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7|回復: 0

動不動就跑廁所! 發炎性腸道疾病15年增26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3-7 13:29: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動不動就跑廁所! 發炎性腸道疾病15年增26倍


有一種疾病,患者必須天天與馬桶為伍、忍受不斷腹瀉的漫長煎熬!今年27歲的郭先生,從10歲起就出現腸道異常症狀,不時想上廁所卻只拉一點點,後來卻演變成便意一來就停不住,每天腹瀉十多次,嚴重肛門漏管造成爛瘡,必須墊上紗布才能出門。身高150公分的他,體重只有30多公斤,嚴重腹痛讓他就學期間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住院。多年後,才被診斷出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

無獨有偶,一名四十多歲女性幾年前持續腹脹、拉肚子,起初以為是腸躁症,一年後才確診為克隆氏症,接受類固醇等傳統藥物治療及外科手術,效果有限,最後小腸多次穿孔潰瘍,竟在下腹部皮膚造成三處廔管,只要咳嗽、打噴嚏,腹壓一大,腸道裡的糞水竟然循著廔管直接在皮膚滲開來,黃金沾滿了衣褲。

依照全民健保重大傷病檔案,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從1998年至2013年,短短15年間的患者人數暴增26倍,且人數持續攀升,估計目前全台約有2.2萬名患者。翁昭旼推測和飲食逐漸西化(高脂、高糖飲食),及衛生改善有關;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醫師也指出,依據國外先進國家經驗,與衛生環境的關聯性最為明顯,環境衛生越進步,盛行率越高。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翁昭旼理事長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為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與錯誤識別所引起,依發炎分佈形態、侵犯腸壁程度,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症狀與大腸激躁症類似,均為腹痛、腹瀉,常被患者所忽略。

大多數民眾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認知不足,以致延誤就醫,以該名四十多歲的女性為例,在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時,以為只是小毛病,確診後才知道小腸已經爛了一大半。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提出五大警訊,貧血、發燒、血便、腹痛、腹瀉,這些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務必積極就醫。

隨著生物製劑、免疫相關藥物等研發精進,讓發炎性腸道患者有機會重拾正常人生,吳登強指出,發炎性腸道藥物可分為四大階段,一代藥物 (5-ASA)副作用小,且針對腸胃道作用,但藥效溫和,僅適合輕度患者。二代藥物以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為主,但藥效短暫,適合急性症狀緩解,副作用多。

第三階段,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製劑問世,嚴重患者來說,可有效抑制發炎,但全身免疫力均下降。所幸,第四代腸道專一生物製劑解決此困境,有效緩解腸道發炎現象大幅降低感染風險。腸道專一生物製劑已於106年10月獲得健保給付,讓病友多了一項治療的利器。

(畢翠絲/台北報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11 15:47 , Processed in 0.01845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