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2|回復: 0

防中風先暢通氣血〜揉按耳穴6招保健操,甩痰濕血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5-18 08:00: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防中風先暢通氣血〜揉按耳穴6招保健操,甩痰濕血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平均每6秒就有1人發生中風,且每6個人中就有1人因中風而往生,由此可知中風的嚴重性!但想要預防中風上身,到底該怎麼做呢?中醫師表示,想杜絕血管阻塞、出血,除了均衡飲食外,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保持氣血暢通更是日常保養關鍵!



手腳無力、視線模糊別輕忽 小心中風惹禍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李艾玲醫師表示,以中西醫角度來看,中風主要是腦部血管阻塞(腦栓塞)、破壞(腦出血),導致腦部相對掌控人體各器官功能運作的部位出現異常所致。

因此,除了大眾所知的暈厥外;根據受損部位不同,也可能出現半邊手腳無力、視物模糊(眼中風)、突發性耳聾(耳中風)、意識不清、胡言亂語等譫妄症狀。所以,一旦親友或自身出現上述異常現象,就要當心可能是中風了!

中醫談中風分2類 氣血不暢是關鍵肇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中風發生,想要身體恢復過往機能、靈活度,往往困難重重。因此,如何在真正發作前,積極預防非常重要!李艾玲中醫師指出,事實上,中醫臨床在討論中風問題時,又分為實症與虛症下列2大類型:


痰濕體質者,往往屬於中廣身材(皮下脂肪多),且常伴隨有口臭、流汗黏膩、舌苔厚膩等問題。

【實症】

多因體內濕氣過重、痰瘀所引起。這類體質者多有暴飲暴食、久坐的生活習慣。且症狀出現時,往往是在長時間工作、熬夜、輪班,導致過度疲勞而突然中風發作。

體質表徵:痰濕體質者,往往屬於中廣身材(皮下脂肪多),且常伴隨有口臭、流汗黏膩、舌苔厚膩等問題。

【虛症】

主要是氣虛血瘀,導致人體氣血循環不佳、推動力不足引起。患者常會在休息狀態,或是早上起床時,突然驚覺身體半邊無知覺、動彈不得,才發現自己已然中風。

體質表徵:氣虛血瘀者舌相往往會有瘀點、瘀斑產生,且皮膚乾燥暗沉、容易皸裂。
不想中風上身?3大日常保健原則非知不可

而由上述中醫辨證論治,可知想要防止中風上身,怎麼有效暢通氣血循環、避免自身淪為痰濕、血瘀體質非常重要!但想要有效活絡氣血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對此,李艾玲中醫師也分享到,其實不想中風發作,綜合中西醫觀點,在日常保養上有3大原則非知不可:

原則1/控制慢性病:

臨床經驗發現,血壓高低與中風發生率有顯著的關連性。就以高血壓患者,從原先收縮壓150毫米/汞柱,降至收縮壓140毫米/汞柱來說。雖然兩者間僅降低10毫米/汞柱,但中風機率卻會有顯著的下降。因此,建議民眾想要預防中風上身、降低其發生率,積極控制、改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問題非常重要。


研究也發現,每日適度進行輕量運動的習慣,和不運動者相比,能明顯提升心肺能力、改善慢性病問題,降低中風發生率、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可能性。

原則2/均衡飲食:

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除了能有效控制、避免上述慢病上身。以中醫角度來說,肥甘厚味的食物,更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穀精微不能有效被人體消化吸收,而囤積體內造成痰濕瘀阻、氣血不暢的主因。

原則3/規律運動:

研究也發現,每日適度進行輕量運動(每次15分鐘,1週6次,也就是每週運動90分鐘)的習慣,和不運動者相比,能明顯提升心肺能力、改善慢性病問題,降低中風發生率、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可能性。

建議生活相較過去靜態的現代人,應盡可能改變久坐、缺乏活動的生活型態,多靠雙腳走路、活動筋骨,自然有利遠離各式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及中風等潛在的健康威脅。

