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06|回復: 0

查到男友「瘋狂開房史」 上海女老師喊停婚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2-4 19:07: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ETtoday – 2013年11月29日 下午12:38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先前有多家酒店的開房數據被洩漏,雖然後來下載連結失效,但流傳過就不可能徹底封殺。上海一名女老師與男友論及婚嫁,也下載該資料庫,查詢發現男友曾經有一段瘋狂的「開房史」,一番糾結後終提出分手。

根據上海《新聞晨報》報導,30歲的王芳(化名)是上海某高校老師,面相姣好的她半年多前經朋友介紹參加相親活動,認識了大一歲的許輝(化名),由於許輝在國企上班,工作體面,又濃眉大眼,說話幽默,頗得她的歡心。


王芳與許輝很快陷入愛河,見了雙方家長,還相伴到外國旅遊。上個月,兩人打算步入禮堂,開始籌備拍婚紗、買鑽戒事宜。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然而,就在王芳與許輝的愛情即將修成正果之際,卻忽然傳出分手的消息。王芳同事透露,網上流傳一個資料庫,包含數千萬人在過去多年的開房資訊,王芳為了「考察」男友過去的生活作風,便下載了資料庫,一搜發現男友曾經有一段瘋狂的「開房史」

據稱,許輝幾乎每週都有幾個晚上到賓館開房,而且從入住時間和退房時間來看,每次都不過夜,只逗留2、3個小時。

王芳懷疑男友過去的生活作風不端正,但始終沒有明講。她思前想後,最終決定提出分手。王芳說,自從查完開房資料後,心裡就有一個無法解開的疙瘩,「與其讓這個疙瘩困擾一輩子,不如索性快刀斬亂麻了斷了這份感情。」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大陸安全性漏洞監測平台烏雲(WooYun.org)上個月發佈報告稱,如家、漢庭等大批酒店的開房記錄被協力廠商存儲,並且因為漏洞而洩露,客戶姓名、身份證號、入住時間和房號均可見。隨後,網路出現「查開房」網站,可查詢到身份證號、生日、地址、手機號等個人資料。
目前,「查開房」網站已經無法訪問,開房資料庫的下載連結也已經失效。不過,IT業內人士表示,「只要該資料庫在網路上流傳過,就不可能徹底將其封殺,更不可能追溯其源頭究竟是誰。」

對於王芳的案例,上海政法學院社會管理學院院長章友德教授認為,表面上看是道德範疇,其實是公民隱私受到侵犯的法律範疇事件。章友德表示,在該事件中沒有贏家,王芳和男友都是資訊洩露的受害者。

--------

女子網上查到未婚夫“瘋狂開房史” 喊停婚事

2013年11月29日 09:01:29 來源: 新聞晨報

晨報記者 肖允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查開房”已登不上
  數據庫難徹底封殺

  如今,“查開房”網站已經無法訪問,“開房數據庫”的下載鏈接也均已失效。但IT業內人士表示,“只要該數據庫在網絡上流傳過,就不可能徹底將其封殺,更不可能追溯其源頭究竟是誰。”該人士表示,雖然目前絕大部分鏈接已經失效,但保守估計,之前的下載量至少達數百萬人次,而且不少人將數據庫拷貝在本地電腦或網盤上。一旦風頭過了,該數據庫很可能重新出現在網絡上。數據庫涉及的個人隱私依舊有可能被洩露。

  晨報記者 姚克勤 實習生 蔡創
  “2000萬開房數據”的文件在網際網路上被瘋狂下載所引發的隱私危機,如今已經演變成一場信任危機。就在近日,滬上一高校女老師在談婚論嫁前夕,也下載了該數據庫,查詢發現未婚夫的多次開房記錄,一番糾結後終提出分手。

  資訊洩露引發了信任危機,最終讓一段美好姻緣付諸東流,這讓很多人始料未及。在“該不該查詢未婚夫開房記錄”的問題上,市民也是各執一詞。對此,律師和社會學家認為,該事件表面上看屬于道德範疇,其實內在是公民隱私受到侵犯的新型法律範疇事件。如何保護公民隱私,對當下法律是個新的挑戰。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每週都要開幾晚房
  每次只逗留幾小時

  30歲的王芳(化名)為上海某高校的女老師,工作體面,面相姣好。半年多前,經父母的朋友介紹,王芳參加了一次相親活動,認識了許輝(化名)。
  31歲的許輝在國企上班,濃眉大眼,說話風趣幽默,頗得王芳的歡心。兩人很快便談起戀愛,見了雙方父母,還相伴到國外旅遊,感情迅速升溫。上個月,王芳和許輝打算步入婚姻殿堂,開始籌備買鑽戒、拍婚紗照的事。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誰知,就在兩人的愛情即將修成正果之際,突然傳出分手的消息,而這個巨大變故竟是“查開房數據庫”惹的禍。原來,王芳聽同事說,網上正在流傳一個數據庫,裏面包含數千萬人在過去多年的開房資訊,王芳為了“考察”未婚夫過去的“生活作風狀況”,便下載了這個數據庫,用未婚夫的名字及身份證資訊進行查詢。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查詢結果顯示,許輝在幾年前曾有一段“瘋狂”的“開房史”,幾乎每週都有幾個晚上到賓館開房,而且從入住時間和退房時間來看,每次都不過夜,只逗留兩三個小時。

