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8 ~- x# f8 e @3 x* f
7 M0 O( r1 g. r( v8 C
「大人,日陽怎麼不記得從前您是這麼樣的一個人?」
; i# a* d* h! K+ m: `
6 ~4 o; m- R Y& @ 軟軟的聲音,微微的香氣,昏昏的燭光穿過細雕燈罩映出一山迭一山的剪影。在這令人舒心的房中,江蘭舟側身躺在床上,眼輕闔,過了許久才回問:「怎樣的人?」
6 d- x1 ~' v. [9 X4 r# o; w) L8 f: V/ \1 G
不遠處的木圓桌前,偏艷的長相,日陽一身牡丹怒放的紅衫,徑自斟酒喝著。聽聞那問話,她嬌笑一聲,仿佛笑他的問話太過刻意,畢竟今晚臨近福平三縣的縣令全都來到了碧落閣,甘鴇母的嘴都快笑到裂開了哪。& J: |$ c4 B; k6 K
: V# ]% J& ?9 }5 H+ q @
「來日陽這兒,不就是貪圖一餐好食、一夜好眠嗎?今兒帶了一伙人來,應酬了整晚,這不像您。」嬌柔的語氣裡,不掩嘲弄。
# w& Q2 t1 {5 H! H) W' x4 u
" D4 K" W. Z' Y& K$ z0 X 日陽說話一向直,就跟鷹語一樣,追根究柢也是他縱容出來的。是他活該吧。江蘭舟無奈地回著:「府裡有人日夜盯著,自然吃不好吃、睡不好睡,來你這只求一夜安枕。今日是順著幾位大人的意,甘鴇母自會明白這都是你日陽的客,我待你好,你就別挖苦我了吧。」. H( q& K" {! [+ i) `
5 U& S& m L. G; J; j8 n3 v
「……日陽何時計較有沒有客人上門點牌了?,」她輕哼了聲,瞟了眼就快睡著的江蘭舟,轉道:「倒是自年初您就沒來過了。日陽聽說大人忙著殺人案子,還以為您肯定忙得昏天暗地的,想不到今兒一見,氣色挺好……近來,都睡得安穩?」6 _3 K, E$ F$ Z3 h! n8 L
. b" C* L9 v6 Z. z7 @ 那問話,令得江蘭舟又是一陣沉默。( J- q/ s$ B4 p7 @
! S2 l) r7 M/ S# d
的確,他很難睡得安穩。
3 W$ I* y# q) z) X7 P& h+ O7 k; s+ ]
從前並不淺眠,然而如今闔眼,時常輾轉,思緒有如轉不停的陀螺,繞著旋著奔著,成日不停;至好不容易緩了緩,卻遭揮鞭抽打,只有在疲累得就要倒下時,他才終於不支昏厥過去一般,得片刻休息。
- E' R1 r; i: D. s0 F0 k1 q! M" a5 T6 l
, J _+ n, r6 _( G! T 江蘭舟選在日陽的房裡昏睡,毫無防備地昏睡。數年來他說不出口,但在心裡有抹鬼魅窮追不舍。
! L! v, X3 Z1 T( J
$ N1 u! |" s; G) D& F 鬼魅傷不了人,他這麼告訴自己;若有日誰追上了他,制裁了他,江蘭舟希望是在日陽的房裡。" ~ A/ d; u9 _9 V# \
Y, j; {& i. j! _7 H
這樣至少,他最後還能再看那牆上映上的山景一眼--9 }4 V. {8 J) W3 l2 n3 A
$ e; J) E7 ?6 [8 k6 x
眼未睜,浮現腦中的不是燈上罩著的,每回看著看著,便能靜下心的紙剪山水;莫名浮現的是那個滿鼻子豬肉鹹香的午後,某個低頭猛啃豬腿的身影。一笑,而後斂笑。
6 q9 N8 w: x* r$ O7 \5 R7 N0 a, w2 Y
7 k4 P4 O0 \* x& B 江蘭舟回憶,初見陶知行時,在掏空了內髒那具豬屍上頭拿過肉包堵住嘴的模樣,那眼神透露出對外界一切事物的不在意,令他難以忘懷。起先對一個年紀不過十七、八的仵作,其檢驗手法如何,心中存有極大的疑問與不信任;然而在親眼見過陶知行驗屍後,見他心無旁騖、鍥而不舍,只為找到一樣證據來證明自身推斷無誤後,不得不心服口服。
& C- G" X2 f7 r: {9 [& F4 y' q' o# E) e2 ^
陶知行看得見生死,也分得清生死,只是選擇了在遠處旁觀,沒有太多情感幹擾,於是看得更細微。
8 z: V+ K9 m6 n; z+ e' o3 z! t. `: L: L( C; O
……是從他們回到福平開始的,抑或是更早之前?江蘭舟會將自己與陶知行做比較--對於案情,誰估得准、誰費心多,對於看待事物的方式,何處相似、何處相異?
: }% \& f/ q+ u& Z. G( |
/ A: D1 w7 N/ b 為何比較,他說不上來。
4 c1 m3 g9 A0 s! v) g/ D7 e3 C7 r1 T+ z9 D, {% @
可能,最早的時候認為老友知方與自己能交心,也志趣相投,才會不自覺地在陶知行身上找尋與其兄相似之處,盼能再得一知己。
4 ^& }6 d* F5 A
. T; T, \$ V' {+ s 說到底,是他太寂寞了?
