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6|回復: 0

腰痛別只認為是腰問題!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8-29 07:54: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腰痛別只認為是腰問題!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醫師啊,我腰痛很久了,以前照X光說第四第五目長骨刺,椎間盤突出拉」我仔細觸診患者所摸的位置,是在薦髂關節上,並不是腰;如此的情節常常在門診上演,因各式廣告的關係,國人對椎間盤突出有初步的暸解,但對造成下背痛的另一項主因「薦髂關節痛」卻常常忽略。郭綜合醫院表示,2015年的回顧性研究,目前認為約有10-25%的下背痛是薦髂關節問題引起。

薦骨和髂骨、坐骨、恥骨一同構成我們的骨盆,薦骨上接著脊椎,薦骨和髂骨有薦髂關節連接,髂骨再與大腿骨連接。

郭綜合醫院中醫科顏士展主治醫師指出,大家可循著腰椎向下摸到屁股上的三角形的大骨頭,那就是薦骨;薦髂關節上乘著脊椎,下接著大腿,是全身負重最重的關節,如此辛苦的天天工作,也難怪下背痛會在此產生。

顏士展醫師說明,診斷上部分患者曾有薦尾椎或坐骨撞傷的病史,搭配望診患者的身形,觸診骨性結構是否錯位,還有各項的理學檢查,進一步也可利用影像學來輔助診斷。

顏士展醫師表示,中醫治療可使用針灸八髎穴、長強穴等來治療,局部可觸診緊繃點施針,針開局部有問題的結構;若有薦髂關節錯位的患者也可使用正骨手法及推拿治療;若患者太虛則可再加上活血化瘀及補肝腎中藥以達到良好療效。以下來看典型的案例。

顏士展醫師舉例說明,40歲女性,數年前曾自樓梯跌傷,屁股著地,並未治療,近年來薦髂關節漸有疼痛感,頭易暈,體力差,食慾較差;觸診局部較緊,脈診下半身脈弱偏澀;針刺八髎穴,長強穴,1週3次,3週後,體力改善,頭暈無,痛已無。

顏士展醫師進一步表示,此案例就是在一次的創傷後產生慢性疼痛,在排除內科問題如僵直性脊椎炎等等後,大部分的病人可以問到薦尾椎或是坐骨的撞傷史,也就是俗稱的「鄧丟尾椎」;在X光確認無骨折後,大部分的病人可能不以為意,但日後常常出現薦髂關節痛的問題;除了局部的疼痛外,受傷的位置常常影響到中醫所說的督脈的巡行,造成頭暈的現象。

顏士展醫師案例二說明,這也是常見的典型案例,但是由中醫所說的腎虛引起的薦髂關節錯位,32歲男性,因兩小趾時有觸電感來求診,有薦骨撞傷史,工作壓力大,下半身脈弱,末端澀,配合理學檢查,判斷神經問題也是由薦髂關節的小錯位引起;1週1次針刺薦骨傷點,配合濟生腎氣丸治療2週後,觸電感即甚少發生。

顏士展醫師指出,案例二的男性除了撞傷史外,還有工作壓力大的問題,做夢亦緊張,在中醫觀點來說,長期的緊張恐懼會耗損腎氣,日積月累會影響到薦髂關節的穩定性;在復健科會設計運動來加強骨盆的相關肌群,而中醫會在此基礎上再加上補腎的藥物治療,臨床上效果良好。

案例三則是較特殊案例,但臨床上也越來越多見。顏士展醫師指出,40歲憂鬱症女性,身形瘦小,主述薦髂關節痛甚,脊椎多處痛點,左手大指板機指,診脈脈虛緊澀;以當歸四逆湯內服,養血祛寒後配合針灸八髎穴,魚際穴,疼痛緩解,板機指亦改善。

臨床上憂鬱症常伴隨著各種疼痛,薦髂關節痛也相當常見,患者本身因憂鬱症以活力不佳,加上薦髂關節疼痛更降低其活動意願。院方表示,中醫能針灸改善其疼痛加上對症的內服藥治療,讓憂鬱症患者體力精神改善。

顏士展醫師強調,除了針灸及中藥治療外,運動也是薦髂關節疼痛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下半身及核心肌群的訓練,如走路,慢跑,太極拳等薦髂關節相關肌群的訓練;韌帶的伸展,如簡單的瑜伽等,患者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否則不當的運動可能增加疼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4 01:01 , Processed in 0.02066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