遠離中風危害先動起來 10分鐘「居家生活保健操」活絡筋骨

有鑑於適度運動對於維持人體氣血循環的重要性,李艾玲中醫師也特別設計1套,能有效運動耳朵、頸部、肩膀、手臂、臀腿等部位,有利恢復筋骨彈性、延展性。且不論是年輕人、家中長輩,居家或辦公室空間,都可以隨時練習、僅需花費10分鐘的「居家生活保健操」提供給大家參考:


由耳尖延耳輪按揉至耳垂。以中醫原理來看,耳朵穴位不僅對應人體全身各臟腑,其同時也是除了手指、腳趾外,人體另一末稍神經集中部位,適度刺激有利促進末稍血液循環。
★第1招/揉按刺激耳朵穴位:

做法:由耳尖延耳輪按揉至耳垂。以中醫原理來看,耳朵穴位不僅對應人體全身各臟腑,其同時也是除了手指、腳趾外,人體另一末稍神經集中部位,適度刺激有利促進末稍血液循環。

★第2招/適度延伸前後頸動脈:

做法:慢慢將頭部向右轉,然後把下巴往下靠至右肩,停留5~10秒,讓左側頸部肌肉適度延展。接著慢慢將下巴抬起,頭部轉回正面,換邊將頭部向左轉,然後把下巴往下靠至左肩,停留5~10秒,讓右側頸部肌肉適度延展。

注意事項:轉動頭頸部時,切忌要保持動作緩慢穩定、不可操之過及!尤其是,不建議民眾過度將頭部後仰,以免過度拉扯、壓迫頸後動脈;反造成頸動脈狹窄,無法供應足夠血流到腦部而引發中風。

★第3招/手部伸展操:

做法:右手手臂以陽面向上(有毛處)向前平舉伸直,並保持指尖朝上。左手輕握右手指尖,右手臂適度出力,維持此動作10秒。接著換手重複上述動作,反覆進行3次,為一循環。

注意事項:適度進行此動作,有助鍛鍊手臂內側(陰面)肌肉群,也就是手臂屈肌處。尤其適合經常從事文書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鍵盤、滑鼠,以及常搬重物的朋友操作。

★第4招/轉頭側彎:

做法:兩手放在頭部後方、抬頭挺胸,接著向右轉身側彎;動作過程中保持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接著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注意事項:適度進行此動作,有利鍛鍊、延展背肌、腹肌、上臂等人體上半身肌群。但要注意的是,為避免肌肉拉傷,從事此動作前,應先依序進行上述步驟,適度熱身較有保障。


維持站立姿勢,雙手微彎放置腰前,接著屈膝將右腳抬至與腰同高,動作同時膝蓋應碰觸掌心,並反覆換腳進行,30次為一循環。(圖片僅為示意)

★第5招/腳板上翹:
做法:取一不會滑動的椅子,保持正確坐姿,將右腳向前平舉;接著把右腳腳掌往上翹,等到小腿肚有微酸感,再將腳板往下踩直,反覆進行10~15次。然後換邊重複以上動作。

注意事項:此動作有助伸展大小腿肌肉、強化小腿肌力。但要提醒的是,動作過程中,應保持膝蓋打直,才能發揮鍛鍊效果。

★第6招/原地抬膝:

做法:維持站立姿勢,雙手微彎放置腰前,接著屈膝將右腳抬至與腰同高,動作同時膝蓋應碰觸掌心,並反覆換腳進行,30次為一循環。

注意事項:原地抬膝動作能有效鍛鍊臀肌、後腿肌、大腿股四頭肌,並提升膝蓋穩定性。但若是有膝關節疼痛、不適,或關節炎病史的長輩,建議諮詢醫師意見後再進行比較安全。

【專家小叮嚀】:

最後要提醒的是,民眾進行上述動作時,切記勿操之過急,而應緩慢操作、保持軀幹穩定後,再求動作準確;才不會舒展、暢通筋絡不成,反釀運動傷害發生。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7548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7 14:51 , Processed in 0.02774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