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血便,指的是由肛門排出血液,或者是糞便中含有血液,稱之為血便,或便血,通常是消化道的疾病所致。一般的出血部位,是以十二指腸之末段為分界點,以上屬於上消化道出血,發生的出血部位可能為口腔、鼻咽喉、食道、胃這些部位,而在十二指腸末段以下則屬於下消化道出血。
一.血便的原因有哪些?
1、痔瘡便血:其便血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
2、肛裂便血:其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拭可見,新鮮肛裂便後有肛門劇烈疼痛。
3、消化道疾病便血:大便呈柏油狀或呈黑紅色,出血部位多在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純紅,則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4、直腸癌便血:其便血呈鮮紅色,滴狀附於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門直腸下墜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數增加,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5、直腸便血、結腸息肉:其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潰瘍性結腸炎、痢疾多半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並伴有下腹痛、發熱、便頻等症狀。
6、全身性疾病便血:如白血病、血友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見的傳染病,便血的同時,會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現象。
二.血便的特性:
1.血便的顏色通常為黑色或炭色的大便。
2.若是上消化道的大量出血,血便的顏色會呈現比較鮮紅的色澤。
3.下消化道的出血,因為在腸道停留較久的時間,所以混合著一些粘液,膿液,未消化的食物等,會呈現出暗紅色。
4.血便的出現,以為肛門,直腸,乙狀結腸等的不正常出血較為常見。
5服用鐵劑,小蘇打粉,海藻製劑,大量綠色蔬菜,或者是含血液量較多的魚類或肉類,也可能使得大便出現黑色,必需要加以評估,與血便的黑色便作一個區別。
三.血便的症狀及惡化情形:
1.血便一開始會先出現腹部不舒服,腹痛的情形,還有腹部的鼓脹感。
2.而後血便或吐血會伴隨著一些症狀出現,如頭暈,四肢冰冷,出汗,發熱等,這些情形是因為出血的情形所引起的循環衰竭產生的狀況,同時也可能會有輕3
微的發燒,主要是因為不正常的病症而致白血球的增加。
3.當吐血或血便的情形持續發生時,就有可能會產生其他比較嚴重的症狀,如貧血,電解質不正常,代謝性酸中毒。
4.若是迅速又持續性的出血,可能會造成休克的情形。
5.出血性的休克可以分為無症狀的休克,輕度休克,中度休克,重度休克,深度休克幾類,愈嚴重的休克情形,會引起更嚴重的後續反應,從一開始的精神
不,起立性頭暈,眩暈,皮膚冰冷,一直到最嚴重的昏睡,虛脫,發紺等危險狀態,不可不特別注意大量,迅速又持續性的吐血或血便所造成的出血性休
克。
四.如何預防血便:
1. 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勿熬夜,最好有輕鬆及無壓力的生活步調及進食環境。
2. 改變飲食習慣,勿暴飲暴食。
3. 用餐後最好有15~30分鐘的休息再開始工作。
4.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及調味料,如辣椒、芥末、醋、胡椒等。
5. 戒菸酒。
6. 避免飲用刺激胃酸分泌的飲料,如咖啡、可樂、高糖分的果汁、濃茶等。
7. 盡量避免高澱粉的食物,如稀飯、地瓜,其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加。
8. 注意藥物服用。 阿斯匹靈是預防心臟病的用藥,可抑制血液凝固,預防血栓產生,但卻造成胃出血的發生機率;類固醇類止痛消炎藥,容易降低胃壁黏
膜抗胃酸的功能,所以長期使用此兩類藥物的患者,應注意藥物的劑量、服用方式及相關的副作用產生。
9. 注意保暖。冬天氣溫低,血管容易收縮造成血流降低,導致胃分泌黏液的功能下降,而容易增加胃出血的機率。
結語:其實規律的生活、控制情緒、降低心中的煩惱,以及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就是養生的不二法門,如果您本身就是腸胃出血的高危險群,或是曾經有腸胃出血
的病史,建議您可以定期每年至醫院健檢及早預防;若您現在已發現有解血便或黑便的情形,請您馬上至醫院就醫,才不致於延誤病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