8 b" i( ^4 `0 R; Y3 k5 s( v0 t8 u4 y8 y! g8 C
縱然身邊有賈立、有鷹語,還有日陽,陶知行仍是不同的。陶知行不清楚、也未參與他的過去,最重要的是,他沒有立場,沒有偏頗;單單,說出所見事實,而不妄加審判。
|$ V5 G( V8 [. ], u, x" ]: U" x. z2 B) n. G9 x" |
在陶知行眼裡,有是非,但沒有對錯。6 ~+ f4 p9 ~) v% Q. l' R
, \0 m( g1 s2 J 江蘭舟依然未睜眼,只是擰了擰眉間。日陽方才問他是否睡得安穩,回想那日亭中,聞著油膩肉香,他沉沉睡去,不是昏睡,也並非累倒……
4 R y. m) H, i! d9 T% r0 ?, u; v0 M$ W, G5 A2 P" g
太久不曾經歷閑適闔眼,於是耿耿於懷。
) z$ q' V3 M% }- _1 K
3 c$ M; k# t! J7 R1 @ 日陽提及了,他才恍然原來當時能睡得沉,是因心中安穩。
/ \- z! L. j- S; q( C0 R9 y8 C& H7 N9 F% D& m3 R
兩年,太短。
7 ~& I% K0 i W8 u- }" ~
- R5 I5 Z0 A8 e1 v! x, @ 騫地竄出了這想法,江蘭舟自嘲搖頭。他不只寂寞,還開始貪了?
6 B7 P. H& Y f$ {- u6 O7 t7 u/ h9 q8 A
$ Z( I# ^, d" i 然而會在此時此地想起陶知行,也當真太奇怪了些……
2 n! ]0 t- e2 m1 d7 Y( T, d; I$ I4 U" F
「大人?」許久不聞他回話,日陽喚了聲,又問:「聽聞大人府裡多了位住客,還是位俊俏的小哥,何時能帶來給日陽瞧瞧?」
3 Y+ B- `1 C8 o% T h7 i1 w# c+ O) k! g4 S
那問話著實打斷了他的思緒,讓江蘭舟笑出聲。「旁人都問怎麼讓個仵作入住府裡,日陽卻關心其長相嗎?」想來也是可笑,分明他與陶知行皆對檢驗一事在行,一人為官,一人卻被稱做仵作,遭受全然不同的待遇眼光。5 c8 K8 B, `& p1 y, I
- @( b7 H% x' l8 J7 u
日陽也笑。「那是旁人不懂大人性情。」
7 X# R z; K4 s. [5 }& c" j0 n
2 a6 n+ `' }" p! N 「哦?」他不禁挑眉問:「那麼你懂嗎,日陽?」
. \) A2 b' M9 @$ }( S9 ^2 ~+ {8 K C+ {
閉了閉眼,她說道:「大人曾對日陽說,只消日陽點頭,便為我贖了身。連青樓女子都能帶在身邊,收一兩個仵作住到府裡,又有何出奇?」
% T5 j/ M# h2 x6 a+ [' F/ f6 f: F _$ m# f. s
聽著那話,江蘭舟緩緩睜眼,與她對視。「那,你考慮得如何?」 p+ e/ B& r. G, E( V B+ S
5 X( C& ~, o7 F. |; l9 B 「大人都問了幾回了,還不明白日陽心意嗎?」日陽淺笑,掩去了苦楚,平添一點韻味。幾乎半輩子在青樓中賣身,要為她贖身者眾,但又有誰能許她一世平靜?曾有的那一人,如今已不在;若她貪圖離開青樓,而跳入另一處喧囂,是有些本末倒置。
. p, g" Q9 u: T# R: P; w
- u3 o& s3 x1 s& j! h' B9 I 江蘭舟不說話。
, y1 X1 l6 k4 [0 x9 o! E; g0 `, ~) W2 c9 ~+ X% [
為免日後他再問起,日陽索性直說了:「大人,您若對日陽是男女之情,能許諾不離不棄,或許日陽會願意伴您左右;可您的心裝著太多事,又曾對誰真用過情呢?」
, T8 v+ m/ r& S2 b* R# ?1 I4 L t' x( Y5 f
江蘭舟沒有回答。
8 P( O0 k0 W5 T" \2 F
5 q! N* U/ o i7 E 日陽說得沒錯,他會有此提議,並非源自珍視對方的男女之情,而是一種罪惡補償……會不會,想著為日陽贖身是挽救了她,實則並非他所想的美好,只是奪了她的歸處,將之關進另一個牢籠?2 k1 ^7 r `- h' Z. x
4 b* H0 L; Y4 w5 [, H* c- R 日陽的心在三年前已被刮碎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若不能等到真心對待之人,那便空著吧。+ q; H) i) m' f" S) R; u
/ q! b! Y# s& Y! Y" x- u6 L) c. f6 J
「我明白了,就照你的意思吧。」" T+ f4 |2 D" f m! ]& K8 e7 y4 b
' K3 Z+ `; t9 [6 e; Q) R
燭火搖曳,牆上紙剪山水晃動著,江蘭舟又閉上了眼,翻過身。
) e* g" n |& @/ q0 F
2 T. Y/ G1 c* W$ Z' L3 l 大人不是不高興,但她每每推卻那好意,怕是會令他內疚加深吧。3 r0 O/ u/ b# L$ f/ W; b" Y
D- h6 Z. d! j: ^& C3 M: ^
三年前,她失去了世上唯一的依靠。她怪過大人、怨過大人,甚至深深恨過;若非大人利益熏心,卷入大理寺與刑部兩位大人持續了幾十年的權力鬥爭,又怎麼會害了忠心的那人?
