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2|回復: 1

「家備生薑,小病不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6-4 08:0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家備生薑,小病不慌。」
10410210_728174743885538_2067560833811922864_n.jpg
「家備生薑,小病不慌。」薑因保健作用已被使用了幾千年,不僅是人們喜愛的廚房調味料;其性辛溫,還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保健功效,若再配上紅糖、大棗或綠茶等不同配料,妙用無窮,可以預防許多疾病喔!

我認識一個退休老幹部,曾經是科委主任,名叫金石。金主任非常熱愛中醫及回醫回藥,也是我父親的好友。有次我去探望這位前輩時,閒聊中他談到自己治療拉肚子的經驗,我在此如實記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生薑炒飯改善拉肚子
二○○七年冬天,寧夏極為寒冷,金主任和老伴只能一天到晚待在⋯⋯家裡烤火爐,根本沒辦法出門。只不過,金主任還是受了涼,出現了拉肚子的症狀,可是當時他家裡正好沒有治療拉肚子的藥,又怕冷不願意出去買,怎麼辦呢?

金主任的老伴在廚房裡找了一塊生薑(注:相對於乾薑──經過太陽曝曬的生薑而言,生薑可能是嫩薑也可能是老薑),把薑炒乾、炒黑,再加上大米,把米也炒黃以後,和水一起煮,然後讓金主任喝下薑粥水,薑粥水很有效,金主任很快就好了。這就是生活中的食療學,回醫的很多經驗就是這麼代代相傳下來的。很多朋友都有脾胃虛寒的問題,稍微吃一些涼的東西或者不小心受涼就容易腹痛腹瀉,經常感覺腹部冷冷的,喜歡喝熱水,有此種症狀的朋友就可以經常吃生薑炒飯。

■不同搭配,不同療效
● 大棗薑湯:薑性味辛溫,可溫中止嘔、解表散寒,大棗性味甘溫,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二者合用,可充分發揮薑的作用,促進氣血流通,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生薑重補暖,大棗重補益,對治療寒涼引起的胃病也很有效。

● 紅糖薑湯:紅糖具有養血活血的作用,薑湯裡放些紅糖,可改善體表循環,治療傷風感冒。要注意的是,紅糖薑湯只適用風寒感冒和淋雨後胃寒,不適用暑熱感冒和風熱感冒。

● 綠茶薑湯:新鮮的薑汁對預防中暑很有效果,搭配清熱解毒、益氣舒心的綠茶,效果更佳。取綠茶和薑絲各五克,用沸水沖泡十分鐘左右即可。這道食療方尤其適合在盛暑與秋熱交替時喝,有清熱舒心的功效。

● 鹽醋薑湯:盛夏之時,天氣炎熱,不少人容易得「空調病」,肩膀和腰背會遭受風、寒、濕等病邪的侵擾,特別是老人肩周炎容易發作。遇到這種情況,可熬鹽醋薑湯熱敷,在熱薑湯裡加少許鹽和醋,用毛巾浸泡擰乾,敷於患處,反覆數次,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大大緩解疼痛,也可用毛巾沾熬製好的熱薑湯敷於四肢痠痛處。

● 薑汁可樂:這個常見飲品具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可增加熱量,暖胃驅寒,最適宜在冬季飲用。
● 烏梅生薑:取兩個烏梅置於碗內,放入適量生薑汁以及二十毫升醬油、少許砂糖,然後沖入沸水趁熱飲用,可以有效治療胃痛及腹痛。

■生薑這樣挑、這樣煮
要注意的是,熬薑湯應該挑選表皮沒有裂口、顏色鮮豔的新鮮生薑,不要選那些起皺、變乾發黑的。生薑表皮中有較多營養成分,熬湯時,應該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養分的流失。另外,生薑性味辛溫,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不宜長期食用。

(蘋果即時 http://bit.ly/1huORn9)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4-6-4 15:14:2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來如此,長知識了,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1-12 21:10 , Processed in 0.02604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