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3|回復: 0

心血管疾病病患趨年輕化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0-1 07:38: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心血管疾病病患趨年輕化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
1443157543388437019.jpg
預防醫學專科醫師蔡清標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

國健署公佈的資料顯示,近五年來台灣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不但越來越年輕,並呈現「男升女降」,男性的發生率為女性的2.8倍,尤其以40至49歲男性的增幅最大,對此,預防醫學專科醫師蔡清標指出,臨床上,20多歲年輕人的血管老化程度相當於80 歲老年人的案例近來屢見不鮮,為了預防與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建議民眾最晚一定要在40 歲開始進行每年定期檢查,隨時監測自己的健康狀,健檢項目更應視個人危險因子以及遺傳家族史來做增減。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3 年國人十大死因,儘管癌症仍居榜首,但心血管相關疾病已經連續蟬聯7 年(2007 ~ 2013)十大死因的第二名,蔡清標醫師表示表示,台灣每年逾萬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廣義來看,十大死因中第三名的腦血管疾病、第五名的糖尿病、第八名的高血壓及第十名的腎臟病,其實都包含在血管疾病的範圍,與心血管疾病常合併發生,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也都息息相關。

蔡清標說,這數字非常恐怖,也間接說明了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民眾健康,是不容輕忽的疾病,在預防醫學的角度來說,「治已病」不如「治未病」,因此,除了治療疾病之外,如何早期發現,甚至在一開始就防止動脈硬化更是重要課題,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是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來說,心電圖、抽血驗高、低密度膽固醇、高敏感度C 反應蛋白(hs-CRP)、運動心電圖,以及血管硬化檢測儀,都可初步篩檢心血管疾病,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提供的資訊指出,有不穩定型心絞痛、嚴重心律不整、主動脈狹窄等情況,應避免用運動心電圖來評估,可透過非侵入性檢查如高階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來發現心臟血管鈣化指數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可有效對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更好的預測;從而提供病患更全面、更有效益的早期治療,預防突發性心臟病或心肌梗塞而造成的致命危機。

超高速電腦斷層冠狀動脈造影在應用於檢查心血管疾病的優點還包括低輻射劑量,不需藥物嚴格控制心跳速率(特別是高心率患者),加速進行檢查,而且只需閉氣3 至4 秒即完成心臟掃描,可用來了解血管狹窄程度及作為冠狀動脈支架置放及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術後評估。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9-5 09:19 , Processed in 0.63729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