3 H7 p l' w( }$ w2 V5 L; J7 |# Y3 B
* ?% a: I/ d: t/ K; n f ……心傷透時,找一個人來怪罪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冷靜過後,她又怎麼能將責任全都推卸?將恨放下,才發覺,對大人來說最大的報復莫過於此……那麼,便報復吧,誰教恨令人那麼無力,且喚不回所愛。4 y. X7 b6 Q s4 Q I7 a
* L7 j! Y; ]7 Z( ] 隨大人離京來到此地,一開始,只是想看看曾居高位的他被貶下鄉,下場將會如何。三年過去了,她看見的只是一個喪家之犬……
) o: e# u- p3 ?& j7 P. t! h( g/ k! H
大人身邊有著監視他的人,難道看不出大人早沒了過往的意氣風發?3 o% k! h% R! O. K- R# l* O! z
9 v g( b- c! p4 y
就算真握有什麼重要之物,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H. n0 K8 a' ]
- r! W( |6 F" k7 r7 R' D
日陽又望了他側躺的背影一陣,才起身吹熄了燈火,輕聲退出去。
9 `, p, ~8 K7 Z) @2 w; B; w( Z! X4 I/ J% @! r5 A# [
※ ※ ※9 U5 @! ^7 B8 G4 F
1 J0 U: t s) w+ O4 y8 l 這,如果她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
" S" |7 W) s7 _1 y
& l1 N. j& A |1 G* ~ 窗邊點了燈,陶知行自離開大人的書房回到自己房中後,便一直讀著那口箱子中的案帳。她一頁接著一頁細細讀來,連飯也忘了吃;不知從第幾頁開始,甚至端來了筆碼,又從枕頭下翻出了自己的札記,兩相比對。
^' Y' m0 k. B& T: Y7 p9 C4 {9 _/ p
陶家家族龐大,前人常自嘲:陶家仵作滿天下,奇屍怪死不奇怪。陶家書房中收有案帳、屍帳千餘本,做為引領後輩入門之用,她從小耳濡目染,見過各地不同的錄案方式,有的巨細靡遺,有的只錄重點,單看主審習慣;然而無論長短,多注重於公堂審案。7 E; T; k, ^7 g; k, z+ l
3 f; b3 G8 j( E0 X/ }1 O1 o 所謂公堂正氣,惠堂穢氣……加上仵作行人多貧賤,容易買通是事實;審案驗屍是出於謹慎,但止於參考,公堂之上得到的結論才是正經。
4 U7 Y4 B9 F( K. M; A+ r, s1 p5 ]3 u! J9 r3 f
因而惠堂中的檢驗細節,多是仵作自行記於屍帳中,留備做為依據,並不能左右判案。陶氏檢驗錄便是集結了前人的經驗談。
2 @1 E9 \ j" T+ Q; f8 _: Z9 P8 l4 x* S% ]
陶知行在很早以前便不滿足於檢驗錄,而開始書寫專錄自己驗屍所得及實驗結果的札記。在她看來,不同時、不同地、不同的因素都該衡量斟酌;檢驗手法可以傳承,情境可以歸納,但絕不能將一個形式套上所有情況。! P( B: U9 U* A5 ^% z# T6 j
* |' v% D# `& M7 b; l+ V
和三哥一同由衙門被大哥召回日江老家後,白日幫著香行生意,偷得的空閑便到後山小木屋中。在那,她更加投入於驗證所想,記錄過往參與過的案子。5 `5 |+ m: _0 w, S7 n+ b
* n5 B. T& Y, a; l0 Y
她的小木屋不是秘密。陶家人眾,但起居一同,難有秘密。當大哥費盡千辛萬苦領著一家子脫離賤民之列,轉為商戶,她卻還在緬懷過去;尤其大哥領導有方,短短幾年便闖出了名堂,因此所有人都當她瘋了,責備她的執迷不悟。
3 d% z% s0 C" t& o& |, [4 u1 `) y/ n# n1 \. D1 q3 ~
很多年的時間,她十分肯定這輩子大約不會有人明白她了。
3 O" u+ [# ~! Y& Y7 A |# s# _ W, W. C! Q& p8 J2 ^
陶知行盯著手中案帳,再看向自己的札記。; b( a+ L# k1 O* S
" I: J8 i) o6 w1 ?% U! P5 Z5 `7 S0 ] 看到目前為止,似乎大人在京中所辦之案都是殺人重案,而這等的驗屍手法,如此重實證、凶器的審案方式,每一個案子錄下的細節皆是檢驗過程多於堂上問話,結案後還加縫頁面,增訂補充……6 v* X% j8 |, J) w1 N
