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脂肪敬而遠之,碳水化合物才更可怕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 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營養與流行病學教授胡丙長(Frank B. Hu)博士告訴我,「對飲食建議的過度簡化導致了人們對所有脂肪都存在恐懼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時下很多美國人面臨的營養學困境。
從20世紀70年代起,越來越多來自動物和人類研究的證據表明,高飽和脂肪高膽固醇飲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膳食指南呼籲人們少吃脂肪。
升糖指數這一概念是1981年由戴維·詹金斯(David Jenkins)及其同事們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提出的,其後經過反覆驗證,現已被公認為是區分那些促進健康(或至少也是中性)的碳水化合物與對健康有負面影響的壞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好方法。
2002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教授,波士頓兒童醫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兒科醫生、內分泌學家和營養研究員戴維·S·路德維希(David S. Ludwig)博士發表了一篇關於升糖指數如何影響人體生理的全面綜述,明確地闡明了升糖指數對預防和治療肥胖症、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要是當時美國人和他們的醫生們能聽從這篇綜述中的勸告,很有可能我們就可以避免陷入當前的這種困境。
升糖指數可以通過比對標準劑量的碳水化合物與參比食物對葡萄糖的應答而得出,其中參比食物可以是純葡萄糖(升糖指數為100)或白麵包(71)。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包括烤馬鈴薯(111)、白法式長棍(95)、玉米片(93)、白米飯(89)、咸脆餅乾(83)、即食燕麥片(83)、米餅(82)、佳得樂(78)和炸薯條(75)等,它們提升血糖水平的能力都超過了普通的白麵包,最好不要經常食用,並注意只能少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