  王芳夜不能寐,懷疑許輝過去的生活作風不端正,但始終沒有在許輝面前挑明。她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和許輝分手。王芳說,自從查完開房數據後,心裏就有一個無法解開的疙瘩,“與其讓這個疙瘩困擾一輩子,不如索性快刀斬亂麻了斷了這份感情”。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丈夫記錄滿滿一屏
  全職太太進退兩難
  小玉(化名)與小威(化名)結婚3年,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小威經營著一家公司,經濟條件不錯,因此婚後沒多久,小玉便從單位辭職,專心做起了全職太太。
  小威由於工作關係,經常要陪客戶應酬,有時淩晨三四點才回家。不久前,小玉看到新聞裏說,有網站可以查詢開房記錄,便登錄網站,輸入丈夫的名字查詢,結果讓她大吃一驚:丈夫開房資訊密密麻麻列了一屏,而且開房的時間都不長。

  小玉很不滿,幾次想和小威把話兒挑明。但她看到小威回到家疲憊的樣子,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前個週末,小威帶著女兒去公園玩,看著父女倆歡聲笑語的樣子,小玉心中泛起苦澀。究竟是要一個說法,還是要這個家,小玉自己心裏也沒答案。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市民熱議]
  近日,記者就“該不該查另一半的開房記錄”這一話題隨機採訪了10位市民。

  正方:查一查更保險
  58歲的王先生說,現在很多人“閃婚”,對對方的人品、性格根本不瞭解,這種婚姻大多不會持久。他認為,查開房記錄雖然不可能全面瞭解一個人,但可以反映這個人的生活作風以及對待感情的態度。

  50歲的陳女士也認為,現代人的感情基礎薄弱,互相不知根知底,容易給婚姻帶來一定的風險。至於女教師王芳去查男友的開房記錄,“我覺得挺好的,我的女兒以後談戀愛了,我也會建議她去查一查”。

  反方:查的人自找沒趣
  52歲的祁先生第一反應是:“太可怕了,這種資訊洩露給感情造成的傷害太大了! ”他說,感情和婚姻的基礎是相互信任,但王芳明顯對男友沒有最基本的信任,“這種做法要不得,說句難聽點的話,她如果不改掉這個毛病,今後很難找到對象,即使結婚了,婚姻也不會長久”。

  34歲的丁先生則認為,僅僅因為查詢了幾年前的開房記錄就分手,不值得。“查到的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現在,更不能代表未來。 ”
  27歲的穆小姐表示,自己和男友即將領結婚證,但不會像王芳那樣查詢男友的開房記錄。她認為,難道查到有開房記錄,就說明作風有問題,而查不到開房記錄,就說明作風一點問題也沒有嗎?既然你認可了他的現在,也應該接受他的過去,查開房記錄這種事情,結局只有一個,就是“自找沒趣”。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中立:感情的事說不清
  39歲的趙先生和29歲的毛女士均認為,戀人之間的感情是很微妙的,不能用“非對即錯”的標準來評判。既不能樂觀地認為,王芳的男友是個正人君子,也不能悲觀地認為,王芳和男友結婚後,婚姻一定不幸福。

  [專家觀點]
  “查開房”僅是資訊洩露冰山一角
  上海政法學院社會管理學院院長章友德教授認為,男女通過相親認識,彼此之間的認知可能僅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因素,對于對方的性格、品行等深層次因素缺乏瞭解。一旦因為資訊洩露而使得一方過往不良行為暴露在對方眼前時,便會被無限放大,從而引發信任危機。“王芳的案例很新穎,我準備把它帶到課堂裏去,和學生探討網絡時代的道德與法律問題。”章友德認為,這個案例表面上看是道德範疇,其實是公民隱私受到侵犯的法律範疇事件。

  章友德表示,在該事件中沒有贏家,王芳和男友都是資訊洩露的受害者。如何保護公民隱私,如何應對隱私洩露這個新的問題,對當下法律是個新的挑戰。
  上海聯業律師事務所王展律師則認為,開房信息屬於比較私密的個人資訊,從法律上講,將這種私密資訊通過網絡、通過海量數據庫的方式大規模地洩露出去,使得私密資訊被他人窺視,這就是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查開房”僅僅是冰山一角,資訊洩露的情況會逐漸蔓延到醫療、電子購物等領域,甚至會引發詐騙事件。

  然而,目前我國對於洩露資訊的處罰,卻沒有相關的法律體係作為支撐,還未形成一個統一的、關於個人資訊保護方面的基本大法,僅在《民法》和《刑法》中個別提到,且量刑不高,違法成本低,所以難以根本遏止。“如果沒有專門的個人資訊保護法作基礎,如何認定違法將會是一個難題。因此當下應加快立法保護工作,制定並不斷完善《個人資訊保護法》,為保護公民的隱私權提供強力的保障。”


網絡圖片 與新聞無關

  [記者手記]

  大數據時代的“蝴蝶效應”
  晨報記者 姚克勤

  “大數據”是時下最炙手可熱的IT詞匯,但如今卻被潑了一盆冷水:一次全國範圍的數據洩密,竟誘發了一樁婚事告吹,可謂是“大洩露”引發的“蝴蝶效應”。
  雖然相關網站已無法訪問,相關數據庫下載也已失效,但“查開房”事件暴露出的資訊安全問題仍不容小覷。有業內人士提醒,數據庫包含的海量身份證、住址、電話等資訊是不法分子眼中的 “肥肉”,更大的“蝴蝶效應”—各類推銷、詐騙活動將迎來“井噴”。

  “大數據”時代,網絡對個人資訊的採集便捷程度令人咋舌,你午飯在哪裏吃、晚上在哪裏睡、網購過哪些東西、看過哪場電影、和誰煲電話粥,都會在不經意間留下痕跡。但和突飛猛進的技術產生強烈反差的是,目前對於個人資訊的保護力度卻異常孱弱。

  誠然,我們無法因噎廢食拒絕“大數據”時代來臨,但如何讓資訊的使用、保存與流動保持在安全可控的範圍,是擺在職能部門和每個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4-9-23 16:26 , Processed in 0.48979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