0 `$ z! p$ I9 o 所以如果她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掛羊頭賣狗肉,披著案帳外皮的……江氏檢驗錄?! {0 @0 E0 A7 E; j7 B! ^3 H$ [
- f K5 A3 u# o9 E 思及此,正興奮地在札記上抄寫其中一個自己經歷過類似驗屍過程的手稍停,陶知行蹙起眉。她見過他深夜入惠堂,眼下再細讀多年前他辦過的案子……
! F6 r4 E. u# B2 L, b# |
W3 t1 @. g: T; H; z 此人分明精於檢驗之道;不,不只精,他還自成一格。果真如此,不遠從福平去到日江求助於大哥,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t+ t1 c2 |: h! m
9 W3 h% e, C8 h) B8 x 能容忍她在堂上提出的無理要求,陶知行原以為他不同於其他官僚,今日見其帶人上青樓議事,又覺得並無不同;此刻,手裡握有他藏於滿坑滿谷棋譜中,任其蒙塵的案帳……
5 u. t2 | x2 a& J* a% C6 |2 J% F) o# O! r* P
側側頭,陶知行有些迷糊了。
, F. z" @" [+ k4 {( `: J6 P) z0 m& _! I" L
驀地,她想起了初見那日,口裡咬著肉包時望著的那張清俊臉龐,不避開、不皺眉,就這麼與她對視著,良久良久。% f* Q0 Q* X$ K# H0 Q9 @& b
; G& t' H/ k! Y0 Z) \) {, k 算了,她何必去猜測?8 F% d V" j7 z1 Y6 V
/ ~7 I2 b7 P0 g' @( t1 Z" p 多想無益。陶知行看向置於一旁的紙條,既然大人叫她把這些東西「帶走」,那麼,在他討回去之前,不好好將之利用一番未免太浪費了。
$ n# Z7 U3 m5 A3 x, J
, l# y% `, q" Q 這麼想著,她重新將筆沾了墨,繼續書寫。! Y9 [+ p) h/ t4 L" ]4 L- Q
0 B; R1 c* d4 q4 D' a+ N: X7 Z
日頭好剌眼。
3 r: G% Y8 u+ k, q" M0 g) j0 \
3 k8 ?' x# _% @! k$ d3 v2 M9 | 十天沒出衙門,也沒出房門,飯也沒好好吃,就為了把大人的案帳從頭到尾看一遍。陶知行兩頰微瘦,兩眼因許久不見的光線而眯細。8 e; R* I5 a- @& Y
' u, F) }& V: [( ?# p7 I. y 離開日江時,她答應過大哥一月一信,交代清楚在福平的生活,免去不必要的擔心。不必要的擔心……說穿了,大哥是怕她闖禍吧。
2 K7 t9 t0 d9 f2 X7 W: Q* m' Z% T5 w: z7 H* K
其實……真的沒什麼好擔心的。她日日都安安分分地待在府中,雖然大人給過她一個能隨意進出府裡的令牌,但,除了到信局給大哥寄信,她想不到還能去哪。5 f" A- _7 a( z7 b1 |& H/ D
7 _# a2 ?$ W. D5 N. P
陶知行身在福平最熱鬧的東大街上,向前看,大約十步的距離可以走完;向後看,不出二十步便能循著原路回去。日江的紅虎街應當有兩條東大街寬,三條東大街長吧?- a, M Q5 `8 P' m
# e2 R8 S7 S6 A
雙眼掃過兩旁店鋪擺出的小玩意兒,她轉回身,繼續向前行。
' h W2 c \6 n, ^; ?& B/ |6 K; b9 E$ D a% P
才走了幾步,忽地,她停下。隨風飄入鼻間的是一股香味,引她走向了一個蹲在路邊賣香囊的老伯。
) X6 L) B0 V3 |1 q9 m; u, R" m5 t
$ a- D! N8 \4 m, B) d 地上鋪了一張席子,席上有大紅喜氣的良綢,映著紅,小巧手繡玉器圖案的香囊整齊擺放;老家也是從事香行生意,因此到了異地多少會留心著。陶知行細細端詳,心想大哥准備在明年冬至推出新的香囊,為著繡圖之事煩惱許久;她自小並未學女紅,也沒什麼生意頭腦,可若能將所見告訴大哥,或許有些幫助。. g5 }1 z- t( B5 @
% a1 p8 N" `( t, Y% l5 I
這麼想著,她閉上眼,深吸了口氣,再睜眼時表情未有變化,心下卻是有些失望。她聞出這些香並非上等,用量過少,質亦不純,不出三日,味兒便會散盡了,將如此劣品之事告訴大哥,可有用?
