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8|回復: 0

黃皮膚卻有藍眼珠 重聽孩子也能與正常無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7-30 08:16: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黃皮膚卻有藍眼珠 重聽孩子也能與正常無異


圖:先天聽障的紋馨與外婆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是亞洲人的正常外觀,但是罹患罕病瓦登伯格氏症候群的紋馨,出生即帶著藍眼珠及遺傳性聽力障礙,因著紋馨阿嬤不願意放棄一絲機會,積極帶她上語言治療課程、配戴助聽器,但是效果不彰。經過家人討論後,紋馨1歲6個月時植入人工電子耳,開頻後由外婆陪同上課、積極協助語言復健,現在的紋馨不僅與常人無異,學校老師說她很有語文天份,整體學習表現更是中等以上。

11歲的紋馨在馬偕人工電子耳感恩會舞台上流暢地發表演說,活潑又愛說話的模樣很難聯想她是嚴重先天聽損的孩子,雙親亦為聽障人士。紋馨用英文演說自己是幸運的孩子,能遇到馬偕林鴻清醫師及團隊而進入有聲世界,若沒有家人的付出、父母辛苦的工作,她的生命沒辦法有如此的改變,將來她也會加倍努力,當父母的代言人。

已執行人工電子耳手術逾20年的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聽力障礙分為先天遺傳與後天因素,後者多與工作環境噪音、老化相關;而先天遺傳造成的聽損程度不一,以早期診斷並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為主要重點。林鴻清遂與雅文基金會合作,1998年即率先於馬偕實施新生兒聽力篩檢,經過長年努力及推動,新生兒聽力篩檢已不再局限於「馬偕寶寶」,自2012年3月起,衛福部已全面補助台灣所有新生兒聽力篩檢,期能找出更多先天性聽損兒。

由於電子耳手術屬於侵入性治療且所費不貲,家長或病友在決定是否手術之前,總有諸多考量及猶豫。馬偕人工電子耳家族會長李世雅感性提及,因為自己親身經歷過,完全明白當醫師宣布孩子聽不到時的晴天霹靂,了解手術與否的掙扎與糾結。所幸因為人工電子耳成效良好,台灣健保署自2017年7月起,對於18歲以下兒童健保給付人工電子耳手術,對於有需要的家庭而言,負擔減輕許多。

以紋馨這樣的雙側極重度聽損病人,助聽器已無用武之地,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植入人工電子耳,林鴻清進一步說明,電子耳是在耳蝸的位置植入電極,再經由電流刺激後端的神經,讓重度聽損病人得以重新聽見外界的聲音。植入的電子耳並開頻後,病人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聽力與語言復健課程,重新解析聽見的聲音並學習如何發音、嘴巴及舌頭如何擺位等,最後終能與常人正常口語溝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5 00:53 , Processed in 0.02397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