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2|回復: 0

每天動身體 鬆柔梳頭緊繃除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8-7 00:27: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每天動身體 鬆柔梳頭緊繃除


作者/潘明聰、施文儀 文章出處/摘錄自文經社《簡易八式健康功》
人體的兩大重要經絡系統,十二正經及奇經八脈都直接或間接地匯集於頭部,其中足三陽及手三陽主司人體六腑的氣血,都分布在頭部及臉部,任督二脈也皆匯集於此,故古醫書記載:頭為「諸陽之首」、「諸陽所會,百脈相通」。

更詳細地說,頭為一身之主宰,在中醫學理中,頭是諸陽所會。足三陽:膀胱經、胃經及膽經從腳掌經背部、腹部,經過頸部、或經頭後,到臉部;手三陽: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從手指經手臂、頸,也均經行臉部;任督二脈均起於會陰,督脈走背部,
任脈走腹部,在身體中線上行,督脈繞經頭頂,經臉部到口腔內上顎門牙齒齦處(齦交穴),任脈則往上至下唇下方之承漿穴,只要舌抵上顎,兩脈相連。這些經脈多在臉部與其他經脈相絡,形成一個綿密的網絡,醫典說百脈相連,名符其實,也怪不得中醫師治療多種疾病,常在頭部下針。

由上述可知,頭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每天刷牙、洗臉、洗頭都有疏理頭部經絡的功能,梳洗完總覺得神清氣爽,但若要有顯著的養生效果,則非梳頭莫屬。

自古以來,古人就有梳頭養生的做法。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也是個按摩養生的大師,他在自傳中就描述許多養生良方,透露出他也把梳頭做為日常生活中的養生之道,他的詩寫道:「羽蟲見月爭翾翻,我亦散髮虛明軒。千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入霜蓬根。」自述在月光下梳頭,肌骨甦醒,氣入髮根的情境。另外他的《醫藥雜說》被後人編入《蘇沉良方》一書中寫道:「梳頭百餘下,散髮臥,熟寢至天明。」與上述詩句均可推測蘇東坡有晚上梳頭的養生習慣。

宋人郭尚賢在《清異錄》著作中寫道:「梳頭洗腳長生事,臨臥之時小太平。」《延壽書》上說:「髮多梳,則明目去風,常以一百二十為數。」《諸病源候論》中寫:「千過梳髮,頭不白。」可見,從古代起,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梳頭養生保健的好處。醫學研究也指出,加強對頭皮的摩擦,能有效刺激頭皮末梢的神經和皮下毛細血管,可祛風散濕,預防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腦中風、頭痛及老年癡呆症等疾病。

梳頭還是梳髮?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提到:「發為血之餘,腎其華在發。」發即是髮,頭髮是「血之餘」,肝藏血,肝血充足,就能供應頭皮血流;腎氣足,頭髮就烏黑亮麗。因此梳頭也是梳髮,兩者一兼二顧,不一不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4 19:04 , Processed in 0.02176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