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到底要怎麼吃?專業營養師為您全方位解惑
對大多數人而言,「吃」是件很療癒的事,但對於癌症患者,「吃」卻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病患家屬更往往因為如何「吃」背負沉重壓力。究竟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與治療後該如何「吃」,《康健雜誌》14日邀請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營養室主任王麗民,從營養師的觀點,分享陪伴癌症病患20多年的營養飲食經驗。 癌症患者要怎麼吃?什麼都可以吃!王麗民舉出在營養諮詢門診時,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要怎麼吃」?她表示,病人與家屬往往從醫師口中得到的回答都是「什麼都可以吃」,常使家屬感到困擾,甚至還會有病患家屬帶了一整袋的營養保健食品來詢問。
王麗民指出,營養師在進行病患菜單的設計時,會對病患的病史、飲食史、體位測重資料等進行評估,如有些病患過去喜歡吃豬肉、生魚片等食物等,都會納入參考,病人若能按著營養師建議的均衡菜單吃,幾乎都能獲得人體所需的營養素。
康健雜誌舉辦「與癌共處:愛、知識與勇氣」趨勢論壇,現場民眾跟著和信醫院臨床心理師石世明體驗一顆葡萄乾帶來的感受。(顏麟宇攝)
營養保健食品勿亂買 生酮療法未必有效對於額外營養保健食品,王麗民表示,如果真的要吃,最好先找醫師或營養師討論,自己的病情適合哪一種營養品,切勿隨意亂買。
另外,王麗民也提到近年風行的「生酮療法」,即生理攝取方式產生酮體,但實際檢驗報告發現,不但病患體重下降,且造成腎臟、肝臟的負擔,並非人人有效,需視個人體質而定。
王麗民強調,營養療法(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是針對癌症病人不同的病症而評估、設計個別化飲食,在癌症治療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且需仰賴專業的營養師團隊,不希望在治療中因營養觀念不正確而導致併發症。
康健雜誌社長李瑟、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營養室主任王麗民14日出席康健趨勢論壇「與癌共處:愛、知識與勇氣」。(顏麟宇攝)
癌症病患最容易熱量、蛋白質不足王麗民表示,癌症病患最常見的營養問題,即熱量、蛋白質不足,由於化療期間會破壞細胞,造成熱量、蛋白質大量流失。王麗民強調,並非大魚大肉即可,而是設定一個目標,如蛋白質攝取量每1公斤吃到1.5公克、熱量比罹癌前多攝取20%等,純視病患個別狀況而異。
王麗民指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菜單,但有些人早上一口氣喝自製米漿、五穀饅頭、地瓜水果,看起來很健康,實際上卻都在攝取澱粉,造成血糖過高,反而成為「危險菜單」。她表示,了解健康飲食的內涵、維持健康飲食,是每一位國人的必修功課。 來自群組: ♨ 秋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