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家裡的寶寶愛打人,父母可能很頭疼,其實要正確理解幼兒打人的行為及原因,才能作出正確應對,如果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會改”是完全錯誤的,幼兒期“打人”的壞習慣會影響寶寶一生,不可不慎!
家中的小寶貝一到某個時期就變得很愛亂打人,不及時阻止的話,將來就很有可能會變成小霸王,到處欺負別的寶寶,但越是責罵寶寶不准做這動作,寶寶就越會再犯,到底要怎麼改善小寶貝這種行為呢?
一.了解寶寶打人的動機:
1.成長發育的一些因素導致打人:
❤ 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發,事事都是“我”字當頭。
❤ 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幹,於是動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打。
❤ 與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個東西人家不給,他又不會“要”,於是就打人。
❤ 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說不清楚、別人沒有照做,情緒不好,就打人。
❤ 喜歡看別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後哭的樣子,缺少同情心。
❤ 看電影、電視上有大人打人的鏡頭,很好玩,於是就模仿。
❤ 尋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時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
❤ 得不到注意的時候,只好做一些比較強烈的“動作”:打,來引起注意。
❤有時候寶寶打人是因為覺得好玩,不曉得這個動作所代表的意義。
2、身體、環境發生變化導致打人:
❤ 生理因素導致煩躁,比如在餓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況下,打人就比較多。而有些寶寶則是想藉由打的動作表達自己情緒的不滿。
❤ 生活變化大,不適應。比如,搬遷、換保姆、上幼兒園等。不知怎麼回事,又不會表達,於是揮動手臂,無目的地亂打。
3、父母的態度也決定著寶寶的行為:
❤ 對寶寶冷漠、經常拒絕他的要求、無視寶寶表現出的“暴力”衝動,這樣的父母容易培養出帶有攻擊性的孩子。
❤ 因為他們總是挫傷寶寶的需要,在幼小心靈中埋下了對人漠不關心的種子。
❤ 也有的父母過於嚴厲,靠體罰來約束寶寶,更讓他懂得瞭如何才能傷害他人。
❤ 有的父母過分溺愛,寶寶開始打人的時候沒有嚴厲制止,甚至覺得被寶寶打不算大事,一味縱容寶寶,使寶寶形成了打人習慣。
❤ 家庭成員間發生分歧時互相攻擊、哭叫、打鬧、吵架也會對寶寶產生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 所以,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寶寶樹立正確的榜樣。
二.耐心地教導寶寶及策略:
遇到寶寶愛亂打人的情形,爸比媽咪還大聲責罵或是體罰寶寶的話很容易適得其反唷,最好的方式是理性平和地向寶寶解釋「為什麼這個動作不好」、「這動作容易帶來甚麼後果」等等...讓寶寶慢慢培養正確的觀念,就會戒掉打人的習慣囉。
寶寶打人家長解決策略:
❤ 找出寶寶行為的根源。在了解寶寶的基礎上再根據寶寶的情況冷靜地處理問題。
❤ 然後給寶寶講道理,並告訴寶寶正確的處理方法。
❤ 不要以暴制暴。父母應該告訴孩子,無論如何,攻擊性行為是不受歡迎的。
❤ 父母還應經常撫摸、擁抱或者親吻寶寶,讓他明白,只有這些方式才是表示友好的恰當方式。
❤ 從側面教育寶寶。當發現別的小朋友有攻擊性行為時,父母可以平靜地在寶寶面前議論一下所見到的事實,藉此告訴寶寶攻擊行為是不受歡迎的行為等等。
❤ 教給寶寶正確的交往方式,有時候,寶寶打人僅僅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為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沒法更好地表達自己,另一方面因為他的某些經驗表明,
攻擊性行為是獲得關注的重要手段,於是他會不斷採用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適時鼓勵寶寶,爸比媽咪應該要適時的鼓勵寶寶,多對寶寶做一些擁抱、親親等親密動作,讓寶寶學習這些友善的動作,並經由鼓勵、獎勵的方式,讓寶寶
漸漸培養正向、樂觀的心態,如此一來即可減少寶寶打人的次數。
❤與寶寶溝通、遊玩,寶寶打人的契機或許是想引起爸比媽咪的注意及關心,多讓寶貝接觸小動物、小植物,或是一些新朋友,都會讓寶貝轉移注意力,
不但能增加寶寶與別人接觸的機會,同時也會減少寶寶用拳頭表達情緒的頻率喔。
❤注意自己的動作及週遭影響,小寶貝很多的一舉一動很多是從爸比媽咪身上、電視節目與各式讀物上面學來的,不但要注意電視播放的內容,爸比媽咪也要注
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有無不妥,當個寶貝最棒的楷模唷~
結語:對於寶寶的攻擊行為,爸媽不需太緊張,因為這是發展的過渡現象,但爸媽必須給寶寶適度的引導,讓他漸漸了解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而學會用別的方
式表達想法。這也是寶寶成長的過程喔!爸媽加油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