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5|回復: 0

基因與環境 對孩子造成的殘酷真相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1-1 00:16: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基因與環境 對孩子造成的殘酷真相
15144170401129959012.jpg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在同儕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想表現自己最拿手的事,好比運動、唱歌跳舞,也或許是課業成績,但這樣的才能深受遺傳影響。為了避免引起誤解,必須先強調這並非遺傳決定論,因為「同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著決定性影響力。而且比較複雜的是,哪怕是一點點差異也會深深影響結果,猶如「巴西蝴蝶一振翅,德州就颳龍捲風。」所謂的蝴蝶效應,在人格養成時期,遺傳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好比有孩子擅長運動,但同儕中要是有孩子棒球打得比他還好,他可能就會喜歡上運動。反之,就算歌喉實在不怎麼樣,要是朋友們一直稱讚,搞不好就會立志當歌手。雖然起初只是遺傳適性些微差異,但差異在同儕關係中被放大,然後因一點偶然,孩子人生路便有了莫大分歧。

同儕角色左右孩子志向

或許家裡有小小孩父母很難接受哈里斯團體社會化論,也就是「教養對於孩子人格發展並沒有任何影響」主張。回頭審視自己孩提時代,小時候自己應該也覺得,比起父母教誨,來自同儕約束更重要吧。為了讓大家更清楚明瞭這個理論,哈里斯舉了嬰幼兒期便分開的同卵雙胞胎姊妹為例。

雖然兩人基因完全一樣,但長大成人後,一位成專業鋼琴家,另一位卻連音符都看不懂。一位養母是在家裡開設鋼琴教室音樂老師,另一位養父母和音樂完全沾不上邊。或許你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將孩子培育成鋼琴家是完全不懂音樂的父母,而連音符也看不懂的竟然是鋼琴老師的女兒。因兩人是同卵雙胞胎,成了鋼琴家這位肯定遺傳自父母其中一方音樂才華,但如果家庭環境與教養能決定孩子將來,為何會出現如此奇妙的事?

根據哈里斯說法,孩子會在團體中選擇自己扮演的角色。成長環境完全與音樂無緣的孩子,會因為某個契機發現自己擁有出色才華,於是為了讓自己在團體中顯得醒目,便將這項有利之處發揮到最大,因為音樂讓她備受注目,她也就愈來愈喜歡音樂。

相較於此,音樂老師的女兒因周遭都是與音樂有關的孩子,所以就算彈得一手好琴也沒有人會驚訝。再者如比起琴藝,裝扮反而比較惹人注目,自然便對音樂提不起興趣。哈里斯團體社會論主張,孩子會在同儕關係中逐漸決定自己性格。無論哪個團體都有領導型和被大家視為開心果的人,不可能有兩個領導型的人並存,所以一旦角色衝突,就有一方必須讓步。因此,就算擁有同樣基因,但因在團體內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個性就會變得不一樣,也就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14 07:02 , Processed in 0.03284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