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40|回復: 0

[分享] 訓練肌肉有助減肥,真的嗎?專家:能幫助人體代謝上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7-28 06:55: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訓練肌肉有助減肥,真的嗎?專家:能幫助人體代謝上升!
減重瘦身的關鍵,取決於攝取的卡路里和消耗的卡路里的收支平衡。如何效率良好的把吃下去的食物熱量使用完畢,將成為瘦身重點。



單純的思考的話,如果能不吃飯減少攝取的卡路里的話,就會瘦了。但是,即使因飲食限制而瘦下來,也一定會復胖。這是因為不吃飯的話,身體的能量代謝就會跟著下降的緣故。

那麼,所謂能量代謝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的身體,不只是在活動的時候,就連安靜不動的時候,也會因呼吸或心臟跳動而消耗能量。在身體裡消耗能量一事,就稱為能量代謝。

安靜不動的狀態,雖然能量大部分被使用在讓臟器動作上,但是由肌肉(骨骼肌)所使用的代謝率比例因為大約占了25%,所以對全身的能量代謝量會有所影響。因老化或運動不足而肌肉量減少的話,代謝也會下降,就是這個原因。

另一方面,藉由訓練而增長肌肉的話,安靜時的代謝會上升。讓安靜時的代謝上升的話,那麼即使不做激烈的運動,消耗的卡路里也會自然的增加,所以,當然就變得容易瘦下來了。為了打造出能效率良好地消耗能量的身體,適度的長肌肉是有必要的。



比嘉式自重肌肉訓練 2個月的肌肉訓練,代謝就會上升!

2個月的肌肉訓練增加7%的代謝的時候,代謝(安靜時)是150kcal/日UP。

每20分鐘的消耗卡路里

(20~30幾歲的女性的一般性數值)

安靜時 …………………...... 20kcal。

步行 …………………….….. 50kcal。

慢跑 …………………........ 150kcal。

慢跑(快)…………......... 170kcal。

騎自行車 ………….............. 80kcal。

有氧運動(像步行或慢跑一樣的能長時間持續的、強度低的運動)會把脂肪當成主要的能量來源。不過,消耗量並沒有那麼多。運用肌肉訓練來增加肌肉,讓代謝(安靜時)提高,可以說這樣效率會更好。

在身體的各組織能量消耗的比例(安靜時代謝)
骨骼肌 ………………….... 25%。

臟器 …………………........ 70%。

消化器官 ........................ 30%。

大腦 ............................... 18%。

心臟 ............................... 16%。

腎臟 ................................. 6%。

其他 ................................. 5%。

保持安靜的狀態時,大半能量是為了讓臟器活動而被使用。但肌肉(骨骼肌)的代謝量大約25%,絕對不算少,如果肌肉量增加,全身的能量代謝量也會增加。

HIGA's Comments

150kcal的能量的量,相當於20分鐘的慢跑、1個小時的步行。什麼都不做,就能自動消耗這個運動量的能量的身體,不是很棒嗎?

本文摘自作者:比嘉一雄著作/瑞麗美人國際媒體出版《我的第一本自重訓練書:1週2次5分鐘,1個月-9kg!專為女性設計的肌力訓練(附《慢慢動,自燃瘦》DVD)》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6/58205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4-6-17 00:26 , Processed in 0.02129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