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朱芳瑤、邱俐穎、林宜慧╱台北報導】
活體腎臟移植將打破五親等以內的血親或配偶限制,開放等待腎臟移植者親屬間可「群體配對」,醫界表示,這是進步的法規,但執行面仍須克服;器官捐贈團體呼籲應審慎研議細節和配套。
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表示,活體腎臟移植群體配對捐贈模式,「1次可救兩條命」是個相當進步的法規,目前亞洲地區韓國、香港都已實施。
陳肇隆說,少數需腎臟移植的患者出現A、B、O 3種血型不相符、組織配對單向相容(即植入器官會攻擊宿主)問題,雖然目前技術可解決血型不符,但併發症高,該條例修正後將可「救命」。
台大醫院移植外科主任蔡孟昆說,目前1年腎臟屍捐約200例,活體捐腎未超過100例,若開放活體腎臟移植群體配對捐贈,光是一家醫院內部配對成功率恐仍有限,若開放跨院互相配對,政府須建立整合平台,執行面仍需克服。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劉嘉琪也認為,腎臟移植群體配對執行細節還不具體,很多情況都得事先設想,如配對者的年齡與腎臟健康條件彼此能否合意?假使移植失敗或出現狀況又該怎麼辦?必須有周延的配套。
器官捐贈協會祕書長吳英萊也提醒,擴大配對來源增加複雜性,政府要避免家庭間私下交易。
據衛福部統計,國內等待器官移植人數,向來以等待腎臟的人數高居第一位,截至1月15日止,共有6303位等待移植。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副司長王宗曦說,目前規畫腎臟捐贈群體配對,須在配對後約定時間一起動手術,避免有人反悔。
不只腎臟,陳肇隆建議應同時放寬肝臟移植者條件限制。但王宗曦回應,國內等待腎臟移植人數仍屬大宗,目前沒有考慮將活體肝臟移植者納入增修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