更是有效避免氣喘發作所不可或缺。



根據統計,80%的氣喘兒童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即可停藥,不需要終生與藥物為伍。

食物激發試驗可找出過敏原

在飲食方面,蛋白、牛奶及帶殼海鮮類是較常見的過敏原,若懷疑某種食物為誘發病人過敏的元凶,建議依照以下方式,以逐步試吃的方式來進一步確定。因為即使抽血測出其為食入性過敏原,並不表示這個食物終生不可食用,必須經由食物激發試驗來確認。

食物激發試驗就是先移除懷疑的過敏原,再慢慢從少量開始食用,當蛋白質攝取量達10公克時,若仍未出現過敏反應就表示安全了。實際執行的步驟是:禁食可能產生過敏的食物3週,第4週開始每天食用固定量(例如牛奶為每天喝200毫升,蛋白為每天吃1個),連續食用1週,若無過敏症狀產生,則可放心食用;若仍有過敏症狀,建議停半年後再試,再試依舊有症狀,則不建議食用。

飲食方式正確可減少氣喘發作

氣喘病人的飲食要注重營養均衡,適度的調整飲食可以減少氣喘發作。飲食原則如下:

沒有任何單一種食物能含有身體需要的所有營養素,所以每天必須均衡攝取6大類(全穀根莖類、肉魚豆蛋類、蔬菜類、水果類、奶類、油脂類)食物。

氣喘病患的日常活動量降低,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如肉、魚、牛奶或乳製品,可使肌肉強壯,有助於維持呼吸順暢。蛋白質攝取標準是每公斤體重約1.2-1.5公克。

由於病患服用的藥物可能導致食慾不振或胃口不佳而減少食量,可於正餐時間吃固體食物,等點心時間再補充液體食物,以免覺得過度飽脹。

避免攝取過量的糖及脂肪,否則容易引起嘔吐、反胃而增加氣喘發生率。

進食量過多或過快,吞入的空氣亦會相對增加,或者吃到容易產氣的食物,都會使氣喘病人的腹部脹氣,橫膈膜活動受到限制,因而導致呼吸困難。因此,應減少攝取易產氣的食物,包括牛奶、洋蔥、豆子、芹菜、胡蘿蔔、葡萄乾、香蕉、杏仁、梅子、脆餅、麥芽、甘藍等。

養成運動習慣,運動後及病情不穩定時,避免食用冰冷的飲料及食物。

適量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


若有醫囑,可在吃飯時使用氧氣。

如果醫師告知要限制飲食中的鹽分,即須避免攝取醃製、滷製、燻製的食品,例如火腿、香腸、燻雞、滷味、豆腐乳、肉鬆、含鹽沾料等。

使用利尿劑的病人,利尿劑有時會使身體中的鉀從尿液排出,導致鉀流失過多,可詢問醫師是否需要補充鉀離子。高鉀的食物有菠菜、空心菜、洋花菜、馬鈴薯、甘薯、番茄汁、柳丁、木瓜、楊桃、香蕉、橘子汁等。

氣喘不是絕症,卻困擾著許多人,不僅影響工作及學業表現,也會影響日常生活,但是只要具有正確觀念及好好執行相關預防措施,小心避開內外危險因子,就能減輕氣喘帶來的健康威脅。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臨床營養科 許為捷營養師】

資料來源 : 中國醫訊第164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2 14:00 , Processed in 1.0180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