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8 / 5278論壇 / 我愛78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3|回復: 0

[分享] 慢食瘦的快,快食容易胖!口內瑜珈動一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6-30 13:40: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慢食瘦的快,快食容易胖!口內瑜珈動一動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想要控制體重,餐餐進食時都有飽足感,其實有撇步!原來進食速度不能太快,必需好好咀嚼,細嚼慢嚥,就容易會有飽足感,可以避免吃太多發胖。

慢食瘦的快,快食容易胖!口內瑜珈動一動
大腦的下視丘(hypothalamus)是控管食慾的重要部位,是人類飽足或饑餓感的控制中樞,可以偵測從肝臟、消化道和胰臟酵素分泌所釋放出來的神經訊號,並判讀血液中葡萄糖、脂肪酸及胺基酸的濃度,所以當胃部沒有食物,或是血液中血糖和各種營養成分的濃度太低時,下視丘會發出訊號,刺激饑餓中樞產生饑餓感,告訴大腦需要進食。
慢食快瘦,快食易胖
牙醫專科梁廣庫醫師在其新書《牙~40年名醫的真心告白》中表示,如果進食速度太快,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都還來不及被分解、消化、吸收,血糖濃度還沒有上升,就無法有飽足感,便會繼續大量進食,怎麼吃都不會飽,或是等到有飽足感覺時,已不知不覺吃得太多了。
換言之,如果在好好咬的情況下,牙周組織或咀嚼肌受到的刺激會傳遞訊息到腦神經,釋放出一種神經物質,會抑制食慾並帶來飽足感。根據研究,大腦要發出飽足訊號,從食物開始被溶解消化吸收、血糖升高算起,至少要25至30分鐘,但是,現代人生活步調太匆忙,一頓飯只花10分鐘就解決了,咀嚼不夠,反而容易猛吞過多食物,吃再多都不覺得飽。

進食中若能仔細嚼咬的人,透過少量食物就能達到飽足感,所以吃進去的食物量會減少。
仔細咀嚼有飽足感 有助控制體重
肥胖者幾乎都有咀嚼度不足的情況,且吃飯速度快,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在飽足中樞發出訊號前,就已經不知不覺吃下超過身體所需量的食物,長期下來胃容量被撐大,更容易愈吃愈多。而日本厚生勞動省則是曾經針對肥胖和咀嚼關聯性做過研究,發現進食中若能仔細嚼咬的人,透過少量食物就能達到飽足感,所以吃進去的食物量會減少,還有餐後體內與血糖值高低有關的胰島素分泌量較少,即餐後血糖值上升速度趨緩,也有助於控制體重。
咀嚼」=運動!細嚼慢嚥搭配口腔運動
和咀嚼功能有關的則是「移動下顎肌群」,移動下顎肌群包括了咬肌、顳肌、翼外側肌和翼內側肌,口腔咀嚼牽涉到的肌肉比你想像中多上許多,所以也可以這麼說:「咀嚼」=「運動」!咀嚼是顏面部肌肉最主要的運動,只要多多咀嚼,就是維持顏面肌群。多咀嚼不同硬度、彈性的食物,就能訓練各個不同的顏面肌肉和運動方向。
咀嚼十項目 餐餐照著做
日本的口腔衛生師學會所發表的「確實咀嚼十項目」,適用於任何年紀的人都可遵守的牙齒保健原則。不妨嘗試依照以下十個項目,餐餐進行口內瑜珈運動,維持良好咀嚼習慣,不但有助健康,還能延年益壽:
□ 1. 每一口都咀嚼30 次才吞下去。
□ 2. 準備吞下去時,再咀嚼10 次。
□ 3. 要咬到食物的形狀消失。
□ 4. 讓唾液充分混和口中食物後再吞。
□ 5. 不建議喝水幫助吞嚥。
□ 6. 小口小口吃,減少每一口的份量。
□ 7. 吞下口中食物後才吃下一口。
□ 8. 選擇有嚼勁的食材。
□ 9. 每吃一口就把筷子放下好好咀嚼。
□ 10. 一邊享受對話,一邊吃飯。

「確實咀嚼十項目」,適用於任何年紀的人都可遵守的牙齒保健原則。
來自群組: ♨ 秋居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 再次提醒您,回覆文章時請遵守下列重要回覆規則︰
  1. 回覆字數必須超過十個中文字以上。
  2. 禁止使用插頭香, 搶頭香, 搶第一, 第一名, NO.1, 坐沙發等無意義的回覆。
  3. 嚴禁草率敷衍的灌水回覆。例如: 推......, 頂......,11111111, good, push, thank you, 謝了, 好看, 謝謝大大, 感謝分享, 支持, 再來 等等。
  4. 禁止使用千篇一律的回覆或複製、引用別人的回覆。禁止使用不知所云的回覆,例如: 3q5ws9dmh。禁止使用中英文或符號組合字。
  5. 回覆文章必須與該主題有關,如有不符將以灌水處理。
※ 違反規則者,抓到輕者積分歸零,嚴重者封鎖I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 google 登入 facebook 登入 Line 登入

本版積分規則

舉報|Archiver|廣告洽談|5278 / 5278論壇 / 5278手機A片

GMT+8, 2024-11-23 18:34 , Processed in 0.02446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