: a4 Q* f$ w$ Q% C7 V- L9 j+ h# W# A3 ~* T
「這位小哥,拿上來瞧瞧吧。」賣香囊的老伯見眼前的少年看了許久,應不是走馬看花,趕緊熱情地抓了兩個香囊塞進他手中。- \" ?2 D. A2 u' p0 Y! `9 N" w, X
- b) U+ c' G T1 x 陶知行口微張,不及拒絕。. g/ P0 J3 X8 o. c4 R$ Z
6 n, c3 N u; P6 a* }! e# h 「這香囊可是我親身挑選上等山柰、雄黃、樟腦、丁香制成,您聞聞,是不是很香哪。」老伯嘻嘻笑道。8 U3 ?( F4 e4 {) h3 D. \+ m8 d. ?
5 {) r4 M% T8 Y; U
「入夏了還配解春困嗎?」剛才並不是聞不出,只是香味雜又淡,讓她懷疑了一下。陶知行脫口問著,見老伯笑容微斂,她咳了聲,想著該說些什麼,再將這不合時宜的香囊放回去。
5 g( ?7 x0 h& k$ _
5 [, a/ K* ?/ D1 w 「咦!小哥腰間這令牌……」老伯早已開口轉了話題,在瞄見那令牌的同時語氣轉為討好,又多塞了三個香囊給他。「您是縣衙的哪位爺嗎,怎麼沒見過哪?啊呦,老兒有眼不識泰山,還以為衙門小,尤其捕頭爺兒是福平出身,自小看到大的,便以為衙門中的爺兒們都見過了哪,真是失敬失敬、失敬失敬……」6 V( Y9 O" @; [. G1 |8 R5 f. w' D
9 I) _) I, `8 o
陶知行看著手裡快滿出來的香囊,有些為難。
, `8 J5 y( l3 m" k0 ?; h5 H! ^/ O* h/ }6 o7 d) g
「若您中意,這些個小玩意兒您就帶回去吧,」老伯獻殷勤道:「從前捕頭爺兒們都中意的。」 H$ p0 Q* h) \& I$ x( e: c
. y3 \: B! r. T1 u
眼前老伯搓著手,咧嘴笑開。回應著那笑,思忖一陣,陶知行說道:「我是衙門仵作阿九。」+ `8 b" f' m! z5 c5 K2 D7 K
5 Q* e! Y+ R) [! V 老伯前一刻還笑臉盈盈,此刻笑容還在,只是僵了幾分。眼前少年這麼一說,的確令他想起了年初的殺人案子,正正衙門裡多聘了個仵作,轉轉眼,他道:「這……您手上的幾個香囊,這……這……」後頭的話似乎怎麼也說不下去了。/ x# S4 _7 q# o! c8 J ?& a& n8 X
, O3 S9 d p9 `6 M$ t! |8 O 這什麼?% c9 q. k5 u$ h* k
( @0 ~8 H& \( G/ N
本以為她是捕快,所以雙手奉送;知道她是個仵作,所以萬萬不可能相送?貧賤者恆貧賤,怎麼會沒有其道理?
3 L; ]) x g" H5 v/ S2 X' G5 h
3 i1 K9 Q$ x. {; [1 {8 s( t5 O7 y 老伯有此反應也不能說是在意料之外的,陶知行聳聳肩,將香囊全都收進了懷裡,再從袖裡掏出些銀錢,彎身放在了喜氣的紅布上。# b/ B& m0 |7 B, E2 l
7 U6 K2 w- B% b6 J |
沾上了穢氣便難賣,這點道理她是明白的。錯在她吧,竟無端興起了念頭,想試試此人會做何反應……都是最近有了太多不良影響,她才會想試試,是不是還有別人也如大人一般,不避開也不皺眉。
/ }8 M8 \) | _+ h# v) }* X# J% t; a, |6 D
一個人不同,不代表整個世界都改變。
( W5 u# r# v0 J
! j7 m: `3 T! f, Y1 r 呵呵,是她想多了。3 v2 C. E4 `0 L: [
: s+ R' {# |+ I& \" u
陶知行捧著脹鼓鼓、滿是香囊的前襟,頭也不回地離開。3 {4 T6 n3 i; Z# d$ t
3 i% w: t2 P, w. m9 m
※ ※ ※) k+ @' F) P: P! G1 D
( z. M' O+ @ D# P 高大魁梧的身影走過長長的回廊,在廊道上轉彎,穿過庭院,停在大人書房前。停頓了一會,賈立才敲了敲門。
1 V- }. P( @7 G! z7 G# E; J1 z/ q+ I4 }& V5 A1 q" Q& F0 s- C
「進來。」5 B! I& L8 H" @1 X, w; f# l; p- R
# g) b- Z" {( h. u n( e- `
推開門,屋內景像還是一般凌亂。賈立向斜倚在椅子上的大人見禮,瞥見他手中一本書,應是無趣得打緊的棋譜,他道:「大人,今兒是日陽姑娘生辰,她差丫鬟來問,您是否要過去一趟?」他沒見過日陽,自是不會明白旁人所贊的嬌柔動人;不過大人往年皆是三天前便差人備禮,日陽姑娘生辰當日會一同午膳,至隔日方歸。5 T' ?" T2 x6 t6 z+ h) M! E
! f6 E7 c6 ^5 n% A9 T
賈立望了望被棋譜書冊遮了大半的窗外,都快日落西山了,大人還在書房看書……莫不是上回見面,兩人一言不和,拌嘴了?
