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頭殼newtalk2013.11.05 鄭凱榕/編譯報導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團隊4日發表,發現體長約現存種2倍、長達1公尺且具有大牙的鴨嘴獸同類的牙齒化石。
根據日本共同通信社5日報導,在此之前從未找到與現存鴨嘴獸具有巨大差異的物種。這次發現的化石,或許可以對於鴨嘴獸這種具有鳥般的嘴、雖然是哺乳類卻產卵的獨特物種,提供了演化過程中的研究線索。
研究團隊是在澳洲昆士蘭州發現的牙齒化石。目前推估應為1500萬年前到500萬年前生存在水邊的生物。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鴨嘴獸(學名:Ornithorhynchus anatinus)是單孔目動物。種類極少,同屬之中只有鴨嘴獸一種動物。
鴨嘴獸是半水生哺乳動物,棲地在澳大利亞東部地區和塔斯馬尼亞州,當其標本被送到博物館時,奇怪的外觀使得當時歐洲的生物分類學家認為這是人為設計出來的物種。
鴨嘴獸是為數不多的有毒哺乳類動物,雄性鴨嘴獸的後肢有尖刺,可分泌有毒物質,人類被刺到會產生劇痛。鴨嘴獸的獨特性使牠成為演化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對象。鴨嘴獸還有另一個奇妙的技能,它們是除了海豚之外,唯一具有電磁感覺能力的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