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流感(Influenza)?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之急性呼吸道疾病。發病初期之全身性症狀嚴重,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足以影響工作能力。在高危險群之病患,其嚴重之併發症亦可能導致死亡,根據估計約每5,000~10,000名患者,就會有1人死亡。
流感及一般感冒有何不同?
普通感冒(Common Cold)
致病原:會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大約200多種,包括比較常見的:鼻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性病毒、腺病毒等等
潛伏期:約1天
感染型態:1. 不分年齡層 2. 症狀逐漸發生,通常只有局部上呼吸道症狀,多無嚴重合併症
臨床症狀:1. 較少見發燒,如果有的話,體溫也只有些微的升高 2. 偶爾會有輕微的頭痛 3. 全身性的肌肉酸痛及關節疼痛較輕微或少見
病程:短期間可復原
併發症:較少出現合併症
治療方法:感冒多半可自癒,支持性療法
預防方法:1. 勤洗手,在感冒流行時應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合,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2. 平時保持正常作息及良好生活習慣,提升自我免疫力
流感(Influenza, Flu)
致病原:流感病毒分為A、B、C三型。另外,因為它很容易發生變異,所以容易發生大流行
潛伏期:1-3天
感染型態:1. 不分年齡層 2. 症狀突然發生,通常會引起全身性症狀,且有可能有嚴重合併症,甚至死亡
臨床症狀:1. 高燒,有時伴隨寒顫;發燒可能持續3天 2. 通常伴隨著嚴重的頭痛 3. 全身性的肌肉酸痛及關節疼痛,會有明顯且持續的疲勞與虛弱;部份幼兒會有小腿肌肉觸痛
病程:1~2週
併發症:肺炎、鼻竇炎、支氣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腦病變、腦炎、雷氏症候群等
治療方法:依照醫師處方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及支持性療法
預防方法:1. 應考慮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種 2. 勤洗手,在流感流行時應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合,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3. 平時保持正常作息及良好生活習慣,提升自我免疫力
認識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有A、B、C三型,其中A型病毒較容易發生變異,如果出現一種新的病毒亞型,將會引起全世界的大流行;B型病毒則會發生比較輕微的變異,C型病毒則甚少在人類造成疾病。 A型病毒依其兩種主要抗原(HA, NA)的不同,區分為不同亞型;近百年來曾經在人類身上發生大流行,且成為目前每年季節性流感的型別有H1N1、H2N2及H3N2等。
流感是如何傳染的?
(1)流感主要藉由飛沫傳染,經由咳嗽、打噴嚏等途徑將病毒傳給鄰近的人,尤其是在密閉空間中經由空氣傳播。
(2)由於流感病毒可在寒冷低溼度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故亦可能經由接觸傳染。因此,注重個人衛生及洗手是預防傳染的重要事項。
流感之潛伏期及可傳染期?
所謂潛伏期是指被感染至發病(出現症狀)這段期間,而流感之潛伏期短,通常1~3天;罹患流感的成人,在發病前一天至症狀出現後的3~7天均可能會傳染給他人,小孩則到發病後7天仍具傳染力。
流感及流感併發重症之好發季節?
臺灣地處亞熱帶,流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仍以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歷年來多自11月下旬開始病例逐漸上升,12月至隔年1月份進入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流行期可能延長至隔年2、3月;而局部流行及零星病例則每個月都可能發生。
流感的症狀及併發症
(1)感染流感病毒後會發生嚴重之全身性症狀,例如急性發燒(耳溫≧38℃)、頭痛、咳嗽、喉嚨痛及全身肌肉痠痛等。
(2)流感除了會引起全身性症狀外,還有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流感併發重症多見於老年人、小孩,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肺炎,有些是病毒本身引起的,有些則是繼發性細菌感染,其他還包括中耳炎、鼻竇炎、腦炎、腦病變、雷氏症候群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
預防流感及流感併發重症的方法
(1) 應考慮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種,尤其是高危險群(65歲以上老人、6個月以上2歲以下幼童、慢性心肺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或居住於安養機構及長期處於易快速傳染流感地方(如醫療院所)的人。【有關流感疫苗接種之相關資訊,請參閱本局出版之「流感疫苗接種手冊」或至 或 查詢】
(2) 在發病初期,經醫師評估處方服用抗病毒藥,可減輕症狀及縮短病程。尤其是65歲以上民眾如出現類似感冒症狀時,請儘速就醫,經醫師診療後使用抗病毒藥物。
流感的防治方法,除打疫苗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感染?
(1) 注重保健、均衡營養、適度運動,以提升自身抵抗力。
(2) 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衛生及通風。
(3) 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以避免經由咳嗽、鼻涕,或經由手接觸口沫或鼻涕等黏液之病毒傳播途徑。
(4) 流感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感染流感病毒後應注意事項
1. 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上口罩,並請儘速就醫。
2. 生病時,儘量不上班、不上課。
3. 當感染流感時,應多休息、多喝水。
4. 流感係病毒性疾病,故抗生素並無法有效治療,因此,不應自行或要求服用抗生素,需遵照醫囑服用藥物。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