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回復: 0

呵護「小心肝」!防慢性肝炎,5大禁忌食物少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2-27 07:58: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呵護「小心肝」!防慢性肝炎,5大禁忌食物少碰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肝臟不單只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更扮演著協助代謝老廢物質、毒素的重要角色。但由於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因此當不適症狀出現時,往往病情已十分嚴重。想要保護自己的「小心肝」該怎麼做?專家表示,日常飲食中少碰反式脂肪、重鹹等5大類食物,就是養肝關鍵!



別小看肝病威脅!十大死因排行榜少不了它

台灣不僅是肝病的高盛行區,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更是幾乎年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到底為什麼肝病對人體危害這麼大呢?這是因為人體肝臟上並沒有痛覺神經的分布,在初期發炎時,多半不會有顯著的不適及症狀產生。

且當肝臟發炎問題未即時發現,加以控制、治療,便會進一步演變成肝硬化;而一旦進入肝硬化進程,目前尚未有相關藥物可讓肝臟硬化部位復原。若硬化情形嚴重,更有演變成肝癌的風險,其嚴重性不容小覷!

5大禁忌食物

因此,平時養成良好的護肝習慣非常重要!至於,想要避免肝臟發炎該怎麼做?美國知名營養師克里斯汀‧柯爾派翠克(Kristin Kirkpatrick)與胃腸肝膽科醫師易普欣‧漢諾納(Ibrahim Hanouneh),在共同著作的《28天消除脂肪肝》一書中提到,日常飲食適度避免、減少下列5大類禁忌食物的攝取是關鍵: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肝臟不單只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更扮演著協助代謝老廢物質、毒素的重要角色。

禁忌食物1/糖或糖漿:

糖、蜂蜜、甘蔗汁、濃縮果汁、各式各樣的糖漿,過食都容易造成血糖和胰島素快速飆升,對肝臟產生直接性的壓力。其中果糖(fructose)更算是眾甜味劑中,對肝臟健康威脅最大的一項。因為一旦人體吃進加工過的果糖(例如,高果糖玉米糖漿、結晶狀果糖)後,便會直接在肝臟轉化成脂肪,進而增加肝臟進一步發炎或損傷的風險。

禁忌食物2/過量飲酒:

偶爾小酌1杯紅酒無傷大雅,但是飲用過量的酒精,就會對肝臟造成負擔。原則上,成年女性每天喝超過1杯酒就叫做「過量飲酒」,男性則為2杯。(1杯酒的定義通常為:啤酒355毫升、紅酒148毫升、蒸餾酒44毫升。)

禁忌食物3/反式脂肪:

以營養層面來說,經常出現在烘焙包裝食品中的反式脂肪,目前尚未被發現任何可取之處。且根據2010年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ollege of Medicine)的研究更指出,飲食中攝取過多反式脂肪,易導致肝纖維化的發生。

禁忌食物4/高鈉重鹹:

對肝臟已經出現損傷的人來說,日常飲食攝取過多的鈉,更會加重肝臟負擔。而大部分加工食品的鈉含量都不低,例如,罐頭濃湯、沙拉醬,以及洋芋片等鹹餅乾,都是高鈉食物的一員。所以,建議想要減少鈉鹽攝取,應謹守「多吃全食物、少吃加工食品」的飲食原則。

禁忌食物5/精緻穀類:

基本上任何穀物被精製後,它們本來擁有的營養素,都會隨著纖維素一併消失,只剩下大量的澱粉。此時,再攝入這些精製穀物,就像是直接吃糖一樣,容易造成人體血糖和胰島素的濃度出現大幅波動,對肝臟產生直接性的壓力。因此,精緻澱粉、穀類建議適量攝取為妙。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627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19 09:18 , Processed in 0.38549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