* D s& v# h) p' |" L& J6 H
! l8 Y7 y- a/ ^5 F, n7 k% P) V2 M 江蘭舟緩緩將手中書由眼前移開,從案上隨手抓了枝筆夾入,放到一旁。「今兒不去了,遣那丫鬟回去吧。」
4 `; D% J/ `( }" Z- [ e3 @+ v# V/ z* M& N8 N% K
賈立微訝。「這麼著,日陽姑娘不會生氣嗎?」
/ d* B/ G4 J4 |$ {% C
/ |/ k1 }" m2 l9 I5 B( W9 Y 江蘭舟起身,伸了個懶腰方回道:「上回和她提過的,她不會在意。人不到,可禮會到,日前我請漱石軒的老板替我雕了把玉簪,相約今日交貨。」$ q% J3 Y6 g9 X# |* C5 f6 N d3 x
9 I( R; x s( g/ i5 n5 X: [ 「那屬下這就去取。」賈立說著。
D' G% k# ~' [ J# T; y. ?' x" W* `
「不必。」江蘭舟搖搖手,向外走去。「我得親自去瞧瞧雕工如何。若是太差,可要被日陽笑話了。」
) @. P9 B* F, b/ |+ {4 H
. M8 \2 e+ u3 k# d 「那屬下陪大人一同前去。」賈立跟在大人身後。5 P, g7 R9 U; b' L% N; M8 P2 x
0 U. e* K! r- P: a7 `3 S
「也不必。我看過若沒什麼不妥,差伙計送去便成,不會耽擱太久。」江蘭舟出了書房,回頭見賈立停在門邊,笑道:「這幾日看書看入迷了……賈立,你若空閑,不如一同?」
1 g# q- f& ~: Q) L
5 G5 y7 P7 V: V4 z4 B 大人說這話肯定是故意的,賈立撇撇嘴,踏出了書房,將門關上。早與衙門弟兄約了要鬥蟋蟀,他才不想看那些滿是白點黑點的無字天書,晚些若被大人抓住下棋,那就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屬下遣了日陽姑娘的丫鬟便是。」
) m; A H) w: j- x$ z4 Z# o
8 U' i, J! X- ^& j0 E 噙著揶揄的笑,江蘭舟了然於心,也不拆穿,只應了聲便離去,出府往漱石軒去了。+ n" U3 U! R4 ?* a( `
# {6 w! G F& F1 ]/ V' C& L g
賈立以為他看的是棋譜,其實不然。前陣子他將過往的案帳交給了閑來無事、日日發楞的陶知行,接著每隔幾日,書房案上總會出現一本新的書冊,就每個案子的驗屍細節或補充,或提問,或提出不同的檢驗手法。
. c) u1 Y$ r; o, W5 ~/ v! R, m R0 x, s7 H, l4 J: X
通常這些手法更准確、更迅速。- N- E) r: F9 j$ R
/ a, _* I2 K4 Y8 z: |) p7 v" Z5 p
收了提問,他會回函;來來回回一月有餘,他總想著若能在深夜將陶知行喚來,秉燭長談一番,豈不痛快?
. L+ p/ C7 V/ X- e" W z0 u; H! w
- G: A5 e8 B6 G* ]- M 身為縣令,欲與仵作討論案情其實無需如此故作玄虛;只是這些為陳年舊案,又是在大理寺時的案子,近來府裡有臨縣幾位大人進出,若是太過張揚,怕會被誤解成想翻舊案。再者,以往在京中與老友知方交好,給他惹來不少麻煩,同僚間免不了議論目光,於是學會低調行事。
# X4 K7 j/ b7 J d3 e
1 S* s, E1 Q: G$ v; r, H+ v3 L 在大理寺為官,辦的多是大案;只是坐得越高,越少人敢說真話,時日久了,他常疑惑是否檢驗得當。6 |/ d7 ]7 U9 m, |) H
: _8 ]* g9 s% d. W, ~3 T% | 將陶知行遠從日江召來,為的不是辦難得一見的殺人案,而是在福平閑下的日子,盼能有人檢視過去所辦之案,指出對錯。事到如今,就算審視過往已於事無補,他只是認為如果有錯得離譜之處,不能裝作不知。
* ~- g* X( T( x
& d7 E! h0 S1 x7 O" H4 H 陶知行只能在他身邊待兩年,實在很短。+ N) r$ U& X: ^7 S
# ]' r" A; F; Q/ t% d+ g L
停步,江蘭舟抬頭看了眼漱石軒高掛的招牌,入內。$ G D1 r# ]9 D" b2 Q: L
3 V v: U. K: \ 「唷,江大人。」老板一見來客,連忙換了伙計入內煮茶,自己連忙迎了上來。「只消您說一聲,我便讓人將玉簪子送到縣衙給大人過目,您也就不用親自跑來了。」
6 W0 j# Q8 `2 \" r1 o
) q( G8 |6 ^# f2 q 江蘭舟在木窗旁的位子坐下,那時伙計端了茶上來,他啜了口,笑道:「我來你這走動走動,若又看中了哪塊玉,豈不更好?」
! u, \* Y; n; V, c6 f! C8 ?0 ^0 m8 ]. E. i( w0 d
老板呵呵笑應:「大人眼光好,鄉村野店哪有幾塊玉入得了您的眼哪。」上回挑中的一塊,已是店裡最上乘的,再沒有了。! n) h) Q, o; e3 X. E
