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7|回復: 0

肥厚性鼻炎可以雷射手術治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0-22 00:18: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肥厚性鼻炎可以雷射手術治療


上圖:下鼻甲肥厚雷射手術為門診手術,患者不必住院

台灣地處亞熱帶,潮濕炎熱以及空氣污染嚴重,導致過敏性鼻炎患者越來越多,全台大約有5-20%民眾有過敏性鼻炎;由於過敏性鼻炎易造成下鼻甲長出肥厚息肉,進而會出現嚴重鼻塞。而長期鼻塞,引發慢性頭暈、長期性頭痛等問題,也容易影響夜間睡眠品質、產生打鼾聲變大與白天精神不濟。新一代鼻甲手術以微創動力旋轉刀經黏膜下吸除肥厚增生的鼻甲、完整保留鼻黏膜功能,傷口僅3mm,是傳統手術的十分之一,約5至7天傷口即可癒合,術後鼻腔通暢度明顯改善。對於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之病人,此類手術可大大減少流血不止之風險。為恭醫院耳鼻喉科曾德銘醫師表示,鼻腔內分三層構造,包括上鼻甲、中鼻甲、下鼻甲;而下鼻甲肥大是造成鼻塞的主因。下鼻甲肥厚成因包括長期的慢性疾病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植物神經紊亂,使鼻腔炎症反覆發作,如經常感冒,慢性鼻炎等反覆發作。菸酒過度的人群要注意在季節性或常年性過敏性鼻炎發作,另外包括上呼吸道病變存在,如鼻竇炎、鼻中隔膿腫、慢性增殖體炎、慢性扁桃體炎等和長期使用含麻黃素溶液和滴鼻劑,也可引起鼻甲肥大。目前治療方式為藥物和手術兩種。

對於藥物治療以口服藥(抗組織胺、類固醇)及鼻噴劑為主,鼻噴劑目前有鼻黏膜收縮劑與類固醇噴劑兩大類,前者有使用天數的限制,以不超過10天為原則,⼀般只能用於救急,如長期使用,會造成嚴重的下鼻甲黏膜充血腫大,引起醫學上所稱的藥物性鼻炎,造成無法再以藥物治療的嚴重後果。相對於鼻黏膜收縮劑噴劑,類固醇噴劑比較安全。不同於口服或注射類固醇,吸入性類固醇進入身體血液循環的藥量,幾乎微乎其微,不會對身體其他器官產生影響,不過使用類固醇噴劑必須持續使用數個月,效果才會好,如果只是短期使用,⼀般療效不佳。類固醇鼻噴劑也有副作用,部分患者會有鼻黏膜出血的情形,但只要立刻停藥,症狀就會消失。

曾德銘醫師指出,當病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而效果不彰,那通常就會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下鼻甲手術一大重點:下鼻甲縮小並且盡量保留鼻部黏膜其正常生理的循環過濾功能,優點是傷口小 (僅約3-5 mm左右,如果有一併移除鼻甲骨的話傷口可能會稍大一些,但仍比傳統手術小很多)。出血量少(和傳統下鼻甲切除手術相比較)、疼痛度降低。對鼻黏膜功能損傷降低,減少空鼻症之發生率。同時因為是在門診手術,也不須住院。結痂情況比一般手術及雷射電燒手術少很多,術後恢復期快。但是缺點是與雷射、射頻手術相比,術後出血量會稍微多一點 (術後一周建議不要食用活血食品,也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曾德銘醫師進一步指出,採用無線射頻手術1年後,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有5、6成改善率,2、3 年後改善情況變差。採用動力旋轉刀,由於搭配內視鏡,手術更精準,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的情況在手術3年後效果還很好。且動力旋轉刀針對骨組織肥大或軟組織肥大的治療效果極佳。新一代鼻甲手術以微創動力旋轉刀經黏膜下吸除肥厚增生的鼻甲、完整保留鼻黏膜功能,傷口僅3mm,是傳統手術的十分之一,約5至7天傷口即可癒合,術後鼻腔通暢度明顯改善。對於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之病人,此類手術可大大減少流血不止之風險。

最後,對於長期患有鼻塞之患者,曾德銘醫師建議,應盡早就醫檢查找出原因,除了配合醫師之診治外,冬天天氣冷且乾燥可戴上口罩、少出入冷氣房、多補充水分、避免到空氣混濁且空氣不流暢之場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5-2-25 21:07 , Processed in 0.02603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