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回復: 0

對抗類風濕性關節炎,掌握「治療之窗」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9-25 00:18: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對抗類風濕性關節炎,掌握「治療之窗」
何女士因為雙手關節腫痛僵硬就醫,抽血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呈陽性、發炎指數偏高,聽到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時,何女士很難接受,想到自已才40歲、孩子剛念幼稚園,得了這種重大傷病該怎麼辦?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健保署認定的重大傷病,而透過對致病機轉的研究,及細胞激素和訊息傳遞的認識,新藥研發一日千里,「不只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大幅提升,其他如乾癬、僵直性脊椎炎,潰瘍性大腸炎等自體免疫疾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台南巿立醫院風濕科主治醫師葉宏明表示,這1、20年來的發展,可說是風濕病學的黃金時期,藥物愈來愈多元化,除了生物製劑,小分子口服藥的問世也帶給患者「免打針」的方便選擇。所以,只要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就像何女士經過半年多的治療,關節腫痛症狀及發炎指數都已顯著改善,總算化解她的心理壓力,對抗病更有信心。

葉宏明醫師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剛發病的前3個月稱為「治療之窗(therapeutic window)」,意思是愈早積極治療,效果愈好。尤其類風濕關節炎除了侵犯關節滑膜,造成慢性滑膜炎,發病早期就會造成骨頭侵蝕,沒有妥善治療會繼續惡化而導致殘障;更將波及其他器官——例如引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可說是一種全身性疾病。


醫師提醒,務必尋求有經驗的風濕科醫師,早期發現關節病變徵兆。

但早期發現並不容易,「在台灣,針對資深病友的研究發現,從症狀出現到求醫平均為4個月,而求醫到確診時間平均值長達7個多月。」葉宏明醫師指出,許多病患誤以為剛發病時的關節痠痛等症狀是因為勞累、肌肉痠痛而缺乏警覺;或是先向其他科別的醫師求診——根據歐洲10個國家醫學中心的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從有症狀到轉診風濕科專科醫師平均約24周。更大的挑戰是,初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抽血檢查類風濕因子及發炎指數ESR、CRP也可能是陰性、無異常,X 光檢查通常也沒有侵蝕的痕跡,導致延誤確診的時間;因此務必尋求有經驗的風濕科醫師,早期發現關節病變徵兆。

葉宏明醫師也提醒患者:「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不是免疫機能低下,而是出錯。」 他解釋免疫系統像軍隊要對抗外來敵人,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辨識敵我的機制」出錯而誤殺無辜的「關節」;有些人誤以為是「免疫機能低下,要增強免疫力」,錯用補品或保健食品反而讓病情加劇,「所以醫師都會提醒病人不要亂吃宣稱能提升免疫力的食品、中草藥。」葉宏明表示,幸好經過長時間的衛教宣導,現在病人的觀念較進步,臨床上這種問題也較少發生了。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8/6666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3 00:59 , Processed in 0.01860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