4 s; k+ h4 F. k9 c# t- {
談話間,伙計捧來了長形錦盒,裡頭正是江大人訂的翠玉簪子。
`: E% q. P6 T8 `( N6 X( T6 a5 Q$ h2 U5 x' i( k6 h7 f6 L
江蘭舟將茶杯放下,執起了簪子。女兒家愛花愛蝶,他便讓老板替雕了花與蝶;小巧花朵間,蝶兒翩翩飛舞,一只在前頭,另一只藏在花叢間,栩栩如生得令人想撥開花兒尋蝶影。5 _! |5 r( B# h; q! p4 G/ _
6 k( O& ~9 l3 s, f: P* D3 p! D 福平從前產玉,自是出了許多雕玉工;縣城沒落後,一流的雕玉師傅早已離開。漱石軒算是間老鋪,老板這年紀、這眼力,還能雕出如此精細生動的簪子,實屬不易。
8 A$ ]& q) a0 j( S# _+ S4 {1 p
: i+ I1 V1 X- T: [$ A 「如何?」老板問著。: T+ ]- V# f2 `4 x
; y: ]/ o! M- x- N+ D6 F
「極好。」江蘭舟將玉簪收回盒中,滿意地點點頭道:「替我送去給碧落閣的日陽姑娘吧。」語落,他拿出事先准備好的銀兩,放在了桌上。
( y, r/ f8 ?1 V* A
- q% V. B2 {! b; k' c$ _ 「謝大人。」看這布袋的大小,江大人是給了多於當初說好的價錢。
4 r, c/ W1 h* b$ m
& j, t# f# i8 Y& W 老板心下感謝,揮退伙計,又替江大人添了茶。, e7 u: v: U# _( |! W+ `
, ^& o. l9 m" k% [: y% e+ B3 T% t
「是了,怎麼不見大公子?」沉默持續了一會,他轉開話題問著。幾次來漱石軒,都是父子兩人顧店,江蘭舟向裡探了探頭,卻沒見到人影。9 y5 c3 M$ M# O& c4 H
0 ~( B# @3 b6 v6 [8 U7 {
聞言,老板停頓片刻,才朝窗外指去。1 M, f7 @" k7 u
R: ]: i [8 w
江蘭舟順著他手指之處看去,注意到店鋪外的一個空處架起了小攤位。/ M3 i" C9 O1 ?3 o$ x: K* j
9 M+ |" W6 K5 a# @+ U
老板望著邊擦汗邊吆喝的兒子,感慨道:「漱石軒是間四代老店了,風光過,如今只是空有其表,或許傳不到下一代了。」東大街上賣玉的小攤很多,多數以往也曾有過店鋪,是他老頑固不願離開福平,拖累了兒子。
1 I4 [! V9 ~* b j- y- [) @: N! B* v n2 ]
有堅持是好的,太多的堅持卻只會苦了自己。個中道理,他也明白些許。江蘭舟沒有回話,望著窗外那該是玉鋪大少爺的青年揮汗如雨,街邊叫賣,卻因玉質好雕工好,價錢壓不下而頻頻受挫。8 j$ s* w- J* z( s' N
; T5 d# E' ` R+ y h( h- [8 d 兩人不語,望著同一幅景像良久。
3 U2 s9 Z$ O" y' k, Y& q/ n$ p* ^6 W* k" Q6 e0 c" v
青年還在吆喝,聲音都有些沙了,還是不見有人停下;只是,來往的人們越無視他的叫喚,他就越大聲,仿佛……仿佛在等誰來拯救,等誰來告訴他可以停下。
/ k9 u/ Y0 q/ b$ F! j4 \$ g# f9 ]; q3 _8 u* B4 o2 ~6 {2 Q
江蘭舟垂了垂眼,驀地起身,准備離去;就在這時,一人緩步走來,停在了攤位前。
* t' U- P" w% b- W' ?! D% q) P3 `6 q) c/ G I3 y( ^
夕照由西而來,染上了那張本就偏深的蜜色臉龐。! `9 O x/ R9 s: b
- D$ @! w$ C4 j4 u+ A 江蘭舟立在原處。" [3 @. x5 B9 i g- R5 H* j0 S
+ v2 l3 A. Y9 Q 陶知行臉上從來沒有太多表情,總是淡淡的,連笑容都吝嗇,然而那雙墨黑的眸子在某些時候會顯得特別晶亮有神,一如此刻……
8 J5 i3 P. O) u9 X0 c2 t' J+ |; Z1 r
面對玉鋪少爺殷勤的介紹,陶知行將雙手背在了身後,偶爾點頭,偶爾應話,多數時候只是盯著一物。江蘭舟眯眼瞧去,是把玉梳。
2 o3 H9 r7 E2 i$ D. \7 t
9 C% ?8 l6 X+ G* K3 m, t/ R 這距離看不清那是把怎麼樣的玉梳,江蘭舟眉間微擰,想再看清楚些。
' p; t2 E# Y5 w5 p& n
6 @/ E- i6 ~( J5 e, a 不一會,玉鋪少爺也發覺了他的目不轉睛,便將那玉梳拾起,向他遞出。" f, O$ `( S; E1 Q3 a
' W4 b& Q2 G3 k 陶知行稍稍退了一步,並未接過。他開口說了些話,點頭致意後便離去了。
; h; Y, I/ p( q# P+ M4 Y' Q6 \/ M* E2 E+ P% n& N% J# F
江蘭舟目光隨之放遠,再回過頭來時,玉鋪少爺已收拾好了攤子,跨過門檻入店,揚聲道:「爹,方才有個小伙子,我看是極中意那把酒泉玉梳--」2 [8 y5 F2 a* H! o2 ?
