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慎防心血管風險及腎病變 一針控糖減重兼顧腎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在台灣成年人口中,約8%患有糖尿病,其中約8成糖尿病患者有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問題。而當身體處於高血糖及肥胖的情況下,容易加速引發各器官病變,出現併發症如:心臟病、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及腎臟病變等等。而其中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的致死原因。
糖尿病慎防心血管風險及腎病變 一針控糖減重兼顧腎
據統計,糖尿病患有65%是死於心臟疾病及中風,且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較未罹患者,有高出2到4倍之風險得到心臟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冠狀動脈疾病)或中風。同時,腎臟科醫師提醒,糖尿病的成年人除了增加了心臟發作,中風的風險外,糖尿病亦居國人洗腎原因的第一名。
所以,糖友們選擇控制血糖藥物時,除了要注意藥物本身是否同時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更要謹「腎」,慎選能兼顧穩定血糖、減重和顧腎的藥物,才能達到整體糖尿病的治療成效。
國人洗腎原因 糖尿病是第一名
台灣人洗腎發生率之高舉世聞名,中壢長榮醫院腎臟科醫師徐偉岸主任表示,目前台灣洗腎患者中,糖尿病患佔比最大、約45%,而且這個數字未來還可能持續攀升,不久之後恐突破5成。
一名35歲計程車「運將」,BMI值約32.5,屬嚴重型肥胖,3年前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但因常常外食、食量大、三餐不定時、口服降血糖藥總是忘記吃,血糖老是大超標,結果於1年多前就併發第三期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幸好經醫師評估,改換兼顧控糖、減重和顧腎的針劑藥物,每天固定時間施打一次,不怕忘記,持續6個月後,血糖、腎功能和視力都恢復正常,人也變瘦變帥,更有體力為家人打工作。
持續高血糖+肥胖 腎臟健康拉警報!
為什麼糖尿病會加速腎臟功能惡化?徐偉岸醫師說明,糖尿病患持續性的高血糖會造成醣化蛋白蓄積於腎臟內,造成腎臟肥大發炎,以及腎血流量過度增加,腎絲球內壓力過大,進而導致腎絲球的硬化及纖維化,終致尿蛋白及不可逆的腎功能惡化。
另外,糖尿病患本身如有肥胖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子,因為肥胖病人的脂肪細胞會分泌出「脂肪激素」,導致腎臟血管的動脈硬化病變,造成腎臟細胞缺氧;而且肥胖本身也可以造成如同高血糖般的腎血流量過度增加,腎絲球內壓力過大,進而導致腎絲球的硬化及纖維化,對腎絲球功能產生雙重的損害。
徐偉岸醫師。(圖片提供/徐偉岸醫師)
控糖、減重、顧腎三合一!腸泌素類藥物對人體友善
治療糖尿病時,穩定血糖是主要原則,但目前常見的降血糖藥物種類,有些藥吃了會讓體重上升,不利於肥胖的糖尿病友;另有些降糖藥物經腎臟代謝,用於腎功能受損之病人身上,其副作用大於降血糖效果,有效性和安全性大打折扣,不適合併有腎功能不良的糖尿病患者使用。
對於過胖又合併腎功能不良的糖尿病友,徐偉岸醫師提醒「用藥治療要特別注意」。為兼顧血糖、體重及腎臟的問題,醫師建議患者在主治醫師的評估下,可考慮施打GLP-1類似物。GLP-1是人體內主要的腸泌素,為體內的重要的荷爾蒙之一。當人體進食後,腸細胞會釋放腸泌素(主要是GLP-1),去刺激胰島素分泌來消化食物中的糖份,同時透過GLP-1來抑制大腦的食慾中樞,讓人產生飽足感而不會暴飲暴食。如病患注射GLP-1類似物,可有效增加胰島素分泌並降低熱量攝取,同時達到控制血糖和減輕體重的效果。
而新一代的GLP-1類似物與人體腸泌素中GLP-1結構上相似性達97%以上,且其藥物不經腎臟代謝,而是經人體內自然生成的DPP-4(雙基胜肽酶)所分解代謝,不會增加腎臟負擔,治療上對人體較為友善。 過往的研究已證實GLP-1類似物可安全使用於腎功能不良之糖尿病患,不用減少劑量就能達到控糖、減重的雙重效果,以及能幫助肥胖患者降低約5%至10%的體重。除此之外,據最新發表於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GLP-1類似物亦證實是少數具有能顯著減少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變之降血糖藥物,可謂有多重保護糖尿病患之效果! 來自群組: ♨ 秋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