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9|回復: 0

體內發炎,衰老快速!多吃這些食物為腸道把關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3-27 00:04: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體內發炎,衰老快速!多吃這些食物為腸道把關
大多數人都有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問題,也有許多人在體檢時發現腸子有息肉,原來這些都是腸道發炎的徵兆。簡單說,人體最容易發炎的病灶,就在腸子!如果腸子發炎未控制,長期發炎的結果就容易導致老化及慢性疾病的形成,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關節炎、糖尿病、失智症,甚至癌症等。抗衰老專家提醒,要對抗疾病、抗衰老,就要使用這些方法抗發炎。



長期發炎,導致老化及慢性疾病

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長期發炎會導致老化及慢性疾病的形成,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動脈硬化、心肌梗塞)、骨關節炎、糖尿病、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甚至癌症等。不過,好消息是,發炎是可以被有效減緩和治癒的。

抗衰老專家王桂良在其新書《做基因的智者:一生受用的抗衰老養護之道》中表示,當身體發炎開始時,免疫系統就會製造出許多細胞激素,去召集和活化白血球,動員他們來清除毒素,並且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可是,如果造成發炎的病兆不解決,導致發炎長期存在,就像一把體內之火,會讓細胞激素不斷的累積,並且透過血液循環跑到全身各處去,反而讓身體一直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

人體最容易發炎的病灶,就在腸子

一般醫療是針對個別症狀用藥治療,像是:頭痛,就開止痛藥;呼吸道發炎,就開消炎藥;膽固醇變高,就開降膽固醇藥;水腫,就開利尿劑等等。然而,這樣的治療都只是暫時壓抑住症狀,並未解決發炎的真正根源。


人體最容易發炎的病灶,就在腸子。會造成腸道發炎,最主要是因為食物裡的毒素太多。


平時多攝取有助於抗發炎的飲食,包括:抗發炎製劑、抗氧化製劑、Omega-3必需脂肪酸、益生菌、酵素、植化素物質等,以對抗發炎、修復細胞。

而最容易被細胞激素影響而開始發炎的器官或組織,就是先天基因較弱或曾經受損傷者。因此,如果已經有全身開始發炎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發炎的根源,才能夠徹底治療好發炎。

對抗發炎,腸道是最需要把關的地方

人體最容易發炎的病灶,就在腸子。會造成腸道發炎,最主要是因為食物裡的毒素太多,身體所面臨的毒素,絕大多數都是吃進來的,包括:過敏的食物、人工添加物、病菌、以及高溫烹調產生的有害物質。這些毒素不斷地刺激腸道免疫組織,產生細胞激素,造成發炎。所以,對抗發炎,腸道是最需要把關的地方。

人體的免疫系統,有大約百分之七十就是集中在腸道,在免疫系統的運作,以及肝臟解毒的過程中,也需要許多抗氧化劑、硫化物、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參與,適當補充必需營養素,可以減輕免疫系統的負擔,有助於對抗發炎。


對抗發炎等於抗衰老 日常飲食聰明選擇

對抗發炎就要啟動以下抗發炎的生活:首先要維持正常的作息、足夠的睡眠、適度的運動。平時多攝取有助於抗發炎的飲食,包括:抗發炎製劑、抗氧化製劑、Omega-3必需脂肪酸、益生菌、酵素、植化素物質等,以對抗發炎、修復細胞。

還有攝取特定脂類,如橄欖油、魚油、堅果等,可以促進抗發炎化學物質的生成。以及攝取低升醣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如全穀類,也有助減少發炎;此外,薑黃等辛香料,內含能夠抑制發炎細胞激素的成份,也可適度攝取。一旦啟動了抗發炎模式生活,也等於是在過抗衰老的生活。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56621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9 10:16 , Processed in 0.0326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