0 |, f& ?& [ F1 E* } 「瞧不見江大人在此嗎?」老板打斷了他的話,斥道:「還不快見禮。」
9 F1 Z+ E5 @) g9 n0 @& A# g) B1 n. P. n3 a- }
玉鋪少爺這才看到江大人,說道:「見過江大人。」
" b+ B& J- f: N: G! s: m* p4 h0 L3 q- e- d( j/ A& W
「免禮。」比起這些禮數,江蘭舟反倒想看看方才讓陶知行看入迷的玉梳,究竟是何模樣。
2 X' Q, J; B( t' ?! E
: [1 d, U7 |# D" \2 U6 G; J& @ 見江大人看著自己手中由小攤收回來的大方盤,他抓抓頭,尷尬笑著將方盤端到了窗邊桌前,讓他看個清楚。「這些雖不是劣品,質地卻比不上店鋪裡的玉。以前祖父都收在作房裡,是雕來練手藝的玉器。我是見來店裡的客人少了許多,倒是街邊賣小玩意兒的攤子還能賺幾個小錢,這才與爹商量……這些不合江大人身分的。」
7 l0 i' h, H- G9 M. Q; f5 Y y/ O+ y( a0 K8 ?# c- F
文人雅士食之無味卻棄之可惜的玉器,帶到了街邊,若價錢上能談得來,倒也不失為一個方法。點點頭,江蘭舟問道:「方才那少年看中的是哪個?」' m l# |3 o Y: x/ A6 |
5 J) j) s. E) ]" {
「喔,是這枚前朝酒泉產的玉雕成的玉梳。」溫潤的白,透出幾處新萌的芽綠,甚是可愛。玉鋪少爺應道:「其實質挺好,只是祖父在雕玉時,一旁繡花的祖母舊疾復發,倒了下來,祖父拋下手邊器具去接,這才敲出了條裂痕。」2 n8 t2 D6 v3 p; r0 n! x( ~5 `
5 K. w# H0 L n7 _ 「我還當他瞧了半天是瞧什麼……」老板撫撫下巴。「這頭還有幾把完好的梳子,你沒拿上來給他看看嗎?」# P& Y: l7 Z) i/ _% L5 Q
! R+ I! ?* W( W. g, L6 J
「拿了,他看都不看一眼哪。」他認為玉這玩意,瞧的就是種緣分,無關好壞,各有所好罷了。玉鋪少爺又問:「爹,可還有娘的金絲繡?」
$ x( t% l9 B9 n. [4 n, H/ U$ s% R9 F3 h; H/ N
「金絲繡?」江蘭舟與老板異口同聲。
7 g3 _: M% \* ~/ }% E- P% ?" {7 |8 Q3 B7 T/ ?$ d! \' w8 ^3 w
福平的習俗,提親時定是用白布繡金紋包裹梳子或發簪等物像征結發,其外再以紅繩結妥。來到此地三年,對風俗民情只有粗淺了解,但也知道男方定會挑選無瑕之物,討個好兆頭。江蘭舟拾起玉梳仔細看著,白玉的梳身雕蘭花,錯手敲出的裂痕在邊上,折損了花瓣一角。3 z. N7 m {1 v0 q# O
9 `) `/ a8 T1 @) E% m
「你確定那小兄弟真是要以此物提親?」老板搖搖頭,翻了翻方盤中的另幾把玉梳,撿了當中一把。「這把好多了,也是雕蘭。若他再回來,讓他帶了這把吧,否則收了那梳的姑娘家豈不太可憐了。」
7 |2 ~# s/ w* Q5 ]( y/ L% p) y, `4 U! ~5 W b2 N E
玉鋪少爺嘿嘿兩聲。「他說今兒身上錢都花光了,只是瞧瞧,也沒說是做何用途。但我想他是真中意的,那小兄弟看來也不過十七、八的年紀,許是沒幾個錢,可又想給心上人添把玉梳,所以我這才想先把金絲繡准備妥,他肯定會回頭來買的。」7 m" v+ o" d8 \4 n# `; v M
4 g4 F0 ~2 A ~; i% \
老板看著編故事編得正在興頭上的兒子,也不好當頭澆他冷水,點破那少年絕不會再回來,起身到櫃中翻找金絲繡去了。
6 X; ~) F: a% I1 Z" d0 I8 S3 y
玉鋪父子的對話持續著,江蘭舟不發一語,握了許久,才將玉梳放回方盤中。! E6 e; W8 R7 